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篇类型是指记叙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以及口头、书面不同的形态。不同的语篇类型,其文体特征以及表达方式不相同。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过程中,融入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读写能力,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从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案例出发,分析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英语;语篇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可知,语篇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其能够为英语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同时存在自身的逻辑结构和文本特征。通过深入分析语篇内在结构,把握语篇整体主题风格,深入挖掘语篇结构中的文化内核,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思维导图与语篇模式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来进行学习和思考的图形思维工具,其能够帮助使用者进行思维发散,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效率。语篇教学模式对于语篇的生成与理解起着重要作用,在语篇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几方面的问题,即语篇教学的主体和内容是什么;如何进行语篇教学;以及其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特点[1]。
由于语篇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使用思维导图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提提高学习效率,使得负责的信息内容直观化、可视化。因此运用思维导图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语篇结构,逻辑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思维导图模式在语篇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了解的阅读习惯
在进行语篇阅读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讲解不同语篇的特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语篇的内容以及相关特征。以外研版《Module 1 Euope》一课为例,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长、生词比较多,对于师生而言都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需要从语篇结构出发,引导学生采用“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理清文章的基本结构;其次,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内容,通过回答问题等形式,掌握文本内容。最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listening and speaking这一模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表格,让学生将文本内容填入到表格中,达到检测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清楚这一部分的重点,提高自身学习效果[2]。
教师在进行语篇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注重篇章的体裁,例如在学习记叙文时需要注意人物who和事件what,并了解这篇文章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why and how;在学习说明文则需要了解本文的主要对象what,进而了解该对象的特点和功能,引入本文所想要表达的建议措施why and how;对于议论文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能够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并在基础上把握文章整体的结构,实现对于文本内容的深层思考[3]。
(二)采用科学的阅读模式
当前在语篇阅读过程中一般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阅读模式,而“自下而上”教学模式对于文章的理解比较浅显,可以认为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忽略对于字与字、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理解,无法理解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长此以往,只能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无法提升其综合素养。
与之相对的是,“自上而下”阅读模式。这种阅读模式更加注重文章的整体性以及读者自身的文化知识积累。对于词汇量比较少、文化素养不够的学生而言,采用这种模式的难度比较大;而对于词汇量丰富、语言素养比较高的学生而言,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其语篇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或者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为学生提前解决进行语篇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词汇、语义、短语等问题,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有效性[4]。
以外研版《Module 1 Euope》为例,教师在讲解Period Two: Reading这一模块时,首先应该组织学生提前学习欧洲的一些城市如Athens雅典、Lisbon里斯本、Madrid马德里以及Rome罗马,并且通过搜集相关信息,了解这些城市的文化风俗。在课前拿出5-1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补充,从而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文化互通。其次,展示各个城市的图片,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想去的城市并说明原因。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说明自己的理由如eat、weather、culture等。最后,阅读文本了解文章中的结构和内容。阅读首先是一个感觉和认知的过程,阅读理解是进行语言文字处理的过程,也是读者知识背景与作者知识背景进行碰撞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习惯,灵活选用“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阅读模式,实现写作背景的贯通,巩固学生所学的英语基础,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普及,及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本中的中心句、关键词、段落结构等,并在此基础上依次进行展示,提升学生的复述能力,加深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印象和思考,为学生进行思考和角色扮演留下足够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和沟通交流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深入观察当前教师的语篇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其应用于阅读教学与英语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学生寻找关键词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分析语篇的速度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提高思维导图在语篇教学过程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红英.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 校园英语, 2019(19):150-150.
[2]李少红.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语篇分析中的运用[J]. 校园英语, 2019(2):80-81.
[3]周华荣. 在语篇阅读中提升高中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品质[J]. 英语教师, 2019, 19(03):126-129.
[4]赵靓. 基于思维导图工具的中学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优化[J]. 校园英语, 2019(1):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