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促进国家的发展,需要利用好我国的国土资源。我国是世界上占地面积第三的国家,资源丰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占地面积越大,给国土资源管理带来的问题也就越多,对其提出的要求也就越高。
关键词: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问题;有效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如何有效规划国土,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新时期下国土规划有了新的任务,其需要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贯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任务,实施科学的规划方法,以逐步完成此项任务。就目前而言,新时期下的国土规划工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要针对其中的问题实施针对性措施,合理规划国土,科学利用土地资源,以提高国土规划水平。
1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与发展
国土规划是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发展方向与规划区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等情况,为促进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发展进程,也是为我国国土重大建设活动所做的综合空间布局,以及为我国环境综合整治、综合开发等工作制定的指导性规划意见,是对各规划区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种包括了对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也包括了对规划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整合。在目前进行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横向和纵向互相渗透的运行特点,在内容上具有重复、交叉的运行特点,在标准上具有较大的复杂性,所以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进行中具有较大的规划困难。
尤其是在对于市、县各级区域的空间规划中,在规划内容方面包含了用地分类标准、法规体系、规划期限、编制审批等多方面的不同标准,导致在规划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冲突矛盾。在规划工作程序方面,也存在着较多的管制重叠和管制错位,也同时存在着互相牵制的管制力,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审批工作的复杂性。这些情况最终会导致国土空间规划在资源利用和管控方面出现不足、浪费、混乱等问题,无法体现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和意义,降低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效果。
2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一套完整健全的法制体系
在我国现存的法律制度体系中,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制保障制度相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来说还不够完善,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潮流,使得国土空间在进行开发规划的过程中得不到更加可靠的保障。例如:就生态环境来说,我国发展到现阶段,已经不能再以破坏环境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我国目前的矛盾从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只求能够吃饱穿暖的基本需要,而一个良好的环境就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幸福需求的指标之一。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根本就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仅仅从少部分人呼吁保护环境,由少数人来保护环境,对于占地面积位于世界第三的中国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要想有效的将保护环境的理念、意识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心中,就只有通过法律制度来强制执行,然后再通过政府定时的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让人们慢慢的融入到保护环境中来,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于国土空间规划也是如此。但是现存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律法规等还不是很完善,缺少系统的法律文件。除此之外,国土空间开发和规划还过分的依赖于中共中央政府,更体现出其法律体系不健全。
2.2生态环保意识不足
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依然以经济为主要发展要素,甚至将经济发展作为一些规划的主要影响依据,因此,常出现重经济、轻生态的情况,在实际规划过程中,过度考虑经济方面的发展,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的规划,导致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土空间规划与地区发展的生态环境质量影响与保护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生态损失。
3针对国土空间规划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相关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律体系制度
我国拥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就是宪法,可是宪法它不能把所有的法律细节全部包含其中,还需要相关的子法律,即针对各方面的相对应的法律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法律制度。但是,还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步,对原有的法律补充新的内容使其更加的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另外,在某些方面,也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作用来对其进行调节,才能避免在开发与规划的过程中出现某些偏差。
3.2强化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与专业素质
如今,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深刻化、广泛化,提高了对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与专业素质的需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大数据技术,并熟练应用大数据技术。同时,需要工作人员研究数据信息表现出来的规律,而后将其与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中的规律进行整合,从而为国土空间领域的规划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数据凭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大数据技术,促进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与优化,以此提高国土空间领域规划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3.3优化规划方法,做到实事求是
在过去,所采用的国土规划方法是定性分析法,这种规划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定量分析法则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通过数学公式、数据模型来对国土进行分析,分析出科学的规划方案。为使国土规划方法更具有效性,可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法相结合,实施综合性分析,以保障国土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另外,土地的利用从来都不是静止状态,其是动态化过程,因此在实施国土规划工作的时候,也不可停滞不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优化规划方法,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能够考虑到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规划国土的时候,可分阶段来进行规划,每一个阶段都要制定相应的国土规划目标,目标要明确,围绕所设立的目标来开展规划工作。
国土规划工作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转变过去的被动规划状态,主动地实施国土规划工作。不可只专注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了规划的重要性。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必须从多方面来进行考虑,尽量兼顾多方效益。不仅要依赖于政府的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专业性,还应当积极发挥公众的作用,利用社会舆论作用,开展高效的监督工作。
结语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完成我国的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了解我国现存国土空间规划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进行改进。新时代下,为了促进国家的发展,我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措施。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为了促进发展,需要更加合理的对国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好这广袤无垠的土地。今年上半年,国家出台的国土空间规划文件的目的就是强调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国土空间,因为它是造福国民所不能缺少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振国,常馨玉,贺明光,姜彩良.国土空间新形势下综合交通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交通运输研究,2019,5(04):64-68.
[2]郝庆,邓玲,封志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承载力反思:概念、理论与实践[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073-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