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化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殷冰倩
[导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面对课堂错误,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面对课堂错误,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错误,创造错误再思考情境,积极转变观念,让错误体现价值;另一方面,以错误资源为基础,加强生生互助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发展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将错误转变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资源。本文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化问题与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化问题与对策
引言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善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内心层面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之情,燃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落实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同时,还要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提高,最终实现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华丽转身,彰显出高中数学教学之本质。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概述
        数学这一门学科比较复杂,包括的东西也是包罗万象、奥妙无穷,同时还具有严谨的逻辑性以及理论性,而数学学习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在数学中欣赏其本身的无穷智慧与奥秘,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爱好,进而能用学习到的数学思维与定则来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趋势之下还充分满足了学生客观发展的需求,围绕着核心素养的理念,确定了由逻辑思维、直观推理、定则运算构成的数学核心素养,归根究底,就是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利用数学的角度去观看这个世界,利用数学的思维去探究世界,利用数学知识去展现世界,通过数学教学下核心素养的指引,可以充分彰显中国教育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实现了教育工作教书育人的伟大目标。
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下高效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大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进步,教师在指导学生思维结构以及学习理念当中,应当承袭数学核心素养内容,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发现数学的奥妙与魅力,从而走进数学领域的殿堂,实现核心素养以及素质教育的宗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学习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将学习效果发挥到最大化,达不到当前教育的要求。在当前的教学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注重在教学课堂上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激发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带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收获一定的学习效果。通过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教育家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教师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不断夯实自己的数学基础,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化的解决对策
        (一)重视学生的错误,创设错误再思考情境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不注重培养他们自我反思的能力,所以学生的拓展型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也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导致学生极易产生数学错误。对此,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自身错误的能力,培养新的思维模式,创设错误再思考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反思错误,提高思维水平,全面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引起足够重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发问。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充分利用错题资源,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思考问题,使学生在错误中产生充分的好奇心,并对数学问题产生疑问。然后,教师再借助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内核、以不断递进的引导方式,让学生逐步深入,不断思考,从而使学生学会相关数学知识,把错误变成课堂资源,促使学生在层层思考中不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二)主张将错就错,发掘错误资源价值
        高中阶段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知识理解上的错误,教师直接为学生们进行纠错指导,学生脑海中反而不会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今后学习中更认真地研究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不如在教学时主张将错就错,在发现学生解题过程出现错误以后,并不在第一时间就提醒孩子们,而是抛出一些错误提示关键信息,让学生们先自己想一想解题思路是否存在问题,可能有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错误所在,这时候,教师则可以等学生们解题过程进行到无法继续完成答案解答的时候,再指出其错误根源,实现教学活动的充实。这样的教学策略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将错误资源价值最大化利用。
        (三)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离不开良好的数学思维,而数学思维是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的。所以,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述“空间几何体”一课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实践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应注重运用有效方法,以“由浅入深”的方式来开展数学教学,进而使学生能够以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实现对数学问题的解答,而不是随意进行,忽视对思维方式的运用。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势必会得到有效培养,从而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四)注重培养学生课后总结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习反思的习惯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课后归纳、总结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从而及时调整学习的目标和状态,把以前忽略的重要知识点重新掌握,全面地整理学过的知识也有利于后面的复习,使学生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提高总结概括能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如,教师通常在讲解题目或者进行知识讨论的时候会出现过于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现象.一旦得到正确结论的时候往往会匆匆结束相关的讨论和探讨,使得许多学生其实并不知晓结论是怎么得来的,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水平得不到提高,因为教学模式局限了学生的总结思考能力,已经使学生形成了定式思维,养成了只要得出结论就不注重过程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在与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舞台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给学生进行质疑和问难的时间,使得学生充分地了解得出整个结论的过程,更好地理解所学思维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转化思维,形成过程的再认知.
结束语
        课堂错误资源化一直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如何使学生积极面对错误,将课堂错误“变废为宝”,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需要数学教师不断探索的话题。本文依托前人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探索高中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化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参考文献
[1]黄敏.高中数学核心素养逻辑推理的培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4-45.
[2]罗强.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课堂教学[C]..教师教育论坛(第七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36-138.
[3]朱建国.高中数学课堂如何有效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C]..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637-640.
[4]李发新.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60.
[5]徐小美.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华夏教师,2019(18):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