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各地都有电网配电线路的分布,随着电力系统的完善升级,更有必要做好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而将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到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当中,既可以使配电网运行速度得到充分的提升,又能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鉴于此,本文对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维护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应用
引言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工作成为了电力人员工作的重点。在开展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维护工作时,务必注重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的有效性,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此推动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1配电自动化技术概述
配电自动化技术简单来讲就是集配电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一体的且有先进运行理念为依托的综合性的技术方式[1]。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在计算机技术辅助下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控制,节约大量人力资源,而且还能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的故障,并将其予以反馈,从而为保证设备的及时检修创造了条件。同时,配电自动化技术也是监控电能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具有结构灵活性和稳定性等特征,保证配电控制的多样化,并以操作人员具体需求为依据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此外,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促进人机交互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使人们日常应用更加便捷。
2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具有快捷性。传统的配电网工作主要采用人工操作模式,这种工作方式可能引发较多的失误。而开展输配电及用电自动化后,人工操作显著减少,工作人员可利用计算机准确分析数据,以较快的速度下达指令,减少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其次,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高效性较为突出。在输配电工程中容易出现多种问题,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则能够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扩大输配电管理范围,加强输配电的影响力。最后,输配电及其用电自动化系统具有高效性特征,其能缩短设备检修及电力操作的时间,且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较高,能够保证输配电的质量,增强电力输配电的稳定性。
3自动化维护遇到的各项问题
3.1缺少专业性人才
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可以在有效的输配工程中发挥很好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自动化技术的进步性强。但是,从我国电力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发展来看,我国自动化技术起步晚,在技术水平上停留在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低的状态,我国专业人才不足,电力使用者日益增加的今天,复杂的电力运行机制对输配电项目自动化建设提出了挑战[3]。在自动化操作维护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成为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人们在应用该技术时必须提高对该内容的强调。
3.2电力输送期间损耗了大量电力
从我国电网系统的具体发展情况来看,具体使用的供电技术还有改进的馀地。启动电网期间不科学地管理电力运输是导致电网浪费的关键。电力损失值的一部分由电力者自己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部分支出由企业承担,可见电力传输中电力损失是非常严重的浪费。
3.3设备可靠性有待提高
输配电机械设备制造中,有关部门通常会结合当地的平均环境指数标准或国家统一标准选择设备材料。因此,地域、人力和资金等多种因素都会对自动化技术产生较大的影响。地区的温度、湿度、大气气压不同,输变电设备的类型和性能也会有所不同。在设备制造的过程中,不同经纬度和不同海拔的输电设备制作参数和要求明显不同。而温度和湿度对电力设备的工作效率影响尤为明显。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如无法采取有效措施快速,高效地检查设备存在的运行故障,则变电设备故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蔓延,进而为后期设备的维护制造较大的难题。同时,若电力设备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则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均将明显下降,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4输配电及其用电自动化运行维护的优化策略
4.1锐意创新
在输配电及其用电自动化维护发展和创新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创新的全面性,将创新意识和理念体现在每个环节和每个流程当中。电力企业要集中科研人员,在调查工作中以薄弱环节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为基础,积极推动技术发展和创新,同时在创新中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还可设置创新资金,资金专门用于创新研发,以期带动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平稳发展。科研人员创新研发工作中,可与科研部门形成合作关系,双方可相互交换科研成果,以密切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建设与发展,并且认真分析和思考成果转化的可行性以及成果之间的相融性。
4.2高度重视设备管控
很多因素均会影响设备的性能,所以务必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设备的防潮及设备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购进电力设备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且必须高度重视设备后期维护工作。若可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后期维护的质量,即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也可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稳定的运行状态,从而为设备营造较为和谐的工作环境。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务必严格按照工作的要求加强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使其满足设备维护和保养的要求。针对输配电工作中的重点和关键环节,工作人员也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同时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做好密封及防潮处理,维护其安全、平稳运行。
4.3做好技术研发与维护的衔接工作
输配电自动化技术维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技术能力建设对维护工作的具体进行有什么意义,完成技术和技术维护工作后,在整个工作进行过程中,将业务的核心内容转移到相应的研发工作领域,使所有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满足技术维护工作的要求,证明技术研究战略的价值,强调自己的价值[4]。在技术研发工作进行过程中,要提高对组织工作内容的强调。特别是在审查自动技术维护措施时,要确保所获取的各种数据资源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技术研发活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为具体部署输配技术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以满足技术维护措施的操作要求。在技术研发工作进行过程中,该员工必须明确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在特定开发过程中的变化,并确保在技术研发和推进期间,输配电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都能满足实际需要。
4.4加设防潮、控制设备
电力供应商应在现有输配电和电力使用项目中增设相应的防潮、控制设备,提高输配电和电力使用项目的设备寿命,同时提高输配电设备的远程控制能力。电气设备在温度高、湿度高的环境下,由于金属部件的氧化腐蚀,设备寿命缩短,安装绝缘、密封外壳提高了设备的防水功能,结果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了电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在散热片的两端加入热介面材料会增加热面积,在热介面材料企业涂抹散热膏或风扇可以提高电源装置的散热效能,避免高温引起的火灾、设备快速老化等问题。
结束语
输电及电力工程广泛应用于整个电力系统,产生这一结果的最大原因是,现阶段能满足智能信息社会的电力需求,为社会活动及生产工作的具体进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综合分析了该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主要是在信息设备、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基础上构建的,合理应用该技术可以实时跟踪电网运行,进行动态监控,从而完成对电力企业的高效管理,保证了输配电效率,用户可以快速轻松地应用于安全电力。
参考文献
[1]凌华保.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4):144-145.
[2]梁树彬.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探究[J].通讯世界,2018,25(12):172-173.
[3]郑树阳.浅析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J].智能城市,2018,4(23):140-141.
[4]徐丽波.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优势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3):23-24.
[5]黄立群.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