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探析杨生弟

发表时间:2020/5/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7期   作者:杨生弟
[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土木建筑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土建工程在其中就越发显得重要,但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安全性和耐久性就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除了注意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安全管理、材料质量、地质特征等因素,所以在土建工程的设计环节,就需要注意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在设计上的安全、耐久方面的特性,最终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分析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工程结构;安全性;耐久性
1、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结构设计不科学
        一方面,建筑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会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使得结构设计缺乏一定的新意。另一方面,施工技术或者施工工艺采用传统的模式,将会造成结构设计的更加不合理,进而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之所以发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与建筑结构施工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仅仅重视建筑外观的设计,并没有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予以重视,这就为之后开展建筑工程工作留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1.2、抗震效果较差
        (1)材料伪劣问题
        材料质量问题关乎着建筑工程质量。在选择材料时如果选择伪劣或者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将会造成建筑物的承载力不足。虽然能够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达到节约成本的目标,但是很难达到抗震的效果。例如:在建筑结构设计阶段,减少了混凝土结构用量或采用一些不合格的钢筋材料,虽然减少了资金的过多投入,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材料引起重视,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无法抵抗大规模的地震,使得建筑主体缺乏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设计方案与实际不符
        建筑设计公司在设计方案时如果选用一些缺乏经验的建筑设计师,其设计方案很可能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建筑物的高度很容易出现不相称的现象,从而导致建筑结构发生变形。
        (3)抗震设计达不到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问题最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抗震设计。如果在设计阶段不符合安全设计标准,将会使建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愈加凸显。例如:高层建筑中,设计人员并没有对抗震设计的标准或者规范等予以考虑,使得抗震设计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抗震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很多问题被忽略。
        1.3、安全设计监管力度不足
        建筑结构安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开展有效的监督,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加完善的方案。但是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没有建立良好的监督氛围,如:缺乏良好的安全设计监理环境或者监理人员、监理方案、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将会导致设计出的图纸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
2、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
        2.1、设计理念需要科学合理
        从责任角度来看,先从法律层面明确土建工程质量标准和落实质量的重要性,设立健全的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把土建工程的各个环节明确到每个责任人。土建工程的最终质量不仅仅会对建筑企业产生经济方面的影响,也对人们的生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土建工程的全流程中,需要用立法的手段来监督土建工程质量,把土建工程全流程中的所有人都覆盖在管理体系中。

其次,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与建筑的耐久、安全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在施工中采用的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比如,钢筋使用的强度不达标,混凝土水分比例不对等,
        就会致使建筑体寿命不达标。在日常施工中,土建工程采用的原材料对周边的介质敏感度很高,所以,需要根据土建工程周边的情况充分考虑材料的选择范围。另外,承重性能也是土建工程质量安全影响要素之一,在监督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同时,也要全面考虑建筑的安全性。最后,强化土建工程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预防工作,把安全性放在土建工程的第一位。在建设中,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预防演练,要对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如抗震能力、耐久能力、承重能力等实时核查,有效保障土建工程安全、顺利的完工。
        2.2、提高工程结构设计水平,强化施工管理
        土建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土建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土建工程的建设施工企业选择设计单位的时候,需要注意设计单位的各项能力,比如,该单位在管理上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单位内部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有高素质的管理经验并且实践过先进管理模式的人才等。设计是土建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和难易程度,所以在土建工程的准备工作中,需要在设计上做好充足的准备,需要让设计人员保持足够的谨慎和耐性,在中国很多的土建工程事故的总结分析中,事故的主要起因是设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计算失误等,所以在土建工程中,设计单元一定要强化设计的验算和查验,在保证设计环节计算无误后再进入施工环节。
        2.3、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管理意识对于不同的人员分工有着不同的含义,而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就需要从认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宣传上做好工作。企业的生产运营需要管理人才和具体能够落实工作的人才来保证。因此为了落实安全工作,就需要从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着手。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安全工作主要是要严格遵守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完成自身的任务和职责,细心观察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状况,对于可能发生事故的环节或者事故频发的施工环节要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发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以避免安全事故。对于施工人员来说,提高安全意识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遵守施工安全规则条款,提高自身的警惕性,提高风险意识,例如施工期间必须佩戴安全保护设别,如安全帽、手套、防护服等,将安全规则落实到行动上,另外,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地进行通报。
        2.4、提高抗震意识和概念设计
        随着的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随着人口的增加越来越高的楼房随之建立,楼越高自重就越大在地震中受到的地震力就越大,在地震中的破坏也就越大,不满足抗震设计的高楼在地震中的危害无法估量。所以设计时就必须以“三个水准”为设防目标,结构设计师一定要有责任心,不能心存侥幸,设计一定要有理有据,增强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性能的高度重视,熟读理解规范,根据各个条件和规范条文确定抗震烈度和抗震等级。其次还要加强校审核的力度,在设计初期专业负责或总工就要介入严把设计关,再次确定抗震烈度和抗震等级,保证做到万无一失。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与耐久性不是简简单单的几个要求就能够做到的,未来的建筑设计以及建筑施工中必将还会出现新的挑战,而能否做到面对挑战积极应对,及时拿出应对方案是我国未来建筑结构设计的动力所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提升建筑结构设计,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也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是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丁志博.试论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中外企业家,2018(19):109.
[2]樊文艳.土木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J].江西建材,2017(16):24.
[3]朱敏.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思考[J].建设科技,2017(08):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