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一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钢筋混凝土作为当前阶段建筑工程中的常见施工结构,不仅具有施工技术操作性强、承重性高、抗变形、抗腐蚀、结构稳定等方面的优势,同时,由于施工材料易于获得、经济成本不高等特点,应用范围较广。与此相对应的,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容易受到材料特性的影响,发生收缩情况,对建筑的建设与使用质量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工程队伍加强技术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工程质量问题,本文从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技术应用特点出发,对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筑产业施工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几点参考。
关键词:模板搭设;钢筋捆扎;混凝土浇筑
1、钢筋混凝土材料施工优势
1.1、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是房屋建筑中的一种新型材料,通过钢筋与混凝土结合,发挥两种材料的优势作用,提升混合材料的性能和效果。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应用施工中,能够提升钢筋混凝土的优势,因此当前房屋施工中都非常重视混凝土的应用结构,同时对钢筋混凝土工艺要求更高,工作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对施工各个环节的控制工作,包括标准化施工流程,各种材料管控等。钢筋混凝土从整体结构方面来看稳定性强,抗拉伸效果好,同时操作强度和承受力也比较高,虽然相对于传统混凝土来说各方面性能都有很大提升,但是在实际施工中对混凝土与钢筋间的配比要求也比较高。
1.2、建筑结构稳定性强
钢筋材料与混凝土材料的有效融合在保证了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还具备一定的防爆性能,材料之间的紧密结合,提升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此外,在建设技术的控制与管理方面,需要结合具体的建设要求,选择不同的钢筋类型与混凝土配比方案,保证二者的技术优势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来。
1.3、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
传统房屋建筑工作中涉及到的材料种类比较多,施工环节和工序都比较复杂。钢筋混凝土材料应用中,有利于对施工工艺的简化,除去不必要的施工流程,提升钢筋混凝土施工便利性,降低施工难度。钢筋混凝土在房屋建设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但是在施工中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施工流程,保证施工流程以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规范提升施工效率。同时在钢筋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对各个环节和材料的报关工作,保证配比的科学性以及浇筑的合理性等,做好各个环节细节的处理工作,保证符合施工要求,降低不良影响。此外,如果施工中存在其他因素干扰导致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后续的工程建设工作开展受到限制。因此施工人员必须要做好施工队伍建设工作,降低施工中不利因素影响,使施工过程稳定发展,保证工程质量。
2、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因素
2.1、自身因素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其自身因素引起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多优点,如可模性、耐火性、整体性、耐久性等,被施工企业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但钢筋混凝土的自身结构构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截面小、节点多,再加上施工人员多是在高空作业,加大了施工难度,导致质量问题频繁出现。为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优先考虑施工人员的安全,要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2、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大多都是外地的务工人员,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专业性培训,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缺乏了解,在具体施工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违规操作,这对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来说极为不利。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具备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质量隐患降到最低。
2.3、材料因素
材料因素主要包括水泥、砂石骨料、钢筋、模板材的质量,这些施工材料在施工使用过程中都有着较为严格的配比标准。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合理配比这些施工材料,就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施工材料不符合标准必然会导致钢筋混凝土出现裂缝。若水泥强度和水灰比不合理,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若砂石和水泥的配比不标准,就会影响混凝土的黏合力。
3、钢筋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技术控制要点
3.1、后浇带防水工程
防水工程是后浇带建设施工的基础内容,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结构建筑裂缝、沉降等问题进行的防护与修补措施。为了更好的控制工程建设质量,避免出现返工、重建、补建及安全隐患问题,工程队伍不仅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做好防水工作,在建筑后期的养护阶段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防水建设。具体来讲,防水工程可以分为底板防水与墙面防水两种。墙面防水是指在墙面涂刷防水材料来保证后浇带干燥,而底板防水主要以使用防水卷材为主,防水卷材的铺设能够有效的避免水分侵入建筑底板内,确保了底板的干燥。在进行底板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设置好防水带的位置与宽度,对产生裂缝的建筑工程做好补救措施,如,在裂缝处添设防水卷材、涂刷防水材料等,避免风力、雨水侵蚀。
3.2、钢筋工程
①加工与焊接,钢筋加工具体有三个工序,分别是调自、切端以及弯曲。焊接工作具体包括两部分,分别是电弧焊和对焊,其中焊缝高度>0.25d,宽度>0.7d,表面应当光滑不可有裂纹。加工厂供应货物的时候,应当按照钢筋直径来选择供货方式,若钢筋直径<10mm,应当使用圆盘方式供货;当钢筋直径12~16mm,应当使用U状对折方式进行供货;当钢筋直径>16mm,可通过6~12mm直条钢筋方式供货。②钢筋绑扎施工,钢筋混凝土项目建设之时,最主要的施工方式为钢筋绑,这项工作进行之前,工作者首先要检查钢筋质量,保证材料质量合乎工程标准。施工人员应当明确钢筋特点,按照图纸具体内容进一步检查钢筋,保证钢筋型号和尺寸符合图纸方可进行绑扎工作。在绑扎之时,施工人员要遵循这几点:①钢筋长度尾端以及弯折的长度要参考钢筋直径,为其直径10倍以上,另外,接头不可在部件最大弯矩位置;②在受拉地区内,可把一级钢筋绑扎接头末端当成弯钩,但是二级钢筋不可如此,于钢筋搭接处,应当通过铁丝把中间和两端绑扎牢固;③受拉钢筋绑扎搭接距离与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厚度应当符合具体实际设计标准。
3.3、混凝土施工
一是拌制,混凝土拌制工作主要依靠现场双阶式混凝土搅拌站,在杠杆支撑下进行称量工作。①拌制第一盘:要先把水加进去,保证搅拌机桶保持空转状态,等到它湿润以后,将剩余水排干,另外还要在拌制之时减半石子数量;②投料顺序:在进行上料之前,要按照恰当施工配比对材料合理配置,并对其进行称量工作,具体顺序分别是碎石、水泥、砂,然后加水以及外加剂溶液;③出料:拌制应控制在2min,拌制外观和粗骨料外面应当裹满水泥浆,水泥浆外应当裹满水。出料之时应当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出料合格以后,应当保证每一盘混凝土拌制出的物质都要出尽。二是浇筑,在进行浇筑施工时,可通过分层浇筑的方式来确保上下层混凝土于凝结前结合,避免出现裂缝。可在混凝土基础层里面留出后浇的缝隙,将混凝土划分为不同种类,然后对其浇筑。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过程中,应当对先前流出的后浇带进行浇注补偿,从而起到收缩混凝土的作用,使得分块混凝土变为整片混凝土。在浇筑后浇带的过程中,要防止进行补偿收缩混凝土工作之时出现膨胀现象。在实际施工时,应当按照施工实际要求挑选合适的分层浇筑方式。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钢筋混凝土本身具有较强的结构性能,通过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企业健康发展,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国.探析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居舍,2019(36):75.
[2]胡溢林.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12):123-124.
[3]李志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及其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J].门窗,2019(2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