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桥梁设计管理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梁睿中
[导读] 摘要:桥梁作为重要的景观载体,其设计方案的优劣对片区整体景观效果有着重要性作用。
        南沙新区明珠湾开发建设管理局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桥梁作为重要的景观载体,其设计方案的优劣对片区整体景观效果有着重要性作用。常规的市政设计单位,景观力量偏薄弱,这就需要建设单位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景观桥管理办法。本文总结了广州南沙某地区景观桥梁设计管理方法,可以为类似区域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桥梁;景观;设计管理
        1 前言
        景观桥是指能唤起人们美感的,具有良好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与桥位环境共同构成景观的桥梁。
        景观桥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符合桥梁造型美、功能美和形式美法则;
        ②遵循桥梁与环境协调的规律;
        ③体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的内涵或具有象征作用。
        目前在景观桥设计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导则的研究深度不足,仅做了一些简单的意向手稿,与规划的关系以及结构的受力合理性都未考虑,实际后续推进中基本都会出现颠覆性的修改。二是导则模式做完意向方案即截止,后续工作开展成果没有跟进,前后工作脱节。
        2 案例分析
        1.前海景观桥梁设计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前海的桥梁景观设计管理采用的是“景观设计导则+国际方案竞赛+重点桥梁独立招标”的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编制区域景观设计导则。由于编制较早,后续情况变化较大,以及导则模式本身的缺陷,阶段一成果利用率较低。
        阶段二:开展国际概念方案竞赛。竞赛对象不是所有桥梁,而是挑选了一些重点桥梁。方案竞赛按整体进行招标和评选,但最后方案竞赛的成果并未收到预想效果。
        阶段三:单独对重点桥梁招标设计单位。由于方案竞赛成果有限,前海将重点景观桥梁单独进行设计招标,并对设计费上浮20%,要求包含景观设计内容。中标单位的选取也主要依靠投标方案的评分,相当于阶段二的成果利用率也不高。
        前海经验总结如下:第一,景观设计导则应用效能较差。第二,仅进行概念方案设计阶段竞赛,脱离后续工作跟进,成果往往出现落地性较差的问题。第三,最后设计阶段缺少统筹,各个景观桥梁方案呼应不足,各自为政,风格不协调。
        2.横琴十字门商业区景观桥梁群设计管理模式及其经验总结
        横琴十字门商业区景观桥梁群是目前了解到的实施成效较好的案例。十字门商业区由华发统筹区域一级开发。十字门的桥梁景观设计管理采用的是“总体景观规划+国际竞赛+初步设计跟踪”的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引入景观设计单位编制区域总体景观规划。对区域的景观风格及边界做了一定约束,对桥梁风格进行引导。
        阶段二:进行区域桥梁群景观方案国际竞赛。在竞赛中,专家组发挥了统筹的重要作用。评比是独立评比,但最后的方案选定权交由专家组进行,即出现某座桥为了整个岛的风格统一,可能最终选择的方案并不是排名第一的方案。
        阶段三:要求方案被选定的景观单位配合市政单位直至初步设计工作完成。
        横琴十字门商业区景观桥梁群最终落地效果较好,主要有以下两重要方面经验值得借鉴。第一,桥梁景观方案的选定是经过统筹考虑的,有利于风格的协调统一。第二,方案设计单位跟踪至初步设计阶段,确保了方案的落地性。
        3 工作开展总体原则
        1.区域统筹
        桥梁景观方案应统筹区域整体景观考虑,做到与建筑、河道、道路以及周边桥梁等景观元素有机融合、协调统一。

桥梁景观方案应区域呼应,避免出现孤立、突兀的设计方案。
        2.分层次开展
        分层次开展景观桥梁方案设计工作,按重要程度采取不同设计策略。一般性桥梁侧重功能性细节,做到精致不张扬,着重关注桥底空间、慢行系统、桥头衔接等部位的精细化设计。重点桥梁还应注重景观效果,加强技术与艺术融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打造区域标志性景观。除功能性要求外,还应关注造型风格、配色、夜景等方面。
        3.全过程跟踪
        景观桥梁应从策划、设计、施工至运营维护做到全过程跟踪,抓好景观设计方案落地。
        4 工作开展总体思路
        基于上述原则,景观桥梁工作开展应挑选有实力,有经验的建筑景观方面的设计团队以“专题研究+方案设计+全过程跟踪”的模式开展。
        (一)阶段一:专题研究
        专题先行的目的是要求方案设计能够从全局对桥梁景观方案进行把控,先做好全面布局,再深入到具体桥梁设计,同时通过专题成果验收对方案设计进行过程把控。专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专题一:桥梁建筑方案文化体系梳理专题
        结合区域文化肌理和规划定位等基础信息,梳理区域桥梁建筑方案文化主题,指导桥梁建筑造型方案能够体现文化符号。
        2、专题二:桥梁空间形态专题
        首先,梳理桥梁功能性类控制性因素。如断面组成、功能实现、协调对接公共服务设施等。然后,梳理景观类控制性因素,如周边建筑高度、视觉向等。最后,根据功能性需求梳理成果,完成桥梁空间形态控制意向方案,作为后续方案设计指引性边界。
        3、专题三:品质化提升专题。
        4、专题四:桥梁夜间景观专题。
        提出灯光布设控制性方案。
        (二)阶段二:方案设计
        经方案比选,得到桥梁建筑方案。成果形式包括三视图、效果图等,必要时制作桥梁展示模型、展示动画等。
        (三)阶段三:全过程跟踪
        全面参与桥梁设计工作,深入后续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与桥梁结构设计单位充分协调,确保桥梁建筑方案落实性。以会议或会办的形式审查咨询成果,出具咨询意见。必要时结合结构受力需求适当调整桥梁建筑方案。
        (四)其他要说明的问题
        1、整个桥梁设计过程采用模式是:前期建筑景观单位主导桥梁造型方案,中后期市政设计单位主导具体设计,过程中建筑景观单位全过程参与,及时调整方案,补充不足。两个专业的单位既能发挥各自所长又能协同作业。单靠一个专业的设计单位完成整个过程都难以满足建设管理要求。
        2、整个横沥岛挑选唯一家景观设计单位开展桥梁景观方案设计。目的在于区域的风格统一,避免出现不同单位之间的风格理念差异。
        3、最后成果提炼。通过归拢整理已编制策划报告、上述专题成果、方案设计比选、勘察设计乃至施工阶段的变更和经验总结等,可形成横沥岛尖景观桥设计专著。
        5 结论与建议
        城市桥梁景观设计特点:桥梁跨径小、总长小,但数量多、密度大。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核心不在于突出个别桥梁的亮点,而且在于桥梁群的整体呼应与协调。后续工作应注重区域统筹、分层次设计和全过程跟踪。
        建议尽快《横沥岛尖桥梁建筑方案管控技术服务》相关委托工作,选择优质景观设计团队,统筹区域桥梁景观设计工作。
        作者简介
        梁睿中(1978年-),男,助理工程师,研究生,主要从事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技术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