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特征,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尤为明显。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加以培养,能够使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较好的提升,因此,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数学解题思维,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意识,从而促进学生高中数学课程学习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是对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深入,学生通过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够准确了解到数学这一学科对当今时代发展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1]。教师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引入问题教学法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对数学逻辑思维及看待数学题目的看法发生转变,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简化学生高中数学课程学习难度,使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点掌握更为精准,保障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数学均是以量化形式呈现的,高中数学则是转变这一形式,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学习难度,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单纯的对高中数学课本内容进行宣讲,忽视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只能够对课本上的知识加以理解,不能做到将课程知识灵活运用,解题思路受到严重的局限[2]。
二、对学生解题能力加以培养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课程内容关联性较强,任何一节课程的课程内容掌握不够完善均会造成学生对后续课程学习的阻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的解题能力加以培养,使学生对数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能力提高,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意识,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学习效率等方面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3]。
三、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应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实施细则
(一)加深教学意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会对学生的思维意识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能力,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增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引导及培养,从而使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教育意义得以深入,课堂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多样。例如在对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2.2《对数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需对前一章节的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复习,巩固学生对前一章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入‘对数函数’概念,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在习题中我们能从关系y=13x1.01x中算出任意一个念头x的总人口数,那反问‘哪一年的人口数可达18亿,20亿,30亿……’等问题应如何解决?’让学生就问题内容展开思考和讨论,教师可对‘对数与对数运算’的定义加以简单解读,并将其带回到题目当中来,列出式列‘18/13=1.01x,20/13=1.01x,30/13=1.01x,……’并就式列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
在《对数函数》的教学中,通过对前一章课程的复习引入本节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将知识点顺利的过度进新课程内容当中,让学生能够对《对数函数》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更为轻松,接受程度更高,从而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做出较为有效的引导。
(二)开阔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数学的抽象性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之一,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具象思维养成,使学生能够对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产生印象。
例如在对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教学,教师在对本节课程的教学中,应就‘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这一课程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加深记忆,并应用数学教具对立空间几何图形进行呈现,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空间几何的形态特征,后续,提问学生,‘在纸张上能不能将空间几何进行呈现呢?’教师可就‘空间几何在平面上的呈现’,让学生自行动手进行绘画,就绘画结果加以展示,支出学生绘画中存在的问题,引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课程内容中‘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教学知识点,‘光是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找色,在不透明物体后面的屏幕上可留下这个物体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我们把光线叫做投影线,把留下物体影子的屏幕叫做投影面。’课中,教师应用‘投影’方式,对教具呈现的‘空间几何图形’的影子进行呈现,通过变化灯光照射角度,使‘空间几何图形’的影子产生变化,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含义及意义。
(三)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教育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教学,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的培养和提升,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教学具有趣味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教师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也需要对学生的意识反应和学习状态加以鼓励,树立学生良好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学习专注力更强,自我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够得到有效的引导。
结束语:
高中数学课程在高中所有学科中占有较大比重,教师的授课方式和课堂教学内容是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学成果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将问题教学法引入到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当中,能够就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解题能力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高,显著促进学生对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我学习能力等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岩峰. 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核心思路[C].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78.
[2]雷国瑞.在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思考能力[J].中学课程资源,2019(10):55-56+66.
[3]伍养群.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