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大石峡工程建设管理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
摘要:水利工程中的合同是工程中许多事宜参考标准及行为准则,其作用相当于工程的总体纲领。且水利工程均为大型建设项目,涉及到的方面很多,内容很广,需要有合同作为约束。水利工程的合同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为此会为工程项目相关单位带来纠纷隐患及其他问题。文章阐述了水利工程合同风险的现状,并根据该现状总结出了相关管理与控制措施,为同类工程管理人员避免或者控制合同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管理;方法措施
1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意义
水利工程施工合同是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通过设定的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特殊承揽合同,由于建筑市场实行的是先定价后成交的期货交易,其远期交割的特性决定了建筑行业的高风险性。同时,水利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工期长、材料设备消耗大、产品固定、施工生产流动性强、受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加之目前建筑市场僧多粥少,承发包交易中发包人优势明显,承包人在交易中承担了过多的风险,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生长与发展。因此,如何加强企业施工合同管理,防范和规避市场中的合同风险,已成为每个水利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
2水利工程合同风险管理的现状
2.1合同风险意识薄弱
水利工程的风险,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主观性合同风险和客观性合同风险。主观性风险即是指认为造成的风险,如在起草合同时,由于自身的法律专业知识不足、对水利工程的熟悉程度不高,无法发现合同条款中的缺陷、漏洞或遗漏的方面,不能很好的将水利工程与合同条款相结合;客观原因则是指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该类因素是无法改变的。许多管理人员对于合同的风险意识不强烈,认识不够深刻,对于该合同风险因素没有进行分析及辨别。某些水利企业对于合同风险管理及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全面的了解和透彻的认识,在单位的组织结构上,并未专门调配人员,设置合同管理部门,人员风险意识薄弱,无法对造成风险的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措施,直接造成了合同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增加了工程中的不稳定因素。
2.2对合同内容的理解不透彻
水利工程属于大型公共事业,其合同中涉及的内容繁多而庞杂,许多人员对于专有项目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不清楚,因此在合同中并没有加以重点说明,导致后期出现该类项目的纠纷。如质量成本,质量与成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关系,但是许多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该此消彼长的关系,注重质量,不够重视成本,或者过于控制成本,没有兼顾质量,顾此失彼,在合同中没有足够体现出该内容,导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成本或者质量的偏失。
3水利工程施工合同风险防范及对策
3.1事前的风险防范
投标报价时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对风险采用一些相应的报价策略。首先,提高报价中的不可预见风险费用。风险大的合同,施工企业可提高报价中的风险附加费,以弥补风险发生所带来的部分损失。其次,采取一些报价策略平衡技巧,降低、避免或转移风险。例如修改设计方案、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等。第三,在招标文件允许的条件下,在投标中使用保留条款、附加或补充说明,这样可以给谈判和施工索赔留下伏笔。第四,某些存在致命风险的工程拒绝投标。
施工合同谈判前,承包人应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负责施工合同的审阅,并实施监督、管理,深入了解发包人的资信、经营作风和订立合同应当具备的相应条件。了解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具有相应资质等级部门设计的施工图纸,是否有计划部门的立项文件及土地、规划、建设部门的许可手续,拆迁是否已到位,“三通一平”工作是否已完成等。并从侧面调查了解发包人资信情况,特别是该工程的资金到位率。
3.2事中的风险防范。
施工企业只有在对发包人详细了解后,认为可以承担这项工程时,才能进行合同实质性谈判。首先,认真研究投标工程的合同条款,在投标书满足投标文件实质性条款的前提下,尽可能作出有利的选择。尽可能采用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依据通用条款,结合协议书和专用条款,逐条与发包人谈判。由于部分发包人提供的非示范文本合同,往往条款不全、不具体、缺乏对业主的权利限制性条款和对承包商的保护性条款,因而要尽可能地修改完善。这种存在大量隐含风险的合同一旦签订,稍有不慎将导致施工单位的巨大损失。
其次,减少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漏洞,采用施工合同洽谈权、审查权、批准权三权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办法,力争签订一个有利的合同。在合同谈判中始终坚持“利益原则”,合利则动,背利则滞。缔约双方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况且授标即意味着发包方已完成合同的承诺,承包商有权签订一个平等互惠的合同。承包商可以尝试采取多种方式说服业主修订某些过于苛刻的或本来不合理的条件,增加保证承包商权益的条款,使合同双方责权利关系比较平衡,尽量减少苛刻的、单方面的约束性条款。总而言之,“利益原则”是承包商减少或转移合同风险所应坚持的最基本原则,弃之则无异于自杀。
3.3事后的风险防范。
由于施工合同管理贯穿于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因而履行施工合同必然涉及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施工合同一经生效,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要按照各自的职权,按施工合同规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保证施工合同的圆满实现,这就需要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在整个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对每一项工作,施工企业都要严格管理,妥善安排,记录清楚,手续齐全,否则会出现差错引起合同纠纷,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需引起重视的是,施工承包方在每一个项目工地上,都应自行做好工地日记,记录好每天的工作内容、气候及班组人工、机械设备等运作情况,养成积累证据的良好习惯。
3.4风险防范对策。
首先,对合同明确规定的一些风险,如报价计算、施工环境调查的正确性、实施方案的完备性和分包的风险等,在合同签订前就应采取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加以防范。
其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理进行索赔是转移风险的有效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索赔是双向的,承包人可以向业主索赔,业主也可以向承包人索赔,但业主索赔处理比较方便。它可以通过扣拨工程款及时解决索赔问题,相反,承包人向业主索赔处理较为困难。承包人除了增强市场意识、法律意识、合同意识、管理意识、经济效益意识外,更关键的是要学会科学的索赔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工期延误是发包方反索赔的一个重要筹码。有些项目关于工期的写法对承包方十分不利(比如说,明明有大暴雨,钢结构工程无法焊接施工,甲方却不给签证工期,施工单位的处境就会非常被动)。所以,在合同中对工期条款应尽可能修改得更合理、更详细。
最后,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任务后,及时与材料供应商签定材料供应合同,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材料涨价给施工企业带来的损失。选择有实力、有经验的分包商,也是转移风险的的有效办法。同时,进行建设工程一切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保险,也可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4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我国注重民生大计的重要工程,水利工程合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够降低或避免水利工程因合同带来的风险因素,明确各方责任,降低不必要的合同纠纷,为水利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加强水利工程合同风险管理与控制,促进水利工程顺利竣工。
参考文献:
[1]杨光忠.水利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方法[J].工程经济,2015,No.211(10):59-63.
[2]王辉.水利工程施工合同风险管理的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6):239-240.
[3]祁娟维.水利水电工程业主施工合同风险分析与防范[J].房地产导刊:中,2014(5期):39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