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电气安装新工艺的应用探讨 聂宇 王智源 何光辉 杨楠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月2期   作者:聂宇 王智源 何光辉 杨楠
[导读]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变电站的建设越来越完善。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变电站的建设越来越完善。变电站是电力运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电气安装质量对供电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均取得决定性的影响,为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电气安装选择合适的安装工艺是保障其运行功能的基础。通过对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电气安装新工艺的应用及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以探讨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电气安装新工艺的应用。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安装;新工艺;应用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电力事业逐渐发展起来,不同规模的变电站不断投入使用。变电站工程要以科学技术为指导,遵循高质量、高要求、高标准的原则,使用先进的工艺,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满足操作要求。为了保障变电站稳定、安全的运行,在变电站施工过程中应该增加对电气装置的质量监控。
        1变电站安装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1技术操作流程的不规范
        确保变电站安装过程的安全,首先是要保证其安装流程的规范性操作。一旦工程人员因为一时疏忽而导致安装的不完全准确,对后续的变电器运转就会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电网系统故障或者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2工程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足
        电力网络设置工程属于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工程项目,因此安装电网的工程人员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然而,现阶段高技术人才的缺失,导致一些变电站安装工程中的技术工人专业化水平不足或严重缺乏实践经验。为确保工程人员的专业水平,保障电力工程高质量完成,相关单位应加强工程质量方面的检测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1.3相关规章制度制定不严谨
        制度法规是人们规范自身行为模式,约束言行的重要准绳。在变电器安装过程中,工程人员需要准确按照规定执行工作任务。因此,如果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不严谨,工程人员的职责范围模糊,就会导致变电站工程效率低下,权责不清的现象发生。
        1.4监督管理方面不严格
        变电站的安装其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保障工程人员的人身安全。首先,基础建设材料和工程使用工具的质量必须完全合乎质检标准,为此必须加强对工程配置材料和使用工具质量的检测和监督,确保使用工具的材料必须为绝缘体。其次,变电站基础工程的建设,必须确保其资金流入、流出的过程明确。需要项目资金支出时,要由直接负责人现场在文件上签名,避免非法开支,专项资金乱用等情况的发生,保证变电站安装项目的质量。
        2电气新工艺在变电站安装中的具体应用
        2.1基础接地线与设备外壳接地
        基础接地线与设备外壳接地保障工作人员、用户及设备安全的基础设施,因此这个环节的施工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为避免受到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工作经验等个体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设备接地铜排加工制作差异,对于接地铜排加工这个环节的操作,需要同类设备进行加工铜排制作时定位至每一个施工人员,才能确保相同设备的接地连接方式、弯曲尺度、高度、长度及成排设备接地方达到一致性的标准要求。为变电站内进行电气施工时,设备的外壳、基础接地线设备的外壳及基础均需要进行接地操作,基础接地线必须为铜排,设备的外壳及铜排必须做好相应的搪锡及防锈处理。在铜端涂抹复合脂,运用放热熔接工艺对接地装置进行焊接,同时运用螺栓将地坪上与接地线下30公分处进行连接,目的是分别今后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同时为确保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个工艺细化实施。

使用平弯机及立弯机加工接地铜排,为保障接地铜排的质量标准化。
        2.2电缆线路敷设
        首先要安装电缆支架,电缆桥架的最大弯曲半径应大于所穿电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确保电缆桥架接地性能良好。电缆支架的最顶层放置动力电缆,第2~4层放置控制电缆,确保电缆占满一层,不留空余之地。而电缆支架的最底层则放置弱电设备与通讯设备,严格按照电缆敷设剖面图进行敷设。采用轴架把电缆盘支起来,确保架设稳固,严格控制抹平地面与挡板边缘的距离,以90-100mm为佳。正式进行敷设作业时,要控制移动方向,不允许随意改变,领线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完成。完成1根电缆敷设作业之后,要及时进行沿线整理,将电缆牌挂于其上,随后再进行下一根电缆的敷设作业。如遇到需要转弯的地段,应避免单根电缆先后转弯,要采用所有电缆一齐转弯的方法,平行且一致,严格控制电缆弯曲直径。该变电站在固定电缆时采用的是镀塑黑绑线,各电缆固定间距控制在750-850mm不等。对于截面较大的动力电缆,其固定间距可适当延长至1.0-1.2m之间;而截面较小的动力电缆,其固定间距则控制在500-600mm之间。敷设时,将电缆从电缆轴的上端部位引出,严禁对电缆加以拖拉摩擦,以防损坏其绝缘层,如果电缆存在铠装压扁的问题,不可进行敷设,应当置换新的电缆。
        3.3二次接线装置
        为提升二次接线的质量,应降低在调试过程中的改线次数,以下我们将从几点控制二次装线的质量:(1)调试工作人员应该提前进入现场,熟悉图纸和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与施工厂家、设计人员以及设备厂家协商解决。(2)使用施工试验方式,在大范围施工之前应选取有相关经验的二次接线工作人员设置样板屏,并通过专业的人员检查,对于不足之处及时改正,向二次接线工作人员实施交底工作,明确各个岗位间的责任,实施奖励制度。(3)调试人员要跟班进行指导,在二次接线施工时,调试工作人员与接线工一同上下班,现场只要有接线工作就有调试工作人员,以此提升接线效率,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二次接线中改存在的问题,有效预防二次接线出现返工现象,确保二次接线的质量水平。(4)柜内二次接线应该和样板屏使用相同的工艺,电缆在柜内上端子排单根固定、单独打把,电缆牌装置高度应该紧凑、相同,电缆号头整齐、清晰,二次电缆芯线连接端子排使用大掏接方式,端子箱接线使用小掏接方式,固定好备用芯,同时加装备用芯线,做好标识,保证二次接线的美观、一致。柜内二次导线禁止出现接头,导线应该保证无断股、无损伤,且在屏内连接不能够任意交叉、歪斜。(5)电气元件和导线间使用螺栓插接、连接、焊接或压接等方式,两者间的连接要求可靠牢固。(6)配置导线与电缆芯线的丁度都应该标明回路编号,编号要确保正确且字迹清楚。配线应该保持统一、整齐,导线应该无损坏,表皮良好。(7)每个接线端子不能超过两根,插接端子的不同截面导线不能接在同一个端子,螺栓相接的端子,中间位置要增加平垫片。电缆屏蔽层接地检测应该美观、可靠,其与接地引出线使用锡焊。
        结语
        根据上文的叙述,相信读者应该知道了,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情况,那是关系到变电站运行情况的,电气设备的安装,不光影响着变电站的运行性能,而且电气设备彼此之间还相互的影响。所以,笔者总结,一个变电站的安装工艺,会决定了整个变电站电气设备的质量。所以,企业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努力的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并且要增加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
        参考文献
        [1]张起迈,杜宇,吴迪,刘振华.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电气安装新工艺的应用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0).
        [2]隋毅.电气安装新工艺在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8(26).
        [3]刘玉秀,刘志涛,孙晓云.电气安装新工艺在变电站安装施工的应用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9(03):398.
        [4]隋毅.电气安装新工艺在变电站安装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26):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