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华滨实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0
摘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使建筑工程行业得到极大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水资源的利用量不断加大,而我国的资源有限。这促使建筑行业不断的创新和转变建设思维和方式,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建筑的节能性。加强节能节水措施的实施和优化,不断地优化给排水设计与建设。因此,需要不断的寻求改进策略,科学的开展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节水工作,有效的增加建筑工程的效益,促进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应用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开始将关注点放在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方面,同时在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资源节约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强,绿色建筑也由此应运而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水节能要求实现的重要助力。通过对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深入研究,能够在节能的大前提下全面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优化整体建筑格局,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节水措施的的重要性分析
1.1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随着工程量的不断增大,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使用和消耗,钢筋混凝土的搅拌、水泥的稀释等环节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使用不当则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还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问题。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优化节能节水系统咳使用节能节水技术,减少水资源浪费情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循环重复利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工程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促使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1.2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
当今社会,行业的发展需要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推动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和健全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完善相关管道与其他辅助设备的建设,能够有效的将雨水、雪水、生活中脏水、建筑生产加工时产生的污水、废水及时排出和处理,在满足建设工程用水,处理污水、废水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的使用,实现水资源的循环重复利用。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符合当代社会可视续发展的要求和理念。
2建筑工程给排水节能节水措施分析
2.1新型节水设备的运用
随着绿色建筑逐渐实现广泛应用以及深入发展,其在给排水方面的施工工艺也不断的成熟化、新颖化,很多新型设备应运而生,因为具有的节能特征比较突出,所以在施工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以管材为例,在当前的材料市场范围内,随着绿色理念深入贯彻,材料类型也逐渐趋向于多样化方向发展。比如说,PE、PP_R等都是新型材质,将其制作成管道,将呈现出显著的优势,不仅能够在防腐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功能,同时在水源耗费方面达到有效的控制效果。因此,设计单位需要高度重视此类设备的应用。基于新型设备和减压节流的作业手段,构建绿色、安全以及节能环保的系统。
2.2合理设定供水压力
合理设定供水压力也是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的一种重要方式。过去的给排水系统经常会由于水压设定不合理而造成水资源浪费,尤其是在水压过大的情况下,由于出水量增加因此必然会导致用水量提升,形成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规划设计时,对给排水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计算,保证水压设置既能满足用户需求,又不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在进行供水压力计算时,不仅应当从全区域出发进行相关的计算分析,同时还要从小区内部入手开展更加细致地分析计算,对于一些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更应如此,这样才能保证其节水效果的有效提升。
2.3真空节水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节约水资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比如许多人将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将洗菜水用来浇花等。人们基于一水多用的原理发明了真空节水技术,它可以做到用少量的水来冲洗厕所,极大限度的发挥水资源的剩余价值。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空气和水在水管管道中各占据一定的比例并将其高度融合,在建筑排水工程需要时将其喷射出来,喷射出来的水气压极高,在清洗污垢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经过实践表明,真空节水技术水资源的节约率在50%左右。
2.4热水系统节能技术
2.4.1利用太阳能加热
太阳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清洁环保能源,利用其可以进行水加热,这种获得热水的方式不仅节能环保,而且经济效益较好,非常受人们欢迎。太阳能热水设备包括热管式和真空式这两种,两种设备的集热功效都比较高,而且不仅保温效果比较好,同时还能自动运行,从操作和环保这两个角度来看,都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相关需求。太阳能集热设备不仅维护起来比较方便,而且寿命也更长。
2.4.2利用空气源热泵加热
从作用原理来看,空气源热泵与制冷剂基本相同,都是通过吸收周遭环境当中的空气热量并将其传递至要进行加热的设备。空气源热泵最重要的结构就是其加热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蒸发器、过滤器和膨胀阀等,在该系统的帮助下空气源热泵可以利用冷媒来吸收外界热量,利用这些热量完成相关的加热工作。冷媒汽化后经压缩机进行相应处理,并将其传送至相关位置进行热量交换,最终达到加热水的目的,满足用户在这方面的需求,与此同时也能达到给排水节水节能的目的。
2.4.3优化热水循环方式
当前,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该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浪费问题。用户在刚刚打开相应热水装置时,通常需要排出一部分冷水后才能获得所需热水,而排出的冷水通常会直接进入下水道,没有任何使用效益,因此也被叫做无效冷水。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管理环节等均存在问题。设计环节未对多环路阻力平衡问题进行考虑,以致与加热设备接近的环路循环短流产生问题,与加热设备距离比较远的环路中的水温自然无法获得保障。另外,热水管网的具体布置和计算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混合配水装置中存在冷热水进水压力差距大的问题,这也是产生无效冷水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和建造时,应当尽量采用节水效果相对较好的循环方式,尽量结合建筑性质、标准、经济条件等情况采用支管循环、立管循环方式,这样能够提升节水效果。
2.5有效对中水进行研发
为了实现节能、节水思想全面贯彻,在针对给排水进行系统方案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在设计阶段,需要重点加强中水,也就是污水处理之后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正确看待生活污水以及其他各个领域所产生污水的内在使用价值。之后,借助先进的处理技术进行净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将这些中水资源积极的应用到不同领域,比如说用于绿植的浇灌等。在进行中水资源处理时,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分类处理,实施针对性处理,从而避免处理成本增加。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资源日渐短缺的背景下,在建筑行业的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应用节能节水技术,有效的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建筑行业对能源的消耗,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的社会理念。相关企业和工作者应当积极研究节能节水技术,加强建筑给排水施工的重视度和施工质量,推进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垂胜.研究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9,5(19):127-128.
[2]张声海.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9(9):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