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力企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国家对于环保经济建设呼吁的提出,电力行业大大取代传统煤炭行业。电网的建造规模日渐壮大,这也使得电网相关的构造变得复杂繁琐。精进的同时也给电网行业的工作人员带来困扰,高新技术构造要求电网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力要不断提升,在操作过程中如若发生错误就会产生很严重的事故,对电气工作设备、值班员以及整个电网系统造成整体瘫痪的局面,更为严重后果会出现人员伤亡。因此有效防止变电站值班人员电器误操作,提高变电站中电气设备安全性成为电气操作首要考虑因素。
关键词:变电站;值班员;电气误操作;原因;预防对策?
引言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就是电气,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电气。同时国家为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大了对电气领域的投入,使得电气领域发展迅猛,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飞速发展的表面下的潜在危害,各种原因导致的误操作事故,一方面对于设备的运行、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另外一方面对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因此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避免、应对电气误操作事故带来的危害,对于整个电气行业的发展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
1电器误操作存在的原因
1.1表格填写不合格
电气道闸操作票据是变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相当关键的原始材料,其对于各种操作任务和顺序都提出了明确指示和规范。正常情况下,操作票首先需要填写任务,之后就是填票和审票环节,但是现在我国常见的问题诸如术语校对错误、填写不规范、书写错误等等,很容易导致工作中出现问题。很多操作人员对于操作项目中的内容和顺序的重要性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擅自更改其中的内容,所以大大增加了运行安全性。
1.2设备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部分电气设备存在使用时间较长的情况,并且在维护检修方面存在不及时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电气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另外,以防误闭锁装置为例,如果有关作业人员在缺乏对其结构与原理的认识,则难免会在操作防误闭锁过程中出现误操作,进而增加了误操作事故出现的概率。
1.3环境因素的影响
变电站值班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心情会受到环境因素重要影响。无论是自然环境因素还是社会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变电站值班人员的心情,良好的环境因素可以使变电站操作人员全神贯注的工作,保证操作过程安全可靠;然而当环境比较混杂的时候,工作人员注意力会相对分散,影响对电力设备的操作,导致电气设备误操作的产生。另外自然环境的因素中大雨和大雾天气的出现都会对变电值班员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在大雨天气下,雨水的降落会使值班人员在操作设备过程中视线受阻,导致操作人员产生错误的感知判断从而产生电气误操作。大雾天气下空气能见度降低,值班人员在操作中受模糊视线影响,操作顺序颠倒致使电气误操作的产生。
1.4变电站管理制度的影响
没规矩不成文,变电站管理制度是保障工作稳定安全的标杆,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值班员工作力会降低,执行力度大打折扣,导致误操作的发生。
2电气操作的预防对策
2.1加强操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一是重视操作人员的考核,须通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操作令的发受资格只有具备资格的工作人员才拥有,同时明确安全责任问题。二是操作令在发受前,必须开通录音电话,发受双方清晰交换单位、姓名等基本信息,确认双方有发受资格后才能发受操作令。
当受令方接到任务后,应详细记录调度人员的基本信息、发令时间及操作内容,记录完毕后根据电话录音再次核实,有不明之处应当即询问。根据接到的操作任务,受令方委派具备资格的设备操作者与监护者,结合当时设备的装备与运行情况,详细布置操作任务,一一讲明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及安全防护措施,如接地刀闸、接地线的拉合与拆卸、电气设备的状态转换及保护投退等情况。操作者与监护者核对无误后,在受令方的指导下完善设备操作前的准备工作。三是在接到操作任务后,首先要分析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做出客观评估,制定安全防护措施。通过评估,确定可操作后,要严格、正确地填写操作票,操作票送审前,应反复对照模拟图版确认无误。操作票只有在单一操作及应对突发事故时,才能不开具,此外所有操作都应有操作票,且一个操作任务对应一张操作票,工作完成后须第二次确认。
2.2定期检修设备,更换老化设备
变电站设备工作不停歇,由于机器设备老化引发的误操作比比皆是,要在一次次失误中汲取经验,高度重视设备老化带来的弊端,痛定思痛,因此一定要定期进行设备全面检修,保证设备在操作的安全性,对于一些老化设备严重影响电气系统稳定运行导致误操作的就要及时更换,要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促进各个结构的稳定运作,为各行各业提供强大的支持。
2.3制定并贯彻科学合理的电气设备有关制度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精细化控制管理已经成为其规范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精细化控制管理当中,人员培训、设备管理、操作与监督是其成为组成部分。如果操作不合理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应积极采取措施来加以改正。在我国目前电力企业运营阶段,员工与设备的管理问题是导致相关事故出现的主要因素,所以应首先使员工明白电气误操作所会引发的危害,并且积极落实电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制度,及时对老化零部件进行替换,从而有助于提升电气的可靠性,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出现。
2.4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
一是强化工作人员的意识教育。身为安全生产的负责人,车间主任应立足于最近的工作情況、天气情况,积极组织各种安全防范活动,与员工一起学习安全文件,从典型的事故案例中汲取教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真正认识到误操作、违章操作的危害性。通过征文、演讲、有奖问答等活动形式落实“责任和忠诚”的观念教育,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基层管理者应深入员工群体,积极互动,了解员工的生活、工作,为员工解决难题困惑,使其减少误操作。二是重视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每天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评”的方式,同时结合员工的岗位与专业,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加强对检修规程、安全规程、新进设备及运行操作的学习。分析经典事故案例,提倡员工结合事故提出防范措施,通过现场提问、教考分离、班组讲座及现场模拟的方式,实现最佳的培训效果;用物质与精神奖励鼓励考核成绩优异的员工,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
结语
电气从业人员必须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各种电气操作,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及素养;同时,企业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关心员工的生活及成长,使员工“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企业和员工形成合力,全员关心安全生产、把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这样,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就能得到有效的预防。
参考文献
[1]陈涛.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35):183+185.
[2]王建国.探析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电子制作,2016(22):85.
[3]肖胜.变电站电气误操作事故引发的思考及防范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3):104-105.
[4]陈时旸.变电站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甘肃科技,2014,30(0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