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土工程对工程质量影响显著,在岩土工程建设中,注浆施工技术也越来越普遍得到推广,有利于保障施工安全。注浆技术具有防水和地基加固等功能,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的优化结构的稳定性及抗震性能。鉴于此,本文对岩土工程施工中注浆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注浆技术;应用
引言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注浆法的科学选用有助于提高岩土工程施工质量,减少岩土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强度不足、坍塌、变形过大等问题。随着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注浆工艺及材料也发生了较大变革,工程建设中需要加大对其重视力度,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用注浆工艺,以此推动岩土工程的顺利完工。
1注浆法概述
灌浆是指,具体采用电渗、气压等工作方法,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地下工程渗流区、矿山工程不稳定基础区、建设工程及边坡工程裂缝区等进行介质注入处理后,注入的浆液固化,直到形成较硬的复合体,有效改善灌浆该地区岩土体的强度、稳定性、渗透性。现阶段分析注浆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灌浆孔钻孔、灌浆范围、灌浆材料和使用情况、灌浆方法等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根据这些因素适当控制工程灌浆工程质量,充分发挥灌浆技术的潜在应用价值。
2岩土工程项目的主要特点
2.1复杂性
岩土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必不可少,且工程施工中涉及多项工序,人员密集,施工机械复杂多样,无法满足施工现场三通一平的要求。再者,岩土工程施工对象复杂,且岩石的特性差异明显,施工人员需结合实际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桩型相同但施工地点不同的项目,需因地制宜使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工艺的不确定性较强,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经常对此秉持不同的意见。
2.2隐蔽性
岩土施工项目的隐蔽性是该项目与其他土建项目最明显的区别。岩土施工项目主要的施工对象是边坡或地下岩土层,施工工序是在隐蔽条件下完成的。而且上一个工序完成的结果还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仅仅从外部观看,根本无法看到施工成果的全貌。隐蔽性极强。
3注浆工艺应用于岩土加固工程的积极意义
3.1有效解决隐蔽脆弱岩土体加固问题
注浆工艺在岩土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第一,注浆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脆弱的地基加固问题。一般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更重要的组成部分岩石本身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受到现代调查设备和技术的制约,在工程调查阶段容易遗漏,甚至不能对地面缺陷进行调查,如果在地面缺陷未全面调查的情况下施工,将对后续建设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将注浆工艺应用于实际地基加固过程,合理应用流动浆液高压渗透,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大面积开挖引起的地基损伤,而且岩土体可以提高其整体性及稳定性。
3.2减少变形,提升建筑质量
岩土工程具有很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性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其施工必然会有很多自然影响因素。为了减少周边环境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岩土加固工程可以应用注浆工程,通常注浆工程通过钻孔将浆液放置在土层或岩层上,对桩端沉渣及桩侧泥皮加固效果显著,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控制变形,地提高建筑质量。
但对于部分嵌岩桩未入岩情况,采用注浆效果不明显,可考虑采用高压旋喷将土层切割,采用水泥浆液置换效果更加明显。
4注浆工艺在岩土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4.1桩基处理加固
场地岩土层条件差,地基承载力小,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从地基处理,逐渐发展到深基础,桩基是最常见的深基础形式。摩擦桩的主承载力取决于桩的侧摩阻力,在上部结构的长期荷载下允许一定的沉降。根据成庄工艺,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和现浇桩,钻孔灌注桩承载力高、适应性强,广泛用于各种大型高、重施工项目。但是,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同程度扰动软化、降低桩端强度、大直径效应导致桩侧土体松弛、摩擦阻力降低、后注浆加固有效固化桩端沉渣及桩侧泥皮、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不均匀沉降。
4.2治水防渗
注浆技术在大规模地下工程中应用普遍。在地下工程开采时,注浆技术与防渗帷幕的协调配合,可以有效控制涌水或渗漏。基坑周边渗水、基底地下水上涌以及坝体渗流等,都可以采用注浆法进行处理。在岩土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不良岩层结构与地质条件。例如,隧道挖掘工程中遇到岩溶含水层就是一项技术要求高,危险系数高的工作。软粘土质岩石的层理构造具有脆性大、强度低、稳定性差等特征,尤其是沿层理方向开凿巷道,不仅无法保证爆破效果,还会造成岩层崩塌,发生安全事故。防渗帷幕灌浆工艺的支护机理是在巷道开挖前,预先对顶板暴露面围岩实施加固处理,为后续的支设防护网、喷注混凝土、锚固支护结构等作业创造有利条件。在砂砾石地基中采用注浆技术建造防渗帷幕,帷幕顶部与坝体连接,底部伸入一定深度的不透水岩层,以延长地下水渗透路径。防渗帷幕与下游排水系统共同作用,可以减轻渗透水流对坝基础的影响。按照灌浆孔排数差异,可将防渗帷幕划分为两排孔帷幕和多排孔帷幕两类。若施工场区地质结构条件复杂,则应设置多排孔帷幕,以保证防水效果。
4.3注浆方式
岩土灌浆工程可以采用渗透、劈裂、压实等灌浆方式施工,不同灌浆方法的应用点不同,施工人员可以掌握相关要求,有效利用技术完成灌浆工程任务,提高岩土灌浆工作的效果,降低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率。
根据灌浆作业、施工现场作业要求,进行输液浆液的预处理,确认使用浆料时的质量问题后,可以在工程钻孔壁结构、止回阀管道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理浆液的注入;此后,应插入单向阀门管道,检查施工时使用的管道材料和质量,管道材料一般要求用塑料管道,检查管道直径、内部和外部磨损等,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应在层间灌浆施工,灌浆期间保持一定的压力,并成功一次灌注,最终,分割灌注施工的地基工作区形成灌注材料凝固后,可以形成骨架结构,进一步提高地基原始结构的稳定性。
结束语
灌浆是现阶段岩土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实际应用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安全和效率,为后续节点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各工程参建单位进一步研究和研究此工作技术中包含的内容,掌握技术应用要点,使灌浆方法在岩土工程中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顾玉明,成云海,李峰辉,苏畅.岩土工程风动注浆系统设计与应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8(06):12-17.
[2]钱闪光,李云.岩土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169+172.
[3]黄海燕,缪华.注浆施工技术在岩土施工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4):7-8.
[4]王培先.岩土施工项目中注浆技术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5):492-493.
[5]张鑫,夏净虎.岩土施工工程项目中注浆施工技术应用探究[J].建设科技,2018(08):135.
[6]韩嘉隽,冯佳慧.注浆法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03):259.
[7]孙小波.注浆施工技术在岩土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