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董留想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第2期   作者: 董留想
[导读] :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全面、稳定、持续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全面、稳定、持续的发展,且建筑工程在社会建筑中占比逐渐扩大,在现阶段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与我们生活、工作关系密切,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当前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在建筑行业实际发展中我们只要做好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便可确保每个施工环节合理、规范,确保建筑工作施工进度合理,保证该建筑整体质量,本文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主体的结构,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工程的建设阶段中,需要结合技术的核心的,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技术进行应用。在目前的工程建设中,无论是商用建筑还是民用住宅,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都是建筑在建设与使用中人们的关注点,需要对此给予更多重视。
         1建筑主体施工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应用意义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建筑项目的建设特点有这样的表现,由于土地较为紧缺,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大型建筑等项目建设的展开广泛,同时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多元化,在建筑的结构上也呈现出了更多的个性化特色。这种发展的方向,为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是对高层建筑还是大型建筑、结构多样性的建筑,建筑主体建设质量的保障,都是项目得以继续进行以及长期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技术的研究中,需要对建筑主体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关注。在目前的主体建筑建设中,钢结构、混凝土、钢结构与混凝土混合结构的应用最为常见,要结合建筑项目所在地点的地理条件,根据设计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应用。
         2主体结构工程中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措施分析
         2.1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及措施
         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其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混凝土材料问题。在制作混凝土的过程,需要涉及到许多种类的原材料,同时还要根据相关的比例进行调配和搅拌,而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那么也就会引起混凝土质量问题。此外,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有可能还会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因素影响,比如自然灾害、人为操作等因素,使得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从而产生混凝土质量问题,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另一方面是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制作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还需要保证制作混凝土的设备、平台合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制作出的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符合质量标准,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施工安全隐患。要想有效控制混凝土工程质量,也是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施工单位要做好质量检验工作,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检验并做好数据记录,切实保证混凝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二是混凝土制作过程要加强监督,包括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检查、抽样检测、配制比例等过程,从根本上控制混凝土工程的质量。
         2.2钢筋工程质量问题及措施
         钢筋工程也是建设工程中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钢材质量问题。钢筋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切割不精确和不标准,那么制作出来的钢筋是不符合成本控制要求的,不仅会降低建设工程的成本效益,同时也难以有效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第二,钢筋在加固过程中,受到人为影响或者技术失误等影响,钢筋的质量也受到影响,从而影响钢筋工程的质量;第三,在进行钢筋储存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保证存放位置的合理性,做好相应的钢筋标识,则很容易受到外部作用力影响,使得钢筋发生变形和弯曲等情况;第四,要重视钢筋材料的防腐蚀防锈工作,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钢筋材料就会因为潮湿的环境而生锈最后发生腐蚀,不仅无法正常使用,还会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费;第五,钢筋质量的验收工作也尤其重要,在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之后,还需要选取样本进行质量检测,保证钢筋的质量,同时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确保质量检查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否则很容易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要点
         3.1钢筋工程施工
         在建筑工程的建构中,钢筋工程的实施能够决定工程中墙体、房梁结构以及支持立柱的稳定程度,这是建筑施工地面施工阶段的关键。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应用的方式,能够使得混凝土的稳定性得到保障。在施工中,要关注材料的选择问题,对混凝土的质量、钢筋的质量、钢筋与混凝土的混合应用效果等进行关注。在钢筋的选择上,需要对钢筋的结构方式、尺寸规格等进行检验,并且重视对钢筋的标识、保存等工作,避免在钢筋的应用过程中,出现应用错误的状况。钢筋在相互连接的施工中,要考虑不同部位钢筋之间存在的差异,灵活的根据钢筋的规格,选择冷压连接或者搭接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在钢筋水平受力时,可以采取冷压连接的方式。在进行钢筋绑扎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筋的长度进行关注,避免捆扎过于密集或者稀疏。在完成绑扎之后,要观察钢筋的绑扎状况,为下一阶段的施工做好准备。
         3.2混凝土工程施工
         混凝土与钢筋通常是同步应用的,混凝土的应用不仅具有实际的结构功能,在目前的建筑设计领域中,由于受到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设计风格的影响,这种材料的应用也具有了装饰性的特点。需要结合建筑设计的要点,安排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对混凝土的应用。在选择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测试、构建模型等手段,确定混凝土的质量能够符合于应用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应用预制混凝土较为常见,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混凝土的配比、状态从而使得混凝土在凝结之后,呈现出稳定的状态。预制混凝土要通过一次性的浇筑方式进行应用,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应用振动器配合相应的震动频率展开配合,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大规模的混凝土浇筑中,浇筑的速度得到提升,同时防止混凝土出现位移的问题。
         3.3模板工程的施工
         模板工程的施工,是为了保持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而采取的施工手段。在模板施工中,要注意模板的材料以及模板本身的质量,一旦模板不能够起到预想的支护作用,模板的应用价值就会降低甚至会影响工程的整体建设状况。一般情况下模板施工,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浇筑位置,选择不同的模板材料。对于柱体,通常采用钢质材料;对于构造柱则采用竹木模板;对于梁体和屋面等应采用竹胶板。要点主要体现在模板的支设和拆除上,其中,模板的支设或搭建的过程中,要使低端平齐,防止混凝土出现流失现象。在模板的拆除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便是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工程施工标准,当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一半,则可进行大部分模板的拆除工作,当混凝土强度完全符合标准,且在确保不会使混凝土的边角和棱等受到损伤后,才能将模板进行完全拆除。
         3.4关于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在建筑中若底板需要铺设混凝土管道,那种在实际建筑中要选择“边浇筑边拆管”方式,且在混凝土浇筑中多选择“自流斜面分层一次到顶”浇筑,每个作业面均要分为前、中、后三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建筑中一边进行浇筑,一边抹平地面,针对实际得出的标高、厚度等建筑数据,在建筑中使用水准仪进行检测,确保建筑数据合理性、准确性,且在建筑中要确保小白线标高及建筑表面平整性。
         结语
         在建筑主体工程结构工程的建设中,需要给予工程建设更多的重视,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不同阶段的施工等展开有效的管理。其中,建筑施工中对钢筋工程的建设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结合这些建筑阶段的特点,严格的控制技术的应用,保证结构的核心施工工程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黄献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6(30):42-43.
         [2]杨骏,邹玲燕.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6(35):24-25.
         [3]周华山.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45):75-76.
         [4]赵军.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