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费用综合单价机电项目成本分析与措施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期   作者:韩佳慧
[导读] 结合碧桂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桂园”)开发的项目
        【摘要】:结合碧桂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桂园”)开发的项目,对其模式下的全费用综合单价清单,进行拆分,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全费用综合单价、成本分析、税务筹划

1、研究背景:
        自2017年12月26日”碧桂园”与四家建筑标杆企业签订战略合作以来,各个城市的”碧桂园”项目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全都浮现了出来,再次成为建筑行业中一直“主力军”。据统计,本次战略协议的签订,预计有千万方量级工程。与之相对应的,全费用综合单价清单又一次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与以往综合单价清单不同的是,”碧桂园”所提供的清单只有最终的全费用综合单价,没有组价明细,这对施工企业核算成本,无疑是提升了一个难度。
        全费用综合单价清单之所以能再一次“火”起来,是因为全费用综合单价是在定额体系下编制的清单价格。并且,其计价方式与“单位工程概算编制”中的概算定额法使用一样的思维构架,计算工程量;逐项套用各子目的综合单价,各子目的综合单价中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管理费、利润及税金,将全部子目汇总构成分部分项工程费;计算项目措施费,并汇总单位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工程费。(注明:因分析阶段不同,其他项目费分别以不同的形式体现。概算阶段,在分部分项工程费体现;预算阶段或招投标阶段,作为其他项目费单独列出。)
        “碧桂园”素来有三天一户,五天一层的口号,拥有如此快的施工进度不仅仅是因为”碧桂园”有严明的奖罚制度,还包括”碧桂园”区域化管理理念。即将我国按东北区域、皖南区域等片区划分,并针对不同片区制定与之相符的工程量清单。比如:北方区域冬季有采暖,分部工程为:电气、采暖、给排水、防雷,南方区域则没有采暖分部。再根据工程的性质:商业、住宅,工程的层高:多层、小高、高层、超高等,对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分别记取安装费用。”碧桂园”为保证工作的快捷、高效,所记取的单价为全费用综合单价,即单价中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具使用费、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投标时,机电项目不进行自主报价,而是根据“碧桂园”所提供的全费用清单价格与施工成本相对比,上报价格整体的浮动点,作为最终的结算价格。
        面对没有明细,只有全费用综合单价的清单,作为施工企业,如何把控施工成本成为了当下不容忽视的问题,既要保证工程的质量与工期,又要保证工程利润,下面笔者就从机电项目清单对全费用综合单价清单进行简要分析。
2、成本分析:
        为保证施工的利润,笔者参照“碧桂园”的“室内安装工程全费用综合包干单价表”,就清单项、清单价、工程量逐项进行分析:
2.1清单项分析:
        因为“碧桂园”的清单为区域性清单,涵盖内容较为广泛。作为施工单位拿到清单后不能盲目进行成本校核,要根据施工界面的划定、施工图纸等对不需要的清单项进行剔除,精简清单项,以保证工作的效率,且保证我们能在繁多的工序中掌控施工的盈利项与亏损项,为后期“不平衡报价”提供依据,即参考盈利点与亏损点的权重进行价格浮动点的上报。
2.2清单价分析:
        因为全费用综合单价项目下发的清单为全费用综合单价,且没有组价明细。因此需要我们人为的将价格进行拆分(如图1)。
        就合同价格分别减去税金、各项管理费得到一个“剩余”金额。“剩余”金额即为材料+人工+机械+利润的总和。随着营改增的推广与实施,改变了税金以往作为不可竞争项的属性,也参与到“价格战”之中。因此,在考虑增值税税点时可以参考相近或相似的在施工程月交税税金,加权平均后作为成本分析得依据,因各个地方税收款项不一致,笔者建议税款按4%~8%预估较为保守(纠偏措施会再次细化税款区间)。
        材料费可以根据甲供品牌进行询价,或根据在施工程项目材料价格酌情计入,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考虑项目盈利目标,确定材料利润点、劳务利润点。最后用剩余金额减含有利润点的材料费除以劳务利润点,得出各项费用。
       
        图1
        得到各项费用后,再进行第二次成本分析(如图2)。
        根据相近或相似工程项目的劳务价格或者企业定额与第一次成本分析中的劳务成本做价格对比,取三个价格中较为合理的价格,或者加权平均的价格作为最终的劳务价格。劳务价格加上材料的成本得出人材机实际的成本。将实际成本与业主价格进行对比得出利润点(注:该项利润点包含管理费、规费、税金在内的一切费用)。
       
        图2
2.3工程量分析:
        如在招投标阶段,有足够的人力及物力,需要对招标单位提供的图纸进行工程量的复核,复核重点应放在钢材、阀门等市场价波动较大的物资。
        为保证招投标的公平、公正性,在招标过程工程量的准确性应由招标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之所以要复核工程量是为商务部门投标定价提供更多的依据,商务部门在投标时可以将“复核工程量清单”与“招标工程量清单”相对比。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主要材料的价格,并且可以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方式,加大中标的概率。
3、应对措施
3.1税金的筹划
        “营改增”是国家出台的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主要的目的是要减轻企业的纳税金额。所以税务筹划是施工单位在做成本分析得一项必做的工作。
        根据国家的规定,凡是属于以下几点可以采取简易计税,即:
        (1)小规模纳税人发生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2)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
        (3)一般纳税人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务;
        (4)一般纳税人为建筑工程老项目提供的建筑服务(2016年5月1日前)
        作为建筑安装施工单位,可依据上述(3)申请项目计税方式。即机电施工单位在具备甲供材的前提下,项目可以自主选择简易计税或一般计税。
        如存在工程材料占比大或大型商业项目、业态调整项目,笔者建议使用一般计税,采用材料税16%、建安税10%之间存在的税差,减免税赋。
        经笔者多次核算,笔者建议在成本分析时,参考材料占比拟定税点,即材料占比大于劳务,税点拟定(4%~6%);材料占比小与劳务,税点拟定(6%~8%)。以上税点均考虑附加税及地方税。
3.2现场材料的把控
        成本的把控第一要素就是工程材料的把控。要以10天~15天为一个周期,对现场材料进行清点。清单时要着重体现,已进材料的数量、当期使用材料的数量、剩余材料的数量,并体现各部分占比。通过当期材料与剩余材料的占比,可以判断近期还需采购的材料,及近期需要加速“消化”的材料。
3.3上报工程量的把控
        上报工程量可以采取两阶段计量方式,即根据可算量图纸进行“第一阶段工程量计量”,并与现场材料使用量,劳务人工量进行对比。如“第一阶段工程量计量”不满足材料及劳务要求,则需对图纸进行更改,直至满足要求。再将符合要求的图纸拿给至业主,进行签字确认。并根据符合要求的图纸出详细的计算稿。
4结语:
        全费用综合单价的应用是未来招投标的趋势,它可以加快招投标报价的进度,合理并有效的对各方成本进行把控,减轻投标报价时须重新计取价格等各项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主控项目价格复核与调整上,加大了中标的概率。
        以上仅为笔者个人见解,如有不妥,期望相关技术人员给予指出,并对其研究探讨。
        参 考 文 献
[1] 许玲. 建设工程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的差别和有效结合.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 惠海燕. 基于价值工程清单计价评标方法的应用探索. 建材与装饰
[3] 蒋芳. 浅谈建筑工程清单计价的发展. 现代商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