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建设助推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月2期   作者:杨进进
[导读]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象征企业灵魂的价值导向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象征企业灵魂的价值导向,是企业的软实力,在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对实现培育员工队伍、促进项目管理、锻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形象的工作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建设  建筑施工 发展
        一、企业文化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经济活动中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最持久的决定性因素,对企业长远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不仅仅是施工技术、机械设备和钢筋混凝土,还应该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在支撑,这种力量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凝聚整体合力的关键纽带。员工是企业肌体的细胞,每一位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理念的融合程度,决定着企业整体合力凝聚和发挥的大小。建筑施工企业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面对不同的文化背景,企业文化对于规范员工行为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助于在全公司形成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实现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的统一联结。
        企业文化是强化意识导向的重要途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一般具有分散、流动的特点,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恶劣,要靠企业文化氛围的影响和作用,使全体员工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思考,对本职工作产生强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出无尽的活力和智慧,释放出巨大的潜力和能量。
        二、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
        一是 “无用”论。认为文化是虚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在价值追求上,重有形轻无形,重施工生产轻文化培育,忽视无形资产管理;在管理手段上,重制度硬管理,轻文化软管理,企业缺乏人文氛围。
        二是 “幌子”论。追求的是一种“假、大、空”的企业文化,甚至不惜以重金聘请所谓专家,搞出一套冠冕堂皇的文化手册,然后供奉起来,这样做其实是拿着企业文化的“新瓶”,装的还是原来管理老一套的“老酒”。
        三是 “形象”论。把企业文化管理等同于CI设计,热衷于搞标志,统一服装、统一行为、统一对外形象,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立几块标牌、拉几条横幅、搞几场文体活动,对精神层面的建设漠然置之。
        四是 “说教”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典型的说教,甚至认为只是党群部门的事,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提高员工凝聚力认同感、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素质能力有机联系起来。
        五是“速成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开几次会议,搞几次活动就可以建成,产生不切合实际、拔苗助长的冲动,工作表面化、形式主义的东西比较多,与建筑施工企业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特色不够突出,员工认可度不高。
        三、加强施工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文化的作用在于发挥其感召力、导向力,提高执行力和传播力。推动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意见和建议如下。
        (一)大力实施三项工程
        一是实施“铸魂”工程。着眼于企业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用先进理念为企业铸魂。企业的“魂”是指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如何经营企业,形成的统一的思想和认识。要为企业设定新的愿景,倡导形成并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独具特色的文化理念系统,成为坚定员工理想信念、引导员工不断奋斗的动力源泉。
        二是实施“育人”工程。着眼于企业发展之本,用先进文化培育企业人才队伍。要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实施“人本化”的管理理念,把员工作为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充分理解员工、尊重员工、培养员工、激励员工,实现企业与人的全面进步。


        三是实施“塑形”工程。着眼于企业竞争需求,用先进文化为企业塑造形象。对内就是要把先进文化融入企业的管理之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展现企业的整体形象。对外,就是要把先进文化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融入每一项工程建设之中,融入企业的社会活动中,塑造企业的市场、社会和品牌形象。
        (二)着力构建三大体系
        一是建立理念渗透体系。在企业文化理念系统提炼形成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提纲、宣传橱窗、画册、光碟等传播媒介广泛宣传,组织员工通过进行宣誓、知识竞赛等活动,进行理念渗透。配套编制《员工行为手册》、《企业文化建设规范》等资料,供员工定期学习,统一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是建立考核奖惩体系。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考核目标,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施工生产经营融为一体,做到同步策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奖惩。对在安全、质量、进度、效益、文明施工、驻地建设、社会形象等涉及到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单位、项目予以表彰奖励,对不作为或少作为的单位、项目予以警告和处罚。
        三是建立文化建设创新体系。不断探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以创新精神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出新成果。定期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年会,讨论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巩固已有企业文化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现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员工现状,撰文交流、研讨。
        (三)重点把握四个环节
        一是注重前期策划。指导建筑施工企业所属工程项目制订高质量的企业文化建设策划实施方案,企业文化建设经费列入项目建设规划和全面预算管理范畴,方案确定后根据相关文件要求重点审核其合规性、可操作性,审核通过后严格按方案实施建设。
        二是注重过程控制。企业文化建设业务主管部门要从内容和设施建设上加强指导监督,发挥好系统管理作用,并适时抽查方案实施情况。对于影响重大的工程项目,视情况采取与项目协同联动的方式共同做好工作。
        三是注重考核检查。适时组织进行项目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检查,以督促项目严格按照策划方案实施建设,通过不断整改提高,确保项目企业文化建设出成绩、出亮点、出形象。
        四是注重总结提升。注重收集项目文化建设资料(图片、影像),好的方式方法、典型经验要推广运用于其他项目建设;完工项目要对文化建设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指出得失不足,以便在今后项目中实现提升。
        (四)强化培育四种文化
        1.强化培育令行禁止的执行文化。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成功的关键都在于执行和落实。把公司的战略、策略、制度、指令落实到实处靠的就是执行力。因此要全面培育和强化执行力建设,突出落实制度的刚性、政令畅通的严肃性、维护企业和员工利益的原则性,切实形成执行文化。
        2.强化培育警钟长鸣的安全文化。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命门。要认真处理好安全质量与进度、效益的关系,牢固树立“保不了安全不人道,管不了安全不称职,不注重安全不合格”的评价理念。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安全生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制度约束升华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自觉行动,激发员工树立人人讲安全、人人管安全的安全观,切实达到技术安全、管理安全、质量安全、行为安全,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3.强化培育全面深入的创新文化。创新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要大力倡导和培育创新文化。通过观念创新开拓思路、增添动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专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制度创新激发企业和员工活力,通过管理创新提高系统、项目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素质,挖掘自身潜力,通过方法创新,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4.强化培育“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的和谐文化。要切实关心员工生产生活,倡导“心系企业、敬业爱岗”、“以人为本、健康工作、快乐生活”的工作理念,公司员工要有对企业忠诚、以企业为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以崇高的品德、积极的态度、豪迈的激情和一流的业绩来展现个人价值,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杰彬.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助推企业平安发展[J].价值工程,2013,32(32):121-122.
[2]黄永红.浅谈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工会工作的开展[J].价值工程,2019,38(36):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