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石剑豪
[导读] 摘要:模板是现代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模板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该对模板施工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来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
        彩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500
        摘要:模板是现代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模板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该对模板施工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来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基于此吗,本文以模板施工技术为切入点,对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的运用进行了适当的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应用
        引言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巨大突破,各项建筑工程项目如火如荼的开展,我国各个地区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方面都进一步扩大,然而,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技术一定要符合既定标准,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毕竟建筑物的质量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在所有施工技术中,模板施工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确保该技术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切实有效的应用,为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做出最大贡献。下文着重研究模板施工技术的主要含义以及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等相关内容。
        1 模板施工技术概述
        1.1 现浇模板的基本含义
        在混凝土工程结构中,模板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混凝土施工中最为基础的内容。如果在混凝土的具体施工环节,在模板的应用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对于混凝土内部结构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严重影响整体工程的性能和质量,甚至对于人员的生命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为了从根本上有效规避此类问题的出现,对其实现切实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着重关注模板技术,由此研发出现浇模板技术,这种现浇模板技术在具体的应用环节能够从根本上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整体效能得以体现。
        1.2 现浇模板的具体类型
        针对现浇模板的具体类型进行划分,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分别是:材料、结构和施工工艺。针对材料层面而言,可以把现浇模板分成钢木材质、钢质以及木质;针对结构层面而言,可以有针对性的分成基础性模板、墙模板以及梁模板;针对施工工艺而言,可以分成可移动模板、固定模板和可拆装模板。
        1.3 现浇模板技术所涉及的技术要求
        首先,要结合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对应的现浇模板,在预期性设计的相关环节,要高度重视房屋的承重量,切实有效的明确相应的设计图纸,之后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以设计图纸的相关内容为指导推进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在其中不能对其随意更改。其次,要从根本上尽可能降低模板施工环节的数量,由于在施工后期需要拆除相对应的模板,尽可能减少施工环节的数量,能够有效降低拆除工作的难度,提升工作效率。第三,要从根本上确保现浇模板拼接的严密性,如果在拼接过程中出现相应的问题,可能导致漏浆问题出现。
        2 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 实地测量及放线
        建筑工程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为了从根本上满足工程项目的技术标准以及相对应的质量要求,在模板施工的前期,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测量和放线工作,具体的测量放线工作主要是在水平控制线、位置线以及轴线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核心位置。
        2.2 模板安装施工
        在梁模板安装的具体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结合施工图纸的具体要求,首先,结合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梁支柱的标高,然后再安装相对应的梁底板上的模板。在安装梁底板的具体环节,要充分结合拉线找平的具体情况,如果它不够平整,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完成找平工作,然后,以梁所在位置作为基准线,进一步完成后续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着重关注确保梁的高度超出70cm,在这样的情况下切实有效的加固梁。


        2.3 建筑板支撑及结构梁施工
        通常情况下,针对楼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切实有效的按照既定的顺序和原则,遵循规章制度中的相关内容和具体要求,有效完成建筑板支柱及结构梁安装工作。在具体的安装环节,要从根本上保证各个楼板支柱之间的距离在300mm范围内,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常要以模板设计具体要求作为依据,进一步有效明确建筑工程中的梁支柱问题,然后,以建筑物的实际高度作为基准,真正意义上明确水平拉杆的长度。
        2.4 楼板施工缝处理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现浇模板项目中楼板施工缝处理,相对来说是一件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在针对施工缝进行封堵的相关环节,所使用的材料通常是木方,在施工缝的位置预留一定数量的木条,木条的宽度通常情况下在0.13-0.25cm 之间,然后用钢筋网对其固定,在这个过程中要在钢筋缝隙的位置放置厚度与钢筋直径等同的木条,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提升钢筋缝隙的固定性和完整性,而钢筋缝隙经过固定之后,要在缝隙中加入一定量的木条,通过这样的方法更有效的保证整体模板的安全稳定程度。在确保模板安装工作全部完成之后,要切实有效的全面分析和探究模板的实际安装情况,及时有效的发现漏洞和不足,并对其进行弥补,最大程度上确保后续工作有序进行。
        3 提升模板施工质量的措施
        3.1 完善建筑模板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的建筑模板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筑工程模板施工管理效率提升的保障。因此,在现有模板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模板施工管理人员可在质量总监设置的前提下,针对模板施工项目需求,设置三名专职或兼职质量检查员,并为每一分包方配置一名专职质量检查员。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制定的基础上,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可以在工程内贯彻落实终身责任制。要求每一责任人签订质量终身责任书,明确施工过程中每一位人员工作责任,为模板施工中各项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提供依据。
        3.2 加强对材料质量管理的重视
        在模板原材料及构配件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施工管理人员首先应依据质量三验收制度,对模板施工原材料进场数量、进场质量合格证及说明书、进场规格进行逐一检验。随后将所检验信息填写在物资检验通知单上,并交给项目实验员,要求其根据规定见证取样。在检测实验之后,对于与标准不符的材料,可直接返还给提供者;而对于符合质量要求的模板材料,则可以根据规定,与项目技术人员、质量监督员共同将材料储存在规定地区。
        3.3 构建不合格品识别机制
        在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前期,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可根据自身专业经验,进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采取事先预防的措施,从根本上降低潜在不合格品威胁[2]。在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之后,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可以将其交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在项目总工程师确认无误之后,可以逐层交底至每一操作人员手中。随后在班组长的带领下,依据图纸及技术工艺规范要求,进行技术分析,提高每一位操作人员施工质量意识,从根本上降低不合格品出现概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技术在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实际施工中,相关人员要着重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工程的内在需求,科学合理的应用模板施工技术,以此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超.浅谈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J].建筑与装饰,2016(5):158-159.
        [2]林帝雄.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浅析[J].四川水泥,2016,000(012):182.
        [3]邹培林.浅谈建筑结构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策略[J].四川水泥,2018,No.262(06):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