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郑海蓉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郑海蓉
[导读]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愈来愈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甘肃省张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甘肃省张掖市  7340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愈来愈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些年尽管我国整体经济有了质的提升,但同时对环境也带来了巨大影响。为此,相关人员理应提高对于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应用合理的方式,把握环境变化的具体情况,提升监测管理的实际效果。本文主要对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发展策略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with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leve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en more and more widely concerned.In recent years,although the overall economy of our country has improved,but at the same time,it has also brought about a grea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To this end,the relevant personnel should increase the level of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 reasonable way to grasp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improve the actual results of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In this paper,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and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are describ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Quality Management;Status Analysis;development strategy
        环境监测工作在我国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对于环境进行监测以预防灾害,到如今的环境监测实现可持续发展,无不体现了对于环境管理的重视。随着社会观念的发展,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环境监测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滞后现象,对环境保护造成了影响。因此,对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成为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一环。
        1.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环境监测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缺乏明确的制度管理,环境监测机制不健全,使得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国家没有对环境监测工作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用以对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标准进行规范。环境监测的管理缺乏制度依据,使得环保部门在进行工作时没有严格的流程和标准参考,环境监测的效果无法充分发挥,且容易造成乱收费、准入门槛过低、质量把控松散等行业问题,对于环境监测的发展起到不利影响。我国还缺乏严格的环境管理机制,环境监测工作不仅缺乏制度上的保障,行业标准也有所模糊,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阻碍。
        1.2技术问题
        对于环境监测技术,不管是自主研发,或者从国外引入新的技术,均缺少合适、配套的质管措施。在监测有机物时,相关技术缺少一种配套的、行之有效的质控措施,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质控风险。此外,在研发监控质量控制技术时,没有和相匹配的设施相对接,不能将技术信息利用监测管理平台得到合理利用,最终限制着环境监测控制效率。


        1.3资金不够
        近些年,环保问题尽管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增加了环境监测和保护的经费投入,但由于环境监测是高精尖行业,其机械设备的购置、监测及维修成本非常昂贵,且在日常操作中的成本开支也非常大,而政府所提供的资金明显不足,使得众多机械的维修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最终影响着环境监测任务,监测信息也不准确,从而影响后续信息分析结果。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发展策略
        2.1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环境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在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我国环境存在的问题,切合实际制订管理内容,不能一味参考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还要参考相关环境保护条例,制定能够满足环境监测需求的制度,完成监测指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明确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在出
        现相关问题时能够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并给予相应处罚,以此来提高环境监测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环境监测部门要加强与环境监管人员的联系,要针对现存问题进行制度方面的探讨,总结解决方案,将所有问题与应对措施进行记录,并结合记录内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保障管理体系内容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后,相关部门可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交流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由专家指导相关人员进行管理体系内容的设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与体系。
        2.2科学选择技术以及设备
        在实际的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当中,想要确保质量管理的成效能够有效提升,就要运用先进地监测技术以及设备来开展工作,通过结合监测技术以及设备等,有效地获得精准的监测数据信息,以此能够对环境的质量开展实时监测等,这样能够给防治措施的落实提供有利依据和条件。因实际的环境监测对象是多样性的,那么在开展某一种污染物的监测中,一般会运用多种监测设备以及技术来进行测定。对于环境监测中,其仪器的精度以及监测技术水平等都会对监测的结果带来直接性的影响,这就说明想要满足环境监测的质量目标,就要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以及设备开展工作,只有强化先进技术以及设备的开发,才能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果的有效提升。
        2.3提升人员综合水平
        为了保证监测工作能够顺利展开,理应在获得精确数据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因此便需要定期组织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参加实训,以此促使自身技术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个人素养能够达到新的层面。不仅如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样会有所提升,从而达到自我监督和约束的效果。除了需要不断认真学习新知识之外,实践操作的锻炼同样不能忽视,从而可以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起到非常好的促进效果。在进行人员招聘的时候,同样需要认真把关,对新进人员予以培训,促使其可以将自身知识基础转化为实践能力。长此以往,企业内部优秀人才的数量便会有所提高,以此能够创建一支知识扎实,实践技术很强的优质人才团队,进而为环境监测工作的正常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3.总结
        在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为有效提升监测质量,应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并为其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为目标,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促进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提升。新时期,为了正确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应当明确当前工作现状,并采取有效的发展对策,如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提升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水平、选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等,保证环境监测质量,进而采取有效的环境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冯 胜.浅谈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8(1):64~67.
        [2]陈文娟.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农技服务,2017(9):174~174.
        [3]蓝福燕.加强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8):49~50.
        [4]武海红.基层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探讨[J].山西科技,2017,33(3):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