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电力工程常见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 张天楚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期   作者:张天楚
[导读] 10kV配网工程是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基础,
        摘要:10kV配网工程是当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在进行配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合理制定建设计划,全面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要对未来一段时间内人们的用电需求进行预估,同时在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提高各种配网工程建设材料的利用效率,从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更好地发挥出10kV配电网的作用。
        关键词:10kV配网;电力工程;常见技术问题;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5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10kV电压等级的配网来说,其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处于较为核心的位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发挥的作用越发显著,社会中各个行业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电力的供应,每个行业发展中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10kV配网系统作为重要项目的电力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其规模也得到了扩张。在某些施工阶段,10kV配网工程仍旧有一些问题存在,如外力因素的破坏、闪络事故等。若是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对整个电力工程建设速度和运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技术问题,以促进整个电力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110kV配网电力工程常见技术问题
        1.1人为损坏
        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中,人为损坏是主要的损坏原因,作为城市电网的中枢系统,城市变电站中10kV电网配置面临着负载高、出线量多、年久未修等的挑战。当前,10kV配网电力工程中大都采用环网供电,因城市电网配置缺乏合理性水平,使得临时接线现象严重,不利于环网供电的顺利开展,还会增加电网负荷,损失大量电能。若是人为操作或供电站环境遭到破坏,会引发供电设备污染问题,会影响供电导线的绝缘性能,使得事故几率增加。
        1.2闪络事故
        所谓的闪络事故则是指设备绝缘体处于长期运行状态,因水或其他腐蚀性物质的作用,会增加绝缘体表面的含盐量,一旦环境中的湿度过高就会引发闪络事故,增加了线路短路概率。若是杂物放置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开关室内,一旦室内的湿度达到临界点,就会产生闪络事故。
        1.3设计与实际出现偏差
        受到人为误差操作和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在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与实际施工偏差的问题出现,设计方案方面的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出现的概率较低,实际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也不一定是设计方案引起的,一旦设计与实际施工出现偏差将会改变线路位置。若设计之初未进入到施工现场考察,很有可能出现上述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补救时极易引发线路混乱、线路拥挤等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均会影响10kV配网电力工程质量。除此之外,因10kV配网电力工程数量较多,在实际施工中极易混淆,会对10kV配网电力工程造成负面影响。
        1.4电压事故
        在10kV配网电力工程早期建设中,因生产规格低,使得绝缘体的绝缘性能同当前的电网使用要求不符,若是投入使用极易造成电压事故,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电压击穿造成的安全事故出现,不利于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10kV配网线路的主要施工技术
        2.1电缆架设施工技术
        电缆是确保电力正常运输的一个必要载体,也是10kV配网线路施工期间一个非常关键的施工技术,其需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全面施工:①需要遵循从上至下的施工秩序,且在施工前加强电流保护和管理,有利于在施工期间有效地规避对电缆带来的消极影响;②如果是借助于机械设备运用电缆施工技术,那么必须要在牵引头与牵引绳之间,或是在钢丝套和牵引绳之间安装能够旋转的连接装置,并且对电缆进行固定,由此能够避免电缆出现弯曲、折断等问题。


        2.210kV配网的线路建设
        10kV配网的线路建设,需要在实际的施工前先同当地政府沟通,取得政府支持后再进行相应的建设,在具体建设中要注意不同区域之间的划分,确保独立区域可以实现独立供电,此外,要重视联络线路与环式线路之间的相互结合,以此来保证在配网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转移电负荷,缩短故障的处理时间。
        2.3防雷技术
        由于配电网络的架空线主要位于山区的中部或顶部,因此很可能受到雷击,这将影响线路的安全使用。因此电力公司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实施优质的防雷施工技术。例如,在线路施工时,必须为高压输电设备建立相应的避雷线,以分解雷电流并进行线路保护。另外,塔架结构也可用于防雷,安装相应的导引装置以将雷电产生的电流导引到地面上,从而实现了对设备的保护。在相应的避雷技术使用中,要系统地了解避雷设备的绝缘性能。同时在线路设施中设置相应的避雷装置,以增加配电线路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实现对线路的防雷保护。最后,技术人员还应加强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积极利用,并在配电网架空线路的防雷中增加对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积极利用。例如,积极使用消雷器来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实现雷电流的吸收,从而保护线路和供电设备。
        2.4电缆敷设施工技术
        电缆敷设是将电缆进行预埋处理,首先,预埋深度要合理的控制,通常电缆预埋深度都在0.7m以上。为提高电缆敷设的效率和操作控制精准度,通常会利用机械牵引设备开展敷设施工,在此过程中要控制好机械设备牵引移动的速度,保持稳定状态,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电缆受损。其次,注意热力管道与电缆结构之间不能出现相互交叠和交叉的现象,敷设整体结构要保持整齐,敷设后进行捆绑固定处理,保证固定部位的紧固性。
        2.5要全面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检测,保证检测的技术
        10kV配网工程建设不仅需要境界少污染,而且还要一定要保证区域范围内的干净清洁,因此在确定10kV配网工程的路线时,应该尽量的绕过高污染地段,如果必须要涉及到高污染地段的施工,那么也要选择提高导线的质量,尽量减少污染和缩小对整个线路所造成的损害。在进行10kV配网工程施工时,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针对外界环境所对网络工程所造成的一系列影响,总之要对周边的环境做好认真的调查,并且做好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在施工时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时的做好各种防范举措,可以通过设置信息提示牌的方式,来减少在施工过程当中存在安全事故的可能,要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2.6提升技术水平,加强技术管理
        配网工程在投入施工之前,尽可能充分利用手持式定位仪终端系统绘制施工现场的地理接线图与原始设计稿,做好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当地居民意见、施工现场图集、实际的勘察情况等录音、记录等工作,利用专业技术软件进行处理,在完成归档之后统一上传到系统服务器中展开动态管理。另一方面,配网企业还需要大力促进项目可研、需求、设计一体化等方面管理模式的创新目标,把项目设计环节转化为项目需求,这样能够有效缩短可研与设计阶段的差距,同时有效优化了可研批复到设计等工作的周期,减低配网工程前期耗时的问题,省略了中间的管理链条,实现了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10kV配网施工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普遍存在,若是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会对整个配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产生影响,电力企业应在设计之初对电网进行科学设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安全隐患,增强10kV配网工程质量,确保电网可以为人们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源供应。
参考文献
[1]周辉.浅析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6,21(16):217-218.
[2]宋元奎.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8(21):284-285.
[3] 王云昊 . 探讨10 kV 配网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 [J]. 技术与市场,2018,25(3):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