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的规划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3期   作者:宋璋华
[导读] 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家里的用电器也在逐渐丰富,用电设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农村之前的老旧电网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居民家用和生产的需要,且之前存在的线路老化、线路乱接乱搭等问题给当地的居民也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因此,需要对农村配电网进行升级和改造。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名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省邯郸市  056900)
        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家里的用电器也在逐渐丰富,用电设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农村之前的老旧电网无法满足当前农村居民家用和生产的需要,且之前存在的线路老化、线路乱接乱搭等问题给当地的居民也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因此,需要对农村配电网进行升级和改造。但是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各地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如何规划和实施当地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实施
        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的满足农村居民对电网的需求,升级改造原有的旧电网、建设安全可靠的农村配电网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农村基础建设中,配电网络建设是乡镇电力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1]。因此农村乡镇配电管理部门如何做好配电网技术改造工作,对现有农村配电网做好升级改造工作,提高配电网运行与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改善当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就成为了基层配电站等管理部门主要的技术研究内容。
        1、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原则分析
        1.1合理设置实现农村配电优化原则
        在当前的农村配电网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种不合理性产生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旧的配电网不适应农村用电需求变化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和配电设备配置不合理有关。因此在新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中,利用合理的技术与设备配置优化配电网络,就成为了规划设计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的实现,需要做好以下的两点工作[2]。a.做好旧配电网的梳理与应用分析。在规划过程中,配电技术人员首先需要对旧的配色线路、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梳理。对于设置较为合理,使用效果较好的旧网络,设计中只需更换设备与简单的升级改造即可;而对于存在较大问题,或已经不能使用的网络即时进行重新大规模设计规划,确保改造后的配电网可以确保其合理使用。b.已有规划方案的再配置。对于已经规划完成的设计方案,技术人员需要对其设备选择方案进行应用的优化分析,进而在确保配电网使用安全高效的前提下,发挥设备的最大效果,实现配电网的最优化设计原则。
        1.2实现农村配电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
        我国农村旧配电网缺乏一定的规划性,因此其大部分线路为非标准设计,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因此在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过程中,建立标准化与规范化原则,就成为了技术改造的前提。a国家标准的应用。在我国农村配电网设计中,应以国家《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等相关国家标准规范为基础,制定符合国家标准的地方性标准性文件,并将其确实应用到升级改造设计与实践中。国家标准规范的应用,是确保升级改造标准化的重要因素。b.整体化规划设计审批过程。农村配电网设计改造过程不是小区域电力改造基础工作,而是地区性整体性的改造过程。因此设计工作的审批应由地级电力部门为基础,对规划方案进行审批,确保地区内的各级电力管理部门采用相同的改造标准进行改造,实现改造的标准与规范化原则。
        1.3建立智能化用电系统体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智能化技术在配电网络与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在新的配电网改造升级过程中,智能化系统体系的建立就为系统改造的重要方向。a.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在配电网改造过程中,设计者应广泛采用智能化的配电设备,提高系统智能化管理水平。如线路中采用智能化继电保护装置,确保配电网继电保护能力的的提升;对配电网用于安装智能读表装置,减少电表采集工作量等,都是规划设计中可以采用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措施。b.网络化管理措施的实现[3]。在农村配电网控制管理过程中,其控制方法已经由现场控制逐步转变为远程网络化控制。如利用远程监控系统对配电网设备进行监测与控制,及时发现配电设备与线路的安全故障隐患,并排除问题确保网络安全,就是当前智能化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农村配电集中化发展原则
        分散性配电网形式是我国当前部分地区配电网布局形式,这类布局形式存在着管理困难、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因此在配电网规划设计中,应根据农村用电特征采用集中化发展原则,形成较为集中的配电管理网络。这种集中性的配电网络除了利用管理与安全性高的优势外,也符合当前农村基础建设集中化原则。a.采用大型配电设备代替原有分散性小型设备,实现设备应用的集中使用与管理。b.配电用户的集中设置与分配,提高配电网络的整体使用效率。
        2、配电网升级改造主要内容研究
        2.1现有低压配电系统改造措施
        在配电网改造过程中,现有低压配电系统改造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低压配电系统改造中,主要的改造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a.旧有设备的升级。在低压配电系统改造中,首先需要对其旧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如更换不合格或存在隐患的配电设备;更换线路中的线缆;对不合理的电压线路进行新的规划设计与改造实施等。同时在旧设备改造中,设计者与施工人员应秉承安全与高效原则,避免过于追求成本而减少旧设备改造比例,影响电网整体使用。b.新增设备的安装与应用。在现有的电网改造中,新设备的安装与应用是改造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技术设计与安装人员应根据规范方案内容与配电网实际情况合理采购设备,并根据国家标准与设备说明书合格安装,确保新设备在低压电网中的合理应用。
        2.2村村通动力电网络建设
        村村通动力电网络是新农村建设中配电网络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此规划设计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a.变电站建设。在动力电系统建设中,变电站建设应根据村级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一般为大型村镇一村一站,中小型村几村合用一站的布局模式,提高变电站使用效率。b.配电站设计。在动力电配电站设计中,技术人员应保证大型单位(如村办大型企业、集中生产单位等)设置单独的配电站;小型企业在确保安全与稳定的情况下集中使用一套配电站的布局模式。需要注意的是,变、配电站在设置中应根据国家标准设计与使用,确保村级单位用电安全[4]。c.用户改造监督。供电网络建设完成后,技术人员还应对用户的内部线路进行监督检查,避免用户内部线路问题(如接地不良、使用功率过大等)影响动力线路整体安全。
        2.3基井配电改造措施
        在农村配电网电力网线布置中,地下线缆排布模式不需要架设高压电线杆,是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建设方法。而地下布线中基井配电改造,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a.井下安全控制。在地下井网建设中,因积水过多、电气设备火花溅射造成的沼气爆炸等问题,都是造成井下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井下施工中,技术人员应重视井内安全措施,如做好井下排水控制,以及设备的防水处理;预设井下通风装置,做好接地处理等防止地下井沼气问题危害,用以提高井内配电的安全性0b.确保井下设备运行稳定。由于井内空间较小,且井下造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基井设备管理较为困难,不易长时间或频繁进行维护管理工作。因此安装人员在井下施工、设备安装以及接线过程中应确保配电线路与设备的安装质量,确保井内设备正常运行,减少不必要的设备与线路维护。对于施工难度较大以及难以返工的井下作业,技术人员应进行多次检查,确保一次性施工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本身就处在一个能源&资源供应紧张的环境下!如何构建出节约型社会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都属于较为重要的问题!而做好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工作则能进一步降低农村配电网能耗!让其经济得到更为显著的发展!同时也能为群众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供电。
        参考文献:
        [1]罗刚,刘长江,李刚.浅谈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的规划与实施[J].农家参谋,2018(6X):8-8.
        [2]江聪.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规划原则及方法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23):185-185.
        [3]裴寒华.浅析10kV配电网的规划及建设[J].科技尚品,2017(7):122-122.
        [4]陈继兴.农村配电网建设超前规划应重点关注的问题[J].农村电工,2016,24(10):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