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文言文教策略的探析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江朝贤
[导读] 随着白话文在现实生活中的普及,当下的教学环境中文言文已经成为了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
        摘要:随着白话文在现实生活中的普及,当下的教学环境中文言文已经成为了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态度更多的是一种畏惧,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因此,作为一名新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摒弃墨守成规的教学思想,积极思考关于文言文的新教学策略,以期最大程度上优化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文言文背景;文言文情境;文言文诵读;文言文积累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学科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下,语文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和义务,但是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懂得为学生生硬地灌输知识,造成了学生对文言文有一种抗拒的学习心理,使得文言文这一传统文化没有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所普及。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尽己所能想出合适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文化素养,为高中语文课堂的精彩绽放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策略作如下几方面的探析:
        一、介绍文言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背景的介绍相当于课堂上的导入环节,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说法,所以说导入环节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课堂初始就对学生实施“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所以没有很好的引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文言文背景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投入到语文课堂当中深入学习文言文知识,从而达到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陈情表》这篇文言文时,我对学生说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谁知道古代一些关于亲情的故事呢?”紧接着,我为学生介绍了会令人潸然泪下的《陈情表》的写作背景,同时也使学生对作者李密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我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与学生一起品味作者叙事中蕴含的情感,帮助学生明确了晋武帝准许李密奏请的原因。之后,我通过带领学生诵读体会,赏析文章中的关键句,引导学生重点赏析了文章当中的说理艺术,由此提高了学生分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最后,我做了课堂总结,希望学生可以将“孝”放在心里,并用心传承下去,进而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介绍文言文背景,又要求学生回顾以往学过的文章,发散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切实达到了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展现文言文情境,营造课堂学习气氛
        在科技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有不少文言文内容都被翻拍成了影视素材,且得到了不少社会群众的喜爱,而在语文课堂当中引入这些影视素材可以极好的减轻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改变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的枯燥氛围。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懂得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现文言文情境,营造课堂上的学习气氛,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动力,从而构建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滕王阁序》这篇文言文时,首先,我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了一幅对联:“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颢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人物,各有千秋。”进而在课件上展示了江南三大名楼的景色,重点针对滕王阁为学生做了讲解,使学生了解作者王勃以及作序的原因。然后,我为学生介绍了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为学生深入理解本篇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后,我通过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赏析,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滕王阁的美景,在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之下带领学生鉴赏了文中所描绘的美丽秋景,使学生体会到了文章优美的语言及表达方式,还有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最后,我引导学生对滕王阁诗做了赏析,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国诗与文的巨大魅力,进而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文言文情境,营造了课堂上浓厚的学习气氛,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动力,切实构建出了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三、加强文言文诵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
        诵读是语言类学科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入诵读情境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内涵的理解。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在课堂环境中插播诵读文言文的环节,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刺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欲望,再通过引导的方式助力学生全面理解文言文内容,从而实现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劝学》这篇文言文时,首先,我借助一些资料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荀子及其核心思想,进而通过播放诵读音频,帮助学生做了这篇文章的正字正音。然后,我指导了学生文言文的诵读方式,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旨在使学生养成诵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同时在诵读过程中落实了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之后,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学习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态度的论述。最后,我对学生说道:“希望大家日后可以多多聆听济世之忠告,借鉴古人的议论艺术促进自己的成长。”进而让学生交流了这篇课文的收获。这样,我通过加强文言文诵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顺势引导学生进入到了荀子及其核心思想的学习环节中,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了文章所论证的观点,充分实现了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目标。
        四、注重文言文积累,丰富学生文化内涵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单一的教学任务,而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不断影响下,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才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的重点教学任务。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高中语文教师,对待文言文教学,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使学生成为一名有内在修养的人才,进而完成优化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的任务。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言文时,我借助“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作为导入环节,简介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些故事,又介绍了司马迁的经历和关于《史记》的文学成就,使学生了解了这篇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我对学生提问道:“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几件事情?”由此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之后,我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积累掌握重点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等文言知识,同时使学生体会到了文章中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情操。最后,我引导学生做了全文总结,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积累意识,提高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进而极大程度上优化了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文言文是值得被我们炎黄子孙所传承的中华传统文化。因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高度重视文言文的教学质量,以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将这一传统文化弘扬下去。
        参考文献:
        [1]王琨.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果[J].基础教育论坛,2019(16):34-35.
        [2]达瓦卓玛,达琼,旦巴桑布.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J].汉字文化,2018(21):67-68.
        [3]党志才.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