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惠帝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石河子市分公司 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管理一方面是项目总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新措施、新技术,切实提升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从而提升项目工程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工程管理在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下,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动态管理、合同管理优化来推动整体管理的精细化。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1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项目造价管理意识不足
1.1.1缺少全员参与造价管理的意识
项目造价管理不仅是项目经理与财务部门的职责所在,更是项目全体人员的职责。对于造价的控制,人人皆有责任。但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通常并没有意识到全员参与到造价管理对于项目获取利润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项目造价管理与整个项目各个部门息息相关,缺少整体思维,忽视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全员参与造价管理的力度不够,项目管理人员造价控制意识较为薄弱。比如技术人员对项目质量不重视,引起施工质量不达标,返工造成施工工期延误、造价增加;安全人员对施工安全不够重视,造成事故,引起额外开支;项目经理对间接费用控制不力,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超支等。
1.1.2缺少全流程造价管理的意识
项目管理者只注重项目管理的结果,注重追求工程项目的优质与安全,却忽视了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忽视项目初期和后期的造价管控,缺乏造价的规划性控制,缺少项目周期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意识。造价管理缺乏标准性和规范性,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目造价,如原材料造价、质量造价、人工造价等,没有建立并实施标准定额体系。在业主的压力下过度追求施工节点的完成和工期的提前完成,忽视项目工期造价的管控,没有谋求施工进度与造价规划、利润规划的有机统一,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经营决策。
1.2项目造价管理体系不完善
1.2.1项目造价预算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项目工程预算管理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没有完整的项目造价预算,预算的准确性较低,对造价的管控较为粗放,不够精细化,不能有效发挥预算管理对项目造价的控制指导作用。企业项目设立之初,没有完整准确的工程造价管控,对整个项目造价缺少分析和预测,没有确立分项工程造价、分类造价、总造价目标。项目工程造价多以工程量清单为主要依据,以清单为标准,但在编制环节,仍旧以人工处理为主,容易造成清单的遗漏和缺项,导致清单的准确性不高。部分项目在实际施工运营过程中出现投资造价变动的情况,导致施工周期延长,造成额外费用支出。分包工程量重复计价,出现超定额、超预算支付分包款项等问题。
1.2.2项目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项目造价管理又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多数建筑企业不够重视对项目造价管理技术的投入,项目造价管理与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安全管理、工期管理、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缺少组织协调与沟通,各部门信息无法实现共享,项目管理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影响项目造价的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无法实时了解各种资源的利用效果。企业没有构建项目综合管理系统,对各个项目的资源未能实现有效融合,项目造价管理缺乏信息平台。
2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分析
2.1持续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动态管理
具体来讲,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动态性,一个重要的方面还是提升对于动态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筑工程管理在一定阶段里面都以粗放式的管理为主,但随着市场变化和行业变化,精细化的动态管理思维是未来管理的重要方向。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管理都是一个相对长周期的管理过程,管理控制与效率、造价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实现均衡的发展模式,动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方式[1]。动态管理能够在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充分认知项目管理目标,在实现建筑施工基本标准情况下,有效的降低投资造价,为项目主体带来经济价值的提升。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动态管理强调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动态调节,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自身存在多个影响要素,动态调节是常态,因此通过系统的动态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应对变化而降低风险。通过动态管理的具体措施,也能从内外部优化资源,调配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流动,进而提升效率。
2.2提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能力
互联网已经成为每个行业,每个人身边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但是建筑行业过去对于技术化往往存在一定的抗性。抗性来源于粗放的管理模式往往存在更多的寻租空间,另外是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往往不强。但在当下,国家在积极倡导对于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实现提升行业效率[2]。在当前背景下,首先要提高行业对于信息化和互联网化的认知能力,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认知信息化从效率提升到效益提升的影响,再通过效益提升带来综合价值的提升。对于项目管理团队来讲,在充分认真的基础上,形成符合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的信息化执行措施,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工具,结合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进行优化调整,着力于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多个环节实施技术渗透,推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2.3持续优化合同管理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精准化
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面向未来的行业发展过程中,合同管理需要向精细化管理方向发展。合同管理的精细化发展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地方进行持续优化。一个方面是合同管理需要与整体造价管理都接受高度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合同管理本身是一个烦琐的部分,又由于对象众多,变化复杂,人为因素对于合同管理造成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层出不穷,通过信息化建设,规范合同管理,降低合同管理的影响因素是合同管理精细化发展的第一个重要点[3]。加强合同管理的前置性审查,是合同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的另外一个维度。虽然合同管理会受到不少外部环境及政策的影响,但是对于整个项目来讲,前期合同管理的规范程度决定了未来的风险承担能力。因此在前期合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强调复合型的合同管理构建团队,要通过复合的专家团队构建,形成有效的审查机制,在前期从合同管理的体系、执行流程、风险预估、应急预案都需要进行完整审查评估,通过这样去规避风险,也能在合同管理的前期建立标准,对于后续相关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4]。此外,是对于合同管理的过程优化需要更加精细化。合同管理的不可控性和随机性是影响合同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面对合同管理的问题发生时,要有一套快速解决问题及重新优化合同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强对于合同监管团队的培训,提升管理意识,洞察潜在风险,将合同管理在执行过程中的风险问题高效率解决,从而推动整个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高效运转。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愈来愈严格,建筑业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建筑企业只有不断的加强项目成本管理,降低项目工程造价,提升项目效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实现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佳文.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及造价控制[J].价值工程,2019,38(36):87-88.
[2]田雯.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04):200+202.
[3]李麒辉.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意义[J].建材与装饰,2017(24):98-99.
[4]刘宏志,靳书栋,屠庆波,王艳梅,韩义成.BIM技术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推进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09):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