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水电站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24期   作者:颜琪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水电站进行的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水电站进行的建设,在系统化及安全性方面,也面临着更加严格的要求。文章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部分是在建设小型水电站时,施工人员面临的安全隐患,另一部分是符合小型水电站施工特点的安全管理策略,例如,现场安全检查、定期展开培训等,希望可以为施工单位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型水电站;建设施工;安全管理

前言:小型水电站的特点,主要是建设周期短、开发潜力大、投资规模小且回报较快,需要注意一点,小型水电站虽然能够带来巨大的财富,但是,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面临大量的安全隐患,只有对安全管理工作引起重视,避免监管不严的情况出现,才能使小型水电站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1小型水电站建设施工面临的安全隐患
         我国现有的小型水电站,大部分被建设在高山峡谷内(如图1),外部环境较差,另外,负责对小型水电站进行施工的单位,以地方企业、小型作业队伍为主,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保证施工安全性的难度。研究表明,在对小型水电站进行施工时,导致安全隐患频频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施工场地相对分散,工作面较多,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管理的难度明显大于其他基础设施;第二,小型水电站往往面临着工序复杂、环境恶劣的情况,高空作业、雨季施工等问题的存在,在无形中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第三,安全管理工作仍旧停留在表面,相关部门所投入财力、人力和物力,尚未达到小型水电站的要求,在实际监管的过程中,将以业主和联合组织为主体所开展的联合检查,作为判断施工安全性的主要依据;第四,所制定的安全责任制度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的力度不足,取得效果和预期存在差距;第五,开展安全培训的方式相对单一,系统性和有效性难以得到保证,施工人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缺少应有的安全意识;第六,仍旧沿用健全的事故处理预案,导致施工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及时解决,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被扩大;第七,参与施工的单位较多,施工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无法得到统一,“重生产,轻安全”的情况仍然存在[1]。

图 1 正在施工的小型水电站
2对小型水电站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
         电力能源是否能够得到高效的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发展的速度,因此,在对小型水电站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将安全管理摆在重要地位,保证能源生产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但是,基于小型水电站施工所开展的安全管理工作,仍旧存在着诸多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下文主要针对常见安全隐患,提出能够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策略,供相关人员参考。
2.1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作为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现场安全检查是通过检查施工环境、设施和行为安全性,制定相应预防及纠正方案的方式,降低出现安全隐患的几率,使安全隐患被扼杀在“摇篮”中。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有两方面内容需要引起重视:一方面,施工单位应选派专人,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业主单位应定期进行联合检查,将出现频率较高的安全隐患视为需要重点整治的内容,充分发挥自身在提高小型水电站安全性方面具有的价值。
2.2确定管理重点,落实会议制度
         对处于施工状态下的小型水电站进行安全管理,既需要做到统筹兼顾,还应当明确需要重点管理的内容,例如,如何在汛期雨季进行安全施工,如何保证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如图2),提高洞室、边坡安全性的有效策略,机械设施的具体应用等。只有以关键的施工对象和工序为立足点,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为施工的安全性提供保证。在安全检查工作告一段落后,管理人员应召开以安全为主题的会议,会议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总结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另一个是记录发现的安全隐患或问题,为后续整改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2]。

图 2 小型水电站爆破作业
2.3与政府部门展开合作
         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在如何保证高危行业安全性的工作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以水电站、矿山和建筑为代表的高危行业,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具有的安全性,因此而得到了更有力的保证。综上,在对小型水电站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应与相关部门展开合作,获取政府的支持,另外,将政府部门纳入安全管理队伍,可以使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基于安全知识所开展的宣传活动,自然能够获得和预期相符的效果。
2.4完善所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应自上而下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所建立体系进行完善,使其具有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小型水电站所适用安全管理体系的主导为业主单位,主体为施工单位,保证安全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落实的部分为监理单位,只有将参建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具有的职能进行充分发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安全管理及考核制度,才能使施工现场变得更加规范,出现安全隐患的几率也会大幅下降。
2.5定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工作人员缺少应有的安全意识,是导致小型水电站在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以提高安全意识为目的,定期面向工作人员展开培训很有必要。培训内容应当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安全施工制度;其次,安全施工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能够提高施工安全性的防护措施。培训结束后,管理者应考核参培人员的学习效果,杜绝缺少安全意识的工作人员上岗的情况发生[3]。除此之外,如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出现工作人员没有以安全规范为依据展开施工的情况,管理者应给予其相应的惩罚,避免在后续施工的环节中出现类似问题,导致小型水电站安全性受到不必要的影响。当然,定期培训的作用,还包括对高素质管理人员进行培养,因此,施工单位可以与各大高校联合,面向管理人员展开训练,缓解管理人员稀缺的局面。
2.6将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个人
         施工单位应当与业主单位就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达成一致,另外,施工单位还需要与施工班组、施工队、施工人员签订责任书,保证施工人员对自身所肩负的安全生产责任具有准确认知,真正做到将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个人。实践表明,这样做能够使施工质量、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2.7制定并落实事故的预防方案
         在对小型水电站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隐患,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无法挽回的,因此,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对事故预防方案进行制定很有必要,例如,提前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装置,保证相关设施的全面性与完整性,使施工人员严格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无论是对小型水电站还是其他基础设施而言,安全事故在出现前都有相应的征兆,如果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就可以避免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因此,管理者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事故预防方案进行规划,保证所制定方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通过反复模拟的方式,提高方案的有效性。安全事故发生后,管理者应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应急措施,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保证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落实。
2.8提高安全管理的标准化水平
         实践表明,开展以安全施工为主题的现场会,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意识,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引入资料管理制度,可以使针对小型水电站施工所具有安全性开展的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对于可能给施工安全性带来影响的环节,管理者应留存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的照片或影像资料,作为开展后续工作的参考。另外,如果发现有管理缺陷存在,可通过点名批评、罚款等措施,提高相关人员对所从事工作的重视程度。
结论: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保障社会安全方面投入的资金,要明显高于过去,由此可见,在对小型水电站进行施工时,通过不断总结、持续改进的方式,保证安全管理及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烨.试论水电站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J].低碳世界,2018(08):160.
[2]杜珊珊.水电站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0):286.
[3]樊启华.水电站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策略之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18):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