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施工的分析 陆世国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陆世国
[导读] 摘要:随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新技术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身份证:45233119770917xxxx
        摘要:随着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多,新技术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因为施工人员对新型材料及其施工工艺不够了解,从而导致施工技术难以达到现实需要。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是通信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通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优化项目,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通信线路施工技术上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施工进行分析。
        关键词:通信工程;线路施工;施工;分析
        通信线路的施工安装对通信工程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是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面较广、专业性较强、综合程度较高的一项工作。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具有十分严格的标准以及操作流程,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完成工作才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通信线路的施工。
        1 线路敷设前期准备工作及施工技术
        1.1 做好线路的确定
        线路的规划设计是线路施工的前提所在。因此,施工之前,要做好线路的全程勘察,科学确定通信线路,以免因为线路规划不科学、不合理而导致线路绕行,这样就会增加线路材料及施工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坚持线路选择最优化,要坚持与当地发展规划相符合,选择好的路由,尽可能减少因为地方发展规划变化而出现线路迁改。
        1.2 做好实地勘察。
        在通信线路施工中,主要是做好地下铺设。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要做好施工地质勘察、水文勘察,全面了解施工环境,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线路的干扰。
        1.3排除人为干扰。
        在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外,还要考虑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施工之前,施工线路所经过的地方要进行全面排查。为了保证线路安全,重点对公路、桥梁、堤坝、杆塔等建筑物进行重点排查,并在方案中明确相关措施。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做好线路长度的实地测量,以精确计算施工长度及相关成本核算,避免出现成本过高、资源浪费的问题。四是铺设技术。在进行敷设技术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线路长度、材料及施工环境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如果使用的是光缆材料,要充分考虑到光缆材质的特性,特别是要注意它容易受损的特点。在铺设时,则可以分段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光缆受到的张力,同时也使得光缆弯曲降到最低程度。此外,在保障通信信号传输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地提升光缆的利用率。
        2 线路选择时几点因素
        2.1 通信线路的材质要经过精挑细选
        通信线路的材质是通信线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线路进行弯折是十分常见,要想保证线路的正常使用,一是通过特殊的敷设方式对线路材质进行有效的保护,二是选择高品质的线路材料。因此在进行线路规划选择的过程中,要注意尽量避免出现线路这叫和急弯的情况,增加对线路材料的保护,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材料受损,从而保证线路的通信质量。
        2.2 施工现场的土质条件和地理环境
        施工现场的土质条件与地理环境对施工线路的选择或造成很大的影响。松软的土质条件缺乏必要的支撑,在线路敷设施工过程中有可能造成土地塌陷,带来安全事故;松软的土质结构本身具有较强的渗透性,也会加剧雨水、环境等对线路材质的腐蚀,缩短通信线路的使用寿命;外界环境以及过多的地壳运动则会对线路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威胁,让线路在敷设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故障;变化频繁的地下水位可能会导致渗水事故,不仅会影响到通信线路的正常使用,更会对来往的行人车辆造成安全威胁。因此在进行线路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避免自然环境给通信线路带来的不必要的影响。


        3 线路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3.1 从防范安全风险的角度考虑路线规划问题
        保障安全是进行通信线路施工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在进行线路施工的过程中对安全管理相关工作需要格外的关注。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在线路选择的过程中要考虑一切外界因素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外,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操作要求来进行作业。通信线路的敷设施工主要是在地下进行,施工环境本来就比较恶劣,再加上地下可能已经存在了大量的电缆和其他管线工程,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在施工前收集到原有相关管线工程的原型图纸,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通信线路的设计图和这些原型图纸进行规划和施工是很有必要的。
        3.2 做好线路接续工作,降低通信小路的磨损率
        降低通信线路的磨损率,延长通信线路的使用寿命是通信线路施工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来降低线路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磨损。但在实际情况中,为了节约成本而偷工减料的施工单位占比很大,因此在选择施工队伍时,相关的单位要对施工队伍的资质和整体素养进行相关的了解和调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开展相应的施工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监管,杜绝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的现象发生,从而延长通信线路的使用寿命。
        4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4.1 在通信线路施工中,会遇到接头问题。做好对接头的处理,是确保信号传输效果的前提。在进行接头处理时,要注意细节,并将此作为重点关注的部位。施工人员为了图省事,就会将一些施工工序忽略掉,出现不规范的操作,造成严重的损耗。同时,容易出现盘纤没有固定到位的问题,也会导致纤芯受到损伤,从而在纤芯接头部位出现故障。另外,没有固定好加强芯固,在外力的影响下容易出现松脱的情况,这样就难以对受力进行有效保護,因为纤芯受到损伤而致使通信信号中断。 应对措施:在进行线路接头处理时,要求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操作规程,确保其能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强化程序意识,确保操作符合要求。严禁出现违章施工、违规施工的问题。其次,严格把控施工细节,确保收容半径在光缆外径的15倍以上,接头盒子里面的光纤弯曲半径应该大于30mm。
        4.2 材料选择
        选择什么材料的线路,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所在。在选择线路材料时,因为考虑不充分,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就会出现材料质量较差或成本过高的问题。正对材料选择不到位,就会让缆线受到较多损害,增加故障发生率,降低安全性能,对通信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会大大增加日常管理维护成本。有的施工单位为了最大可能地降低线路材料成本,从而就选择包层差、纤芯不规则的质量较差的缆线,这样就会增大信号衰减程度,也会影响到线路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的对缆线保护外层不够重视,容易出现外层损伤的问题。 应对措施:作为保护缆线的外层,是缆线的首道安全防线。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缆线保护层损坏问题的带来的影响和危害,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一是包扎好热缩套管。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损伤,就会使得外层破损而出现裂缝。为了避免雨水渗透到保护层内,从而让整条缆线受到影响,这就需要将缆线及时截断,并再将缆线重新接好。二是对于尖锐杂物划伤保护层等问题,可以发现这样的损伤不会对缆线的芯产生伤害,则只需要修补外在的保护层即可。在修补时,先从接头部位将部分缆线皮削下来,然后再发挥喷枪作用,对破损部位做好抹平和吹熔处理,并将新的缆皮粘贴上去,从而让其与缆线结合为一体,最后再削除多余的部分。
        5结束语
        通信线路的施工技術是通信线路敷设质量的保障,更直接关系着通信工程的质量,因此对通信线路的敷设施工需要引起相关建设单位和通信企业的高度重视,在优化施工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开销,从而实现通信工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巨辉.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方案的实施要点及施工方案探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4):52-53.
        [2] 龙业.质量控制在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分析[J].电子制作,2016,(02):71.
        [3] 马凤陛.浅析通信工程中的通信线路的施工技术及问题[J].数字通信世界,2018(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