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在社会经济中取得的辉煌的进步,我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先进的程度,其中水利工程呈现出了巨大的收益,这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我国而言,发展水利工程在经济的发展中是重要的一环,水利工程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利的发展对促进电力的发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电力自动化的发展又进一步的提升了水利工程技术。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水利水电;水利水电工程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直接关系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对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保障。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张,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施工管理工作,制定出更加先进的施工管理理念,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1电气自动化概述
1.1电气自动化技术特点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阶段的发展越来越先进,其涉猎到广泛的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技术,那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头猛增,电气自动化的技术也很成熟,其应用也越发的广泛,其中,水利工程就是其中之一。将电气自动化与水利工程相结合,能够有效的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水力工程的资源,也提高了其效率,使得整个过程更加自动化与快捷化。所以,为了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就需要合理的运用电气自动化,就会使得两者结合紧密,相得益彰。
1.2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在水利工程实践中,为了实现对电气自动化的科学应用,则需要对其应用价值有所了解。具体表现为:(1)通过对电气自动化科学应用方面的思考,可使水利工程及其设备运行管理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丰富其管理中的技术内涵,不断优化设备的安全性能;(2)在电气自动化的作用下,有利于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设备运行过程的科学控制,及时消除其中的安全隐患,实现这类工程的科学建设目标,为水利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2水利水电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现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来看,招聘施工工作人员的要求不高,大部分的施工人员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在工作中也没有进行技术培训,导致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满足不了现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需求,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出现许多问题。在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人员不重视工程施工,不负责任,不具备专业能力,就开展工程施工,影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留下巨大的施工隐患,现在,农民工人数的增加,大量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进入到工程施工中,导致施工团队工作效率不高,工程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水利水电施工管理难度增加,工程方案不能有效实施,阻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2.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大型工程,一般都有政府进行投资与建设,但正因为如此,政府需要监管的大型工程数量较多,难免会对有些水利水电工程放松一点。这样一来,监管不严就会让有些人钻空子,降低工程的施工标准,比如,暗暗地对材料进行偷工减料、缩短施工期限等等。另外,因为有些工程地处偏僻,规模、人员以及费用小,有些施工团队为了减少费用或是避免麻烦,就会不采用专业的人员组成相应的监督部门,而是选择一些施工人员取而代之。而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就是,在施工前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而是直接开工。
在施工时,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也没有专业人员来解决,那些施工人员只能一边看图纸一边临时修改,结果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2.3质量控制意识缺乏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流程相对比较复杂同时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多工程施工单位过分注重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断缩短自身的施工周期,造成了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主要表现在施工原材料、人力资源成本等方面的缩减,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施工环节当中,存在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直接造成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不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不但如此,还存在个别的工程承包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在私下转包过程中存在层层剥皮的行为,造成了工程施工的成本被不断缩减,内部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施工人员和施工管理工作人员数量不足,造成了整个水利工程建设无法顺利开展,影响到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工程坍塌等重大事故。
3.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3.1注重电气自动化应用效果的科学评估
根据水利工程的自身情况及管理要求,为了达到电气自动化应用水平提升的目的,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在实践中积极开展控制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估工作,处理好影响因素予以应对。同时,应对电气自动化作用下的水利工程管理状况加以分析,促使其管理计划实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实现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科学应用。3.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要想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相关施工单位必须要建立起单位内部的施工责任主体,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负责,有效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单位的项目总负责人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施工管理工作体制,完善管理工作制度建立起全过程施工管理工作方案,将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和管理责任落实在个人的头上,充分激发出每一个工作人员和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程度。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配合工程施工单位的财务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对工程项目展开全面的监督和控制工作,对其中存在的各种施工和管理问题及时的进行调整和改正,对于工程重点的施工环节,必须要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工作体制,建立起工程施工约束和奖惩机制,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质量。
3.3保证施工人员的素质质量
在选择施工人员时,我们首先要给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要让他们养成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的习惯。第二,我们要定期或是不定期地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的水平,这样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小问题时,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及时解决掉。第三,施工人员的种类繁多,技术操作人员、项目负责人、画图工程师等等,这些所具备的专业知识都不相同,因此要针对每个种类分别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如此一来,才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自动化的支持下,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及其设备运行管理效率及质量,满足其生产计划高效实施要求,也能为水利建设事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在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优化设备运行管理方式的过程中,应加深对电气自动化科学应用方面的重视程度,促使水利工程设备运行过程能够处于可控状态,为其工作性能优化、水利生产效益增加等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桂平.水利工程自动化综合系统运用简述[J].治淮,2019(12):27-28.
[2]林颖健.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204-205.
[3]叶素策.自动化信息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8,30(04):39-41.
[4]肖清平,蒋为洲,唐建洲.水利工程综合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华建设,2017(06):86-87.
[5]吴杰辉.水利工程自动化现状与适应技术分析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279-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