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用电量的扩张,社会对建筑电气设计安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本文论述了建筑电气设计安装的基本原则,分析了建筑电气设计安装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旨在增强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安装;问题;解决对策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张,且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电气设计安装工程质量的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只有保证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才能改善服务水平,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
1建筑电气设计安装基本原则
1.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与规章条例
当前,我国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建筑电气设计安装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条例。这些法规条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为建筑电气设计安装工程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条件。
1.2与建筑物功能相匹配
在建筑电气设计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结合用户的客观需求,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1.3遵循节能减排原则
在建筑电气设计安装过程中,应遵循绿色建筑标准,优选材料与设备。在满足实用性需求的基础上,减轻材料损耗,降低能耗指标。
1.4优选安装技术
随着建筑电气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电气设计安装技术也随之更新。相关人员需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掌握先进的安装技术,进而确保整个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2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环节存在的问题
2.1建筑电气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建筑电气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设计适用性不足、能源损耗过重两方面。
(1)适用性不足。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合理规划配电系统设计方案。然而事实上,部分设计人员未能充分考虑用电负荷、电气设计参与程度及配电类型等关键问题,且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了解不到位,进而导致施工环节出现临时变更,以及施工作业受阻等问题。这些问题均导致建筑电气设计质量缺乏保障。
(2)能源损耗较重。众所周知,我国的能源进口量与能源消耗水平都是居世界前列的。从宏观角度来说,能源供应紧缺与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各类家用电器的快速普及和频繁使用,在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能源供应的负担。
电气化时代增强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公众生活品质,如空调的使用,为人们创造了凉爽的居住环境;冰箱的使用,延长了食物的保鲜期限;洗衣机的使用,减轻人工劳动的压力;电视机的使用,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等。为此,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必须优选节能降耗材料与设备,从而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增大生态效益。
2.2建筑电气安装环节存在的问题
建筑电气安装方面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电线管敷设、防雷接地处理两方面,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电线管敷设问题。①部分安装人员为简化安装程序,节省投资成本,使用薄壁管代替厚壁管,而这则增加了线管漏电的概率;使用黑铁管代替镀锌管,而黑铁管的使用寿命明显短于镀锌管,且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②穿线管弯曲半径过小,若安装技术不规范,极易导致线管出现弯瘪、弯皱,严重情况下,甚至使线管折断。此外,部分安装人员未严格遵照标准规范在线管转弯位置增设过渡盒。③在金属管口毛刺处理不到位的情况下,直接对口焊接,会影响焊接质量。丝扣连接处和中间线盒穿口位置,未焊接钢筋或焊接长度不足,导致焊点开裂。
采用焊接方式对薄壁管与镀锌管的连接部位进行处理,处理效果不够理想;④未能对钢管实施接地处理,或接地不牢;⑤线管埋墙、埋地深度不足;⑥预制板上敷设的线管数量过多,且线管交叉频繁,极大的阻碍了土建工程施工作业。
(2)配电箱体的安装和配线不达标。箱体与墙体的间隔缝隙过大,极易堆积冗余杂质;配电箱体的开孔不合理;焊接操作对配电箱体的外层保护漆造成损坏;接地导线截面不达标;接地导线配置不合理,有冗余导线。
(3)防雷接地问题。防雷接地安装环节的问题如下所述: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咬肉、焊缝不饱满等缺陷;未能及时清理焊渣;未能在避雷带焊接位置涂刷防锈漆料;直接使用对头焊接的主钢筋作防雷引线。
3建筑电气设计安装改进措施
3.1建筑电气设计措施
(1)结合建筑物电气需求。建筑电气设计要建立在全面掌握建筑物电气需求基础上。不同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不同,对电气系统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为此,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物功能特征,明确电气需求量。例如,商业建筑与住宅建筑的电气需求量存在较大差异。设计人员需针对商业建筑和住宅建筑的用电特点与电力负荷进行设计,以此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2)高效应用节能措施。根据电线、电缆载流量,采取对应的计算方法,对各阶段的电负荷进行计算尤为重要。例如,在编制设计方案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在初步设计阶段,可采用系数法;在住宅建筑的各设计阶段,可采用单位指标法和单位面积法。
设计人员要根据电缆载流量计算结果,确定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要想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必须注重计算流程的精准性。另外,设计人员应选择适宜的照明控制方式。如光线不足的区域,可采用自动调光装置,以减轻电力能源损耗。根据功能空间的面积,选择照明设备控制方式。如一室一厅小居室,需遵循“一灯一控”原则。
3.2建筑电气施工措施
(1)严格审核电气安装材料质量。严格控制电气安装材料质量是提高建筑电气安装质量的必要前提。电气安装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应从采购环节和安装环节着手。首先,在电气安装材料采购时,优选经营资质完备、行业信誉度高的生产厂家。在购置材料时,严格检查材料质量合格证明。其次,在正式安装前,安装人员要对材料实行复查,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电气安装材料购入后,往往会搁置一段时间。在此期间,相关人员需加强材料管理,避免环境因素引发材料性变,以此提高整体施工质量。
(2)改进电线管敷设质量。电线管敷设方面的重点内容如下所述:①严格遵照标准规范下料配管。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督,若管材规格不配套,或管材质量不达标,立即暂停施工作业,开展必要的处理工作;②注重明配管与暗配管的弯曲半径和管半径的合理性;③针对PVC管材的弯折处理,确保管皮不皱、不裂、不变质。④禁止使用割管器切割钢管,并且使用圆锉对锯口的毛刺实施处理,提高锯口平整度;⑤严格遵照标准规范对明管和暗管进行接地处理;⑥确保埋墙或埋地口不出线;⑦现浇楼板内敷管,禁止成捆敷设,减小对地板结构的影响;⑧电线管通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时,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⑨明管、暗管进箱、进盒时要顺直。若土建弥补缝隙能力不足,则需增设水准仪实施矫正处理。在正式施工前,充分清理箱体内残留的垃圾杂物。施工人员要对穿孔设备进予以改造,从而确保后续施工作业的正常运转。
(3)注重防雷接地处理。加大对焊工的技术培训力度,提升焊工的专业技能水平,保证搭接位置焊缝的平整度与均匀度。对于立焊、仰焊等难度系数较高的焊接方式,更要引起重视。根据现行的行业标准规范可知,建筑电气工程的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以搭接焊接为宜,且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需要格外强调的是,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电气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建筑电气设计安装环节仍存在诸多不足。为此,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标准规范开展工作,做好建筑电气设计安装工程,并在各环节提出设计安装的改进措施,以此满足大众生产生活的多元化需求,提升人们的用电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赵强.建筑电气设计安装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3).
[2]柴钦杰.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