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范宏亮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范宏亮
[导读] 摘要: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还应该做好民众的安全文化宣传工作,不断优化安全管理理论设计,有效促进我国地铁运营过程的安全。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6
        摘要: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还应该做好民众的安全文化宣传工作,不断优化安全管理理论设计,有效促进我国地铁运营过程的安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Analysis on safety mana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Fan Hongliang
        Harbin Metro,operating branch Heilongjiang,Harbin,150026
        ABSRTACT:In the process of managing the safety quality of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we not only need to work out a perfect management system,but also should do well the safety culture propaganda work of the public and continuously optimize the design of safety management theory,effectively promote the safety of subway operation in China.
        Key Words:Urban Rail Transit;Traffic Safety;management analysis
        1、轨道交通运营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1.1管理因素
        对于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影响车站安全的因素有多种多样,突发性强,如果没有及时的对细小的安全问题加以控制,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如果管理质量不能够有效的管控,必然会出现操作不符合规范,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的现象,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1.2 设备因素
        细节问题长期忽略,会导致运营风险增加,最终会导致整个轨道交通系统不能安全稳定运行。例如地铁在日常运行中,通信系统,调度系统,安全系统都需要电气设备的支持,如果在平时的安全管理中,没有做到按时定期检修和维护,或者没有在设备的全面系统性检测中对其中细节进行检测进而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隐藏问题,或者是设备的检测不全面效果较差,这些都会使得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隐患的出现和增加,为乘客和地铁员工带来危险。
        1.3人员因素
        由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从业人员尚未及时与轨道交通规模相匹配,其从业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与轨道交通安全运营需求之间存在脱节,这使得轨道交通运行中常常发生安全性的问题。日常工作中,部分车站仍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其存在安全运行规范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强、工作中对安全预防的内容较少,只是在安全问题发生之后才会对其进行事后的处理,这使得安全管理中存在缺乏风险控制、缺乏动态管理等缺陷,尤其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对于不规范操作可能存在风险,其会抱着侥幸心理,即“不规范操作也很大几率不会导致安全事故”,进而没有严格遵照作业标准和安全生产规范,同样会使得地铁不能稳定运行,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着严重的脱节。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一些城市轨道交通中出现的问题,在前期规划出现的问题往往会导致中期的建设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影响工程的进展。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需要正确规划各个环节工作,同时严格根据规划进行工程建设。
        2.2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设立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法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管理我国城市轨道的建设以及运营,使轨道安全管理逐渐规范和完善。完善安全管理的法规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建设和运营的保证。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城市轨道运营的办法》,但是只依靠《城市轨道运营的办法》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让其逐渐形成相应的体系。
        2.3人们缺乏相应的交通安全意识
        要想使得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更加有序,不仅需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同时也需要向人们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使其遵守城市轨道交通的制度,同时也可以让人们提高安全的意识。对于人们的安全教育工作还不到位,人们往往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对城市轨道交通产生任何影响,直到发生危险才反应过来。对此,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上,需要对人们的安全意识进行提高。
        3、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策略
        3.1加强日常巡检,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对于车站和变电所内的重要设备应该加强日常的巡视,全面实施消隐工程。在日常工作中,应该要重视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业务素质,对于环境所引发的应急事件应该进行培训和演练,组织应急抢险救援队,各岗人员还应做好客运服务工作,避免乘客所引发的骚乱以及恐慌。当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应有条不紊地紧急处理,司机和控制中心应该根据列车所在的位置确定乘客的疏散方向,并且快速告知乘客,进行组织疏散。
        3.2规范安全管理法规
        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法规需要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的城规的安全管理的经验,同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安全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前期的规划、中期的建设以及后期的投入运营的安全防治,相关部门的安全职责,人们的行为规范准则,城市轨道的安全设施的建设,运营的管理措施等等。这可以使得城市轨道交通更加规范化,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3.3完善技术以及设备管理
        对技术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同时运用我国先进的设备。先进的设备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保证其正常的运行。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也需要进行自我完善,在外国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属于我国自己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投入运营,推广使用,保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
        3.4完善规章制度,加大监管力度
        依照法律来规范乘客和工作人员的行为,保护车站的设备设施,使得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走上依法管理的更高层次,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标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并相应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法律,建立完整的交通法规体系,制定关于地铁运营和防灾的综合安全对策,使轨道交通的安全监管工作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安全管理的相关法规缺乏完善性、人们缺乏相应的交通安全意识、应急方案没有落实到位、缺乏安全评估的制度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和改进,可以建立完善的法规、规范技术、完善应急方案等,从而切实保障车辆和乘客安全。
        参考文献:
        [1]胡波波,张传凌.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J].建材与装饰,2017(24):236-237.
        [2]张鹏.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