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李志炜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李志炜1 李国臣2
[导读] 摘要:矿业生产虽然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使我国的经济得以发展,百姓的就业率也因此提高。
        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400
        摘要:矿业生产虽然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使我国的经济得以发展,百姓的就业率也因此提高。但是不得不说,矿业对我国的环境资源也造成了不言而喻的影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路线,对矿业环境恢复治理的问题迫在眉睫,因为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重视。要借助科学手段,完善矿山管理制度,制定周密计划,保证矿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引言
        矿业情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我国大部分的工业原料、农业生产资料的原料都是矿产品,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矿业发展迅速的同时,对我国的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解决矿山环境问题迫在眉睫。
        1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地表环境破坏问题
        在对矿山进行开采过程中,必须把矿产上所覆盖的植被及其土壤一财清除掉,这就给矿山地表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进而致使相关环境问题的产生。如在进行矿山开采过程中基本都不会对在开采时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做相应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通常只是将他们随意堆积到一些不会对其开采作业造成影响的地方。再加上由于对环保的认识不够深入,以及相关矿山开采管理体系的缺乏而致使这些堆积在一起的固体废弃物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更无法将他们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起来。从而致使这些许许多多的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了矿山周边土地,而且还会使废弃物中的相关污染物迅速下渗到土壤下层而致使土壤遭到破坏进而地表植被也随之受到破坏,此外,还会给矿山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威胁[3]。
        1.2废水污染问题
        随着矿山开采活动的不断加快和深入,极易使矿山下层的地下水以及矿山周边浅水层的地表水造成破坏。许多实验证明,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中富含各种不同的有害物质,他们不仅会对矿山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威胁。在具体采矿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而地表水无法满足其开采需求时则会对地下水进行大规模地开采,进而致使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下水资源缺乏而导致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对于废水的处理也只是直接将他们排放出去,并未作相应的处理,这就给废水所流出周边区域土壤及植被造成巨大的伤害。与此同时在开采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粉尘等各种废气,这就给矿山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还会对矿山地区空气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冬季寒冷时节,人们为了取暖而产生大量烟尘及有毒气体而被排入到空气中,进而加重了空气环境的污染。
        1.3土地荒废问题
        在采矿地区有许多矿坑没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回填而致使周围地表出现凹凸坑洼、采空区地表下陷等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问题,最终出现土地荒废的情况。由于受到矿山开采的影响而致使其周边植被资源不断减少,同时民用建筑以及自然面貌景观等遭到严重破坏而致使矿山环境缺乏完整性。再加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落实,而致使矿区频繁出现滑坡、泥石流以及塌方等严重的自然灾害,从而给矿山居民以及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伤害。
        2 解决矿山环境治理恢复问题的措施
        2.1 确立明确的矿山环境治理目标
        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必须确立明确的地质环境治理目标和标准,以此为指导才能够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在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全面动态监测体系,才能够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

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坚持以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开展治理工作,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治理工作的效果。通常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包括地质灾害治理、生活生产区域治理以及环境监测等类型。不同的地质环境治理内容,其治理标准以及治理目标不同:(1)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时,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2)对生活生产区域进行治理时,要确保生活生产区域的正常生活,防止矿山开采对正常生活和生产产生影响。(3)在开展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其主要目标是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控制,防止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2.2加大对矿山环境治理恢复技术的投入与研究力度
        在当前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保护工作中,需要对地矿山资源开采技术进行创新和研究,才能够提高矿山的开采效率,防止在开采过程中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对资源利用技术进行创新和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根据矿山地区的具体情况,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以及技术保障,才能够促进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提升回收利用的意识以及能力。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对采矿技术进行优化以及升级,可以积极引进国外或者其他矿山企业的先进采矿技术,提高矿山地区的矿产指标,这样能够促进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提升我国矿山地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也有重要帮助。
        2.3重视税费上的优惠政策
        每年矿山企业均会向地方政府以及国家缴纳水费,包括了矿产资源税、耕地造价费、耕地占用税、矿产资源补充费、环境资源税、产品资源税、排污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等。该类税费都应当在法规或制度中明确规定其在治理矿山环境中以及获得阶段性成果与最终成果后是否返还和具体返还的比例。此外,对于矿山环境治理投资是一项社会与生态重建活动,可以给予其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措施。
        2.4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监督管理体系
        虽然在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护过程中,很多矿山企业都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了科学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机制。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并没有对各个项目的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进行落实,导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流于形式。这主要是因为在制定地质环境治理管理机制时,并没有对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行严格有效地监督,很容易使治理工作不能贯彻落实,影响地质环境治理的最终效果。因此,在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时,为了更好地解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相关单位以及负责人要根据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监督机制,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过程进行动态监督与管理,保证矿地质环境治理方案能够贯彻落实。同时要对治理效果进行严格验收。除此之外,在地质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对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及时查找出在治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更好的解决措施,进一步确保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保护的准确性与有针对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矿山地区地质环境治理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矿山企业要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开展有效的预防以及保护工作,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效果,防止浪费矿山资源。同时要对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才能够保证我国矿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雷,刘艳.试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和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4):24-25.
        [2]王志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创新研究[J].江西农业,2019(06):68-69.
        [3]田招龙,张雄邦,陈仕涛,何钰.矿山环境治理过程中资金运作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煤炭地质,2019,31(02):77-81.
        [4]朱迪生.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37(02):157-159.
        [5]颜德宏.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分析[J].节能与环保,2019(02):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