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的节能技术毛辉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6期   作者:毛辉
[导读] 在目前的建筑物节能中,最为普遍的方法是对设备的节能。
         摘要:在目前的建筑物节能中,最为普遍的方法是对设备的节能。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受到建筑设备自身条件的限制,节能控制常常难以真正做到。基于这种情况,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建筑设备控制中可以有效优化设备的节能效果,满足国家对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要求。鉴于此,文章对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节能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设备;自动化;节能技术
         1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原则
         1.1适用性的原则
         建筑物的电气设计工作中,既要考虑满足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工作,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优化的节能设计工作。在进行电气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要使其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以满足工作中的各项需求。在实际的节能工作设计中要使得设计工作中机电设备的电能综合质量和实际电力的负荷容量进行相应的提升工作,在配电系统等各项配套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也进行更好地优化。
         1.2节能性的原则
         在建筑物的电气系统的节能设计过程中,对于能源的节约要从技术上和系统设计的优化上进行解决。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技术的限制和设计本身的问题可能使系统本身出现无功能源损耗的问题,针对这种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对具体的操作系统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工作,例如线路传输损伤、变压器功率损耗的问题,进行更为针对性的解决。能源损耗的另一个直接原因就在于不文明用电现象的出现,也需要在政策方面进行及时的约束和管理。为了达到更好地电气系统能源节约,需要从更深层次的系统研究和自动化调整的角度进行工作。
         2节能化技术运用思路
         2.1优化配电设计
         要想实现电气自动化设计有效性,需要从配电设计角度出发,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因此设计人员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建筑配电设计,坚持实用性原则,确保电力系统运行效能良好,满足电子设备电能需要。在构建建筑物配电体系时,应从终端设备布置情况着手,进行线路容量、铺设方案的合理设计,促使电力系统体现出较高使用价值。同时还要控制电气设备的负荷容量,加大电量分配的控制,只有保证节能控制和电能分配科学性的前提下,才能建立节能型配电系统,抑制风险因素。
         2.2提高电气运行效率
         通常来讲,设计人员进行电气设备自动化设计时,需要运用功能完善的节能设备,将节能理念落实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并能提高电气运行效益。并且采用适当的节能策略,能够减少传输过程中的线路损耗,充分发挥有功功率,进而达到节能目的。从现阶段配电设计情况来看,大多数设计者倾向于结合工程实际,优化调节节能系统设计参数,遵循适用性和经济最优化原则,构建运行效果良好的电力系统,保证节能技术和系统设计相结合,为建筑行业持续发展加以保障。
         3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3.1照明系统节能控制
         3.1.1实现智能控制
         建筑工程中安装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让建筑照明系统实现全自动化,照明系统能够在预设状态下运行,且这些状态能够根据预设时间进行自动切换。如在照明系统运行过程中,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能够自动由日间转变为夜间运行状态,并对建筑工程内部灯光亮度进行智能化调节,即逐步调节变暗。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实现移动探测,通过智能控制,在声控技术支持下无人区灯自动关闭,而有人区则灯光亮度调高。还可以通过编程,自动调节建筑工程中各区域光照度,满足各场合的灯光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智能照明系统,照度将自动调整至最佳水平。在建筑工程靠近窗户的位置,通常有较好的自然采光条件,智能照明系统能够通过对自然光照明的利用,把照明系统光照调节至最佳水平。

在遇到天气因素等影响时,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各区域光照需求调节至相应的亮度,在不同场所和天气变化条件下,智能照明系统都能够让建筑工程室内照度达到合理状态,符合预设的要求。
         3.1.2实现环境智能调节
         以往建筑工程照明系统一般选择传统日光灯,会通过 100Hz 频率不断闪动,人们处于频闪的环境中,极易发生头脑发胀和眼睛疲劳等现象,对人们正常休息造成影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智能照明系统以后,可以安装可调光电子镇流器,让工作频率不超出 40~70k Hz 的范围,从而解决频闪的问题,在开启的过程中也能够让亮度保持稳定,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应用现代化电子技术,可以对白炽灯、日光灯、水银灯和霓虹灯等进行智能调光。如果建筑工程室外光比较强烈,系统能够自动将建筑内部照度调小,而室外光较弱时,系统还可以自动将建筑内部照度调大。在此过程中,建筑工程内部照度始终趋于恒定值,从而有效提升自然光的利用率。智能照明系统采取照明装置运行状态的方法,可以进行智能化节能,并通过对智能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对建筑中灯具开关进行控制,从而让建筑照明系统运维成本实现减少。
         3.2空调系统节能控制
         从目前情况分析,空调系统节能控制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一般控制、焓值控制、变风量控制。一般控制主要指利用好现场控制器,而针对焓值控制来说,其实质上属于热热调节,变风量控制,属于相对复杂控制技术,需按照空调负荷变化,还有内部规范需求,以此适应房间温度需求;针对空调水系统来说,节能控制需要借助相应循环汞,主要参考汞设备中集成水器,或是分水器状态,确保设备中所有功能性都能得以体现,保持最佳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空调水系统中的供水稳定基本是稳定的,必须进行综合测试,全部系统在测试之后才能确保各项指标的安全性,这样有利于设备正常供水,促使设备能保证安全运行性能。水源热汞及地源热汞技术主要是应用与于空调系统之中,从而能有效调节建筑物内部温度值,实现调节功能,上述技术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用户终端系统、水源中央空调主机、水源水系统,这样应用相对来说可实现节能环保,且能达到运行的高效,值得注意的是适用范围相对较广,不仅具有稳定特性,而且还建筑舒适性。同时,为了将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进行最大程度发挥,还可以运用变频调速技术。在一些大规模的公共建筑中,要把变频调速技术作为主导技术。变频调速技术有别于传统调控技术,其可根据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平均辐射标准来自动调节,使温度不会过高。当温度高的时候,它就自动去调节到一定温度,这样,就会减少因为温度过高而消耗的热能。这样,就使节能更加便捷,而且节能的效果非常好。
         3.3变风量控制技术
         变风量控制技术主要运用在空调系统中,通过调节空调风量来进行其他参数的控制,相对来讲节能效果较好。这一控制系统包括变风量控制机组和终端设备,前者主要用于空调设备中风速的调节,终端设备分析收集的信号进行空调风门控制,在节约能源方面应用效果良好,进而达到节能目的。现阶段,空调系统自动化建设、排水自动化是建筑物中主要电气系统,在这些系统运行中应发挥其监控功能,保证建筑物运行中的节能效果较好。如安全防控系统中配置报警器和监测器等,及时找出故障问题,为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同时应重视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在保证用电安全基础上保证能源的充分利用,尤其对于用电量较大的设备,要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在提高建筑物节能效益的同时,形成有效的建筑物功能系统。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设施自动化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主流趋势,相应的会带来较大能源消耗,无法保证行业持续发展。因此国内研究学者加大了对电气设备自动作业中节能技术运用的研究,旨在减少能源损耗,利用最小成本获取最大效能,在节能技术支持下实现电气设备运行系统的不断优化,使其满足建筑施工要求,促进建筑电气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有效运用,在完成建筑施工任务的同时,达到节约能源、控制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睿.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的节能技术浅探[J].赢未来,2017(6):0308-0308.
         [2]陈虎.探析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节能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