摘要:配电网系统的供电设备的检修是常态化的工作,对供电设备进行检修往往意味着该设备必须进行停电甚至整条线路的停电,停电检修作业方式意味着用户的用电质量降低,而配网带电作业的运用,大大减少了设备停电检修时的停电范围,配网带电作业旁路作业法则将设备停电检修对用户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甚至可以实现检修过程不影响任何用户的用电。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优化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检修;管理;优化
引言
现如今,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了保持配电网运营的安全和稳定性,需要针对配电网检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不断完善配电网运行设备系统,优化维修管理人力资源系统,做好人力培训工作,不断加强系统建设,积极引进先进的维修方法和管理方法,加强各个层次的配电网检修管理质量,确保配电网运营效率。
1、配电网检修技术实施流程分析
配电网状态检修技术以全面改善配电网精益化管理为目标,通过搭建配电调度指挥中心,形成智能一体化配电监测和生产OMS指挥平台,不断完善配电网状态检修标准体系,进行配电网在线监测、带电测试和差异化巡视,进行配电网故障超前预测和分析,较好地提升电网供电稳定可靠性。其实施流程包括如下:(1)建设管理体系。要成立配电网状态检修组织管理体系,明晰领导小组、专家组、配电运检室各小组的职责,并进行配电网状态检修的宣贯培训,强化配电网状态检修保障机制。并建立和完善配电网状态检修技术体系,对状态检修各环节进行监督,包括设计选型、设备制造、安装调试传动试验、验收、运维等,利用智能配网在线监测系统,进行配电网电压、电流的实时变动监测,提高配电网标准化带电消缺、维护及检修综合能力。(2)状态评价。配电网状态检修以状态评价为核心内容,对于设备状态评价可以采用定期设备评价和动态设备评价的方式,确保配电网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2、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中的问题
在维修管理中,人占主导地位,可以说维修管理中的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人力因素。最引人注目的是维护管理中人才配置不足。由于资金没有投入到流通网络维修管理中,负责维修的职员随机分配,人力资源结构不完整,部分高技术维护人员工作1个以上,无法全心投入到流通网络维修工作中,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维护工作也难以满足流通网络安全运行的要求。好像负责维修的人很多。国外报酬也完全按照上级整顿命令开展业务,影响流通网的后续安全运营。
3、配电网运行检修管理的优化措施
3.1实施网络保护技术
当前我国电网系统大范围应用旧式电流保护系统,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保护动作配合问题,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故障。为了降低故障发生几率,人们开始研究新型网络保护技术,争取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无需过度关注保护动作的配合问题。在新型网络保护技术中,采用了 CAN 线路的数据传输技术,当某电路线段发生短路问题,故障信息可实时传输同步到网络中,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故障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基于信息共享能力,网络保护系统可优化智能配电网的协作、配合能力,保护能力强、覆盖范围广,系统保护对象可从点拓展线,从线辐射到面,实现级间配合。而且,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及时的支持下,网络保护技术的保护机制快捷性、选择性冲突得到解决。
3.2地电位作业法的操作要求
第一,地电位作业的气象条件。气象是地电位作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考量因素。地电位作业不考虑天气条件,可能会让作业人员有生命危险。风、雨、雪、雾、雷、温度和湿度等,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
当风力大于5级时,作业人员在高空地电位作业时很可能无法保持稳定,工具设备等也无法拿稳;绝缘工具在雨、雪、雾天气下,绝缘性能降低,容易造成工具闪络;当气温低于O℃,高于+38℃时,是不适宜地电位作业的;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绝缘工具的绝缘性能降低,容易导致泄漏电流增加等安全问题。第二,地电位作业对作业人员的要求。地电位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没有阻碍进行带电作业的身体疾病;地电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具有相关的电力维修实践经验,并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工作责任心。另外,由于工作性质比较危险,地电位作业人员最好具有一定高空作业经验,具有带电作业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并经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地电位作业人员还应熟悉作业工具的名称、原理、结构、性能和试验标准,熟悉地电位作业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3不停电作业要求
配电网是连接主网与负荷的核心环节,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用户用电质量及供电可靠性。但配电网网架多为放射型线路,N-1接线方式极少,设备检修有可能导致全线停电;部分配电网线路虽以环网方式运行,线路检修时,非检修段可正常运行,但检修段线路仍须停电。采用不停电作业技术可有效解决当前配电网设备检修和供电之间的矛盾,使供电可靠性大为提升。按照工作形式的不同,不停电作业可分为带电作业、旁路电缆作业综合不停电作业等。带电作业方式包含绝缘杆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绝缘斗臂车作业法等;旁路电缆作业是在被检修或抢修的线路旁并联运行的一套旁路系统,通过将负荷转移到旁路系统中,使被检修区域与运行线路隔离;综合不停电作业则是在带电作业、旁路电缆作业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低压发电车、负荷转移车、EPS应急电源等技术,针对前两种不停电作业方法无法实施的场景,构建配电网不停电作业,从而扩展不停电作业范围,提升用户供电可靠性。上述作业对象涵盖了架空线路与电缆等多种线路作业。按照作业对象的不同,作业项目从传统的修补导线、带电接入电网、更换绝缘子与横担和更换避雷器,到更为复杂的更换柱上变压器、检修架空线路、检修电缆线路、检修环网柜以及临时取电给环网箱、移动箱式变压器等项目,作业范围十分广泛。当前不停电作业内容越来越丰富,基本包含了配电网检修的所有项目。随着智能配电网建设的大力发展,针对不同网架结构选择合适的作业方式,构建简便、可靠性高和经济效益好的作业方案将成为新的趋势。
3.4人员管理
配电网与配电线路的维护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电力检修行业的相关规定,坚持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认真做好线路的检修、巡查工作,发现故障隐患第一时间上报并立即赶赴现场处理。此外,配电线路的运营单位要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度,名下所属的每一条线路都要有人负责维护,相邻单位所辖的同一条线路也要明确线路管理的界限节点,不得出现空白无人管理的情况。
3.5加强配电网与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
首先,建立完整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管理,加大巡查、检修力度,确保准确及时的掌握配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及时解决问题。其次,制定完善的故障分析与统计制度。配电网与配电线路运营工作人员要对已经发生的事故故障及时记录分析,找到事故发生原因并吸取经验教训。最后,要学会建立技术专业档案。供电企业可以根据资料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以便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结束语
维护配电线路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维修工作,而是面向整个供电网系统做出一套完整且有针对性的方案,且能够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努力将配电网和配电线路维持在最佳、最稳定的水平,保证线路能够进行安全稳定的供电,保证日常生活、生产不被其影响,达到生活便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文义.基于配电网安全运行维护关键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40-241.
[2]宣菊琴.配电网全过程网格化管理实践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4):73-75.
[3]班诗淇.配电网运行状态检测管理软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