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情境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5/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4期   作者:1.何登峰 2.徐翠芳
[导读]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摘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情境教学强调在具体的情景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突出生物学的特色,结合学生需求合理构建生物课堂情景,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环境,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情景教学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景教学、高中生物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抄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而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对培养综合核心素养的一种落实,是一种具有重要育人价值、彰显学科特色并能凸显学科本质的素养。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方面,是学生后天习得的终身受益成果,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地生物学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情景教学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有效提高高中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动机。
        例如:在学习《染色体变异》这节课的情景导入教学中,可以先抛出问题:邻居小何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从小就和同龄小朋友长得不一样,而且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小何到底是怎么了?生了什么病吗?通过这样的情景导入,学生们立即对邻居小何的病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来播放视频与让学生之间互相分析讨论,最后得到小何的染色体与正常人不同,他患的是“猫叫综合症”。在给学生传输生物知识的同时,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为之后的生物学习奠定了基础。
        2、创设生活情境
        实际生活是生物学赖以生存和都发展的源泉。现实生活既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来源,也是学生生物学知识最大应用场所。但现阶段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培养额学生实践经验比较缺乏,经常指鹿为马。
        例如:在讲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课时,尝试着将当年孟德尔所选择的实验材料豌豆苗以及豌豆种子带进课堂分发给学生,当我问他们此物是什么时,学生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有的说是豌豆,有的说是青菜,还有的说是路边的野草,答案真的是五花八门。但我当告诉他们这就是100多年前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发现的两大遗传规律时,学生们顿时对眼前的豌豆迸发出了探究和敬意,使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课堂教学更是十分顺利,学习效果也大大提升。通过这次教学意识到,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创设良好的生活情景,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并与日常生活产生联想,切实明白知识的价值以及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3、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是一个发现、解决、再发现问题的过程,因此生物教师可以以问题解决为主,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寻求答案。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学习情况以及知识接受范围,注重问题联系性和启发性,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例如:在学习“染色体变异”这课时,可以先通过相关视频播放引入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在通过图片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让学生归纳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对学生进行提问“什么是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什么?操作方法如何?有何优点?你所知道的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有哪些?”可以让学生进行抢答、集体回答或是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解答。这种问题情境不仅可以顺利地引入新课,更是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以及动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处处都用教材来教,还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合理的选择教材内容,并对教材资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开发,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从而提高生物学的教学效率。
        4、创设实验情境
        学习生物离不开实验操作,教师要创设以实验为主的操作情境,让学生能够动手操作融入实验活动,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详细的实验记录,当出现于与预期偏差的实验时,是要静下心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反思,交流推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中“光与光合作用”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教学情景,并以问题进行导图,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验开始前分组选出小组长,并通过组内讨论决定各个实验工作,并积极配合在其中,每一个小组动手操作实验前必须列出详细的实验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通过小组合作,有人记录、有人操作、有人观察等等,很快就可以完成实验,并进行详细的汇报,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设置情景教学应目的明确,不是每节课都非要创设教学情境。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充分发挥情景教学作用,而不是只注重于教学形式。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够在愉悦、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让学生从“要他学”变成了“他要学”,让生物课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为学生之后步入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肖文娇.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模式的探究策略[A].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8.
        [2]张玉林.例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生物学“四化”课堂[J].生物学教学,2020,45(04):19-21.
        [3]窦修婷,孙娴,齐璐璐,陈延松.?基于共现分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教育现代化.?2019(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