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布局及规划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5期   作者:张庆印
[导读] 改革后,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焦点
         摘要:改革后,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焦点。近年来,为了解决和环节城市交通问题和交通压力,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来对城市总体规划、道路设计、交通布局等方面进行总结和优化,并形成了各种先进的设计标准和工作流程。经过多年的工作总结得出,在道路设计和规划中,只有合理的交通布局和规划才能够稳定城市经济发展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本文就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工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以供同行工作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成为城市的重点性话题。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挑战,为了切实保障城市交通的有序及合理布局,应当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针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总结和优化,有效解除制约性因素,提升城市发展文明水平以及城市质量,对促使社会实现科学合理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与规划的现状
         影响城市道路功能与建筑的主要关键便是城市交通道路布局与规划,城市道路布局与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与规划的重要依据。通常在设计城市布局中的小区与广场等方面建筑前,首先便应该实施相符合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与布局,因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与布局也是城市建设的关键组成。但目前大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与规划,并没有根据城市建筑相关需要来实施建设,通常都是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此外还有部分有关单位部门为了可以节约建设成本,缩短道路建设时间,对于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与布局并没有细致的进行规划,故而部分有关单位只是对道路建设速度起到重视,却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整体质量忽略,而此种情况便造成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建设速度相对较快,但城市道路交通布局建设未达到相关规范,故而城市道路难以发挥其自身的功能。部分设计部门仅仅是关注业绩与经费,忽略了城市道路布局与规划重要性,故而便可能对城市道路建设作用与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还会对人力与物力等方面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因此不仅未能推进城市经济发展,还可能会造成城市经济发展负担。
         2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布局与规划中问题的对策
         2.1对城市道路路面节点进行设计
         现阶段我国多数城市均是将道路不断进行扩宽,但是却未能在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多数城市中交通压力依旧较大,基于此,在对城市道路整体布局进行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便需要按照道路路节点分类的原则进行设计,以便可以确保道路节点的实际需求。设计人员在对道路交叉口进行设计时,应该根据实际城市道路交通情况设计方案,做到将道路建筑与道路网络间尽心合理衔接与协调,从而可以使得道路交通通畅,合理布局交通布局系统。另外,在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建设时,相关设计人员需遵照整体性的原则对道路进行设计,应该在保证前期规划设计质量前提时,对城市道路网络发展进行全面协调,掌握城市道路交通全局的规划发展
         2.2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
         截止现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在工作中对于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观念和理念等都需要我们深入的探索,并且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在规划中,通过合理的对城市人流量、管理策略、交通流量等基础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保障交通管理规划问题能够形成因地适宜的管理模式,避免了由于盲目设计和管理而造成的政策失衡以及经济损失。
         2.3交通需求模型构建及交通预测
         为保障交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交通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交通需求模型,做好需求预测工作。

为了切实做好交通管理规划工作,应当要求相关人员对于出行情况进行定量预测,针对交通设施进行系统分析论证,对各个路口、各个路段的通行能力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调查,切实保障各路口以及各路段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保障城市得到良好规划建设,缓解交通压力。做好流量预测工作能够明确是否能够满足出行需求,如果不满足就应该采取有力措施针对道路进行改进和完善。建立交通需求模型的过程中,应当切实做好出行生成预测工作,对小区居民出行量进行分析,出行预测方法比较多,可以采取分回归分析法、交叉分类法、吸引律法以及平均指数分析法等。明确各个地区出行分布的实际情况进行之后就能够知道各个分区之间出行交换量,有效做好交通分配工作。相关人士在交通分配工作中,通过合理分配,保障道路规划科学性及合理性。
         2.4对城市道路布局进行科学合理设计
         对城市道路整体布局进行设计时,便应该对城市交通长远发展进行合理考虑,同时还应该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一方面,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严格的保证设计质量,将各种影响城市道路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合理考虑,根据城市实际发展现状,合理规划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以及停车设施等。并且应该根据道路路面上下车道对的比例,以及行车数量与行驶速度等方面来进行对车道宽度进行设计。另一方面,还需要对车辆载重量与附近环境相关需求,设计分隔带与横断面车道间比例,以便做到最大程度发挥城市道路功能。相关设计人员还应该重视城市道路维护工作,以便可以将城市道路整体布局与规划水平进行有效提高,推进城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2.5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1)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应调查、搜集的资料包括:交通小区划分及小区经济、土地利用资料、交通网络结构及道路几何要素资料、历史道路交通量及流向资料、居民出行特征资料、机动车出行特征资料、货物出行特征资料、现有交通管理设施及效果资料等。(2)现状分析与问题的诊断从道路基础设施状况、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交通管理设施及现代化程度、交通秩序、交通质量及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管理体制、政策、规划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对城市道路交通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诊断。
         2.6完善城市道路中相关设施
         在平面定线设计中重视城市道路偏角设计是一种重要设计方法,若是在城市道路布局与规划设计时,时间较为充裕,偏角设计影响便相对较小,特别是针对工程难度较大的道路,便一定要将偏角设计好,以便可以保证城市道路整体的工程质量,但是此种道路设计方式对于高等级道路并不适用。道路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尽最大程度避免小纵坡的情况出现,同时需要合理的将道路排水系统进行设计,以便可以确保道路排水系统的实用性,降低积水对于道路的破坏。此外,相关设计人员还需要对城市道路超高与加宽等方面加以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将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结语
         总之,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道路系统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设计人员应不断学习,努力钻研业务,提高专业设计水准和审美水平,从而规划设计出科学、美观、经济、适用的道路,以促成健康、高效、文明、舒适、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涟涟,杨怡.德国生态新区的绿色交通规划——以慕尼黑里姆会展新城住区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33(2):45-51.
         [2]黄建中,蔡军,李朝阳.《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回顾与思考——兼论交通组织在路网规划中的重要性[J].城市规划,2017,41(5):49-58.
         [3]刘国峰.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科学技术创新,2017(16):284-284.
         [4]祖永昶,王波,顾金刚,钱晨.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36670—2018)解读[J].交通运输研究,2018,4(05):15-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