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核心力量训练提高原地掷实心球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杨攀
[导读] 原地掷实心球属于中学体育选考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锻炼的是学生的协调性与腰部腹肌的力量性,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上肢力量与协调性,强健体魄等。
        摘要:原地掷实心球属于中学体育选考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锻炼的是学生的协调性与腰部腹肌的力量性,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上肢力量与协调性,强健体魄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核心力量训练在原地掷实心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初三某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以三个月为训练周期,对他们的专项能力指标与核心力量能力指标进行了测试,然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在为期三个月的核心力量训练中,学生原地掷实心球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且实验班学生的专项训练能力、核心力量能力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班。第二,核心力量训练对初中体育常规训练具有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是无法完全替代常规体育训练。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原地掷实心球;能力

前言: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但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在身高和体重方面都有明显的增加,但身体素质却出现了不断下降的现象,主要体现在速度、耐力、爆发性不过关等方面。国家及相关方面因此加大了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关注,对中学体育进行了改革,在加试内容中增加了原地掷实心球的内容。核心力量训练是从人身体内部的腰部、骨盆以及周围的肌肉等处协调发力,所以在竞技类的运动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身体的协调性,提升稳定性。因此,在初中原地掷实心球的训练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利用核心力量训练的要点,提升学生原地掷实心球的能力。
1.研究目的
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使得体育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体育学科的成绩成为了影响学生中考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和家长开始对原地掷实心球这一体育加试内容提升了重视。原地掷实心球教学以力量为基础,能够对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腰部腹部力量等进行训练,在协调与发展学生的肢体,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我国多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情况看,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大肌肉群和四肢的训练上,缺乏对上肢及腰部腹部等小肌肉群的训练。而核心力量训练方式,在竞技体育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受到了广大教研人员的关注,将其灵活地应用到体育教学训练中来。所以加强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不仅能够很好地提升训练的效果,对强健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原地掷实心球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文的写作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平台上下载了核心力量训练、及其在中学体育原地掷实心球训练中应用的相关内容,并对国外及国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研究,在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2.2访谈法
为了论证论文的科学性,对体育教育方面的相关专家与学者进行了走访,对核心力量训练及其在原地掷实心球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了解,对在训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训练的手段以及主要的测评指标等内容进行了咨询。同时还对本地区各学校所开展的相关实验训练过程进行了跟踪,对训练对象进行了访谈。
2.3实验法
本论文研究以初三学生为实验对象,以三个月为期限,对核心力量训练在原地掷实心球能力提升方面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对实验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男女生专项指标原始数据,核心力量指标原始数据进行了整理,并对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在确定对比值P大于0.05后开始进行实验。表1--5为实验班与对照班男女生专项指标、核心力量指标原始数据的对照表。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结果
3.1.1实验对象
以初三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对象的年龄多为16岁。
3.1.2实验分组
在选择了实验班之后选择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班,然后在开展实验之前对两个班级进行测试,得出核心力量训练指标参数和专项评价指标参数,再对这些数据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对比值P大于0.05,则显示两个班级之间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实验研究。
3.2实验结果对比
3.2.1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对比及提高情况

表6 试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中考三项提高幅度对比表
    从图表6中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的男生和女生在原地掷实心球上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且提高幅度要优于对照班。但是在800米与1000米项目中实验班男女生的平均成绩与对照班的平均成绩数值差异较小。
3.2.2原因分析
实验班在三个月的实验训练过程中,主要进行的是核心力量训练内容。从核心肌肉群训练出发,逐渐到小肌肉群训练,上升到动力训练等,训练难度不断地加大,训练的效果也逐渐地增强,最后到原地掷实心球训练。每一个阶段的训练难度与负荷强度等都是在不断增强的,同时经过了阶段性的训练之后,实验班的学生在核心肌肉群的训练上,核心肌肉群的耐力上都得到了十分全面的提升。
3.3实验班实验后专项评价指标情况
3.3.1实验前后男生专项评价指标差异性情况

表7 实验班男生实验前后专项力量指标的对比分析
从表7中可以看出,在专项力量指标的训练上主要从立定跳远、原地前后掷实心球、30s仰卧起坐等几方面进行了训练,在三个月的核心力量训练实验后,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实验班的男生的专项指标数据都得到了很大的增长,原地前后掷实心球的效果幅度提高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专项力量指标数据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差异性,即P小于0.05。
3.2原因分析
实验班学生在原地掷实心球练习中整堂课应用的都是核心力量训练方式,最后呈现出的训练效果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实验班开展的专项力量训练指标也在实验结束后得到了明显的增长。在立定跳远训练中,学生的小腿肌肉、大腿的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臀大肌、后腰部肌肉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学生在实验之前的常规体育课程中也会采取很多针对下肢肌肉力量进行训练的方式,而初三学生正处于身体自然增长的关键时期,所以他们的腿部力量相比之下会更强。再加上核心力量训练的影响,使得实验班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显著提升。
而且原地掷实心球又能够很好地体现全身的爆发力,协调上下肢之间的力量传递。在整个人体中,中部位置是身体的核心肌肉群,核心力量训练方式主要是对这一部分的肌肉群进行锻炼,而这一部分也是力量传递的纽带,可以保证力量传递的稳定性,避免在力量传输过程中出现过多的能量损耗,进而更好地控制身体姿势,协调力量传递、稳定投掷角度。所以在核心力量训练实验后,学生的原地前后掷实心球成绩都得到了明显地提高。
3.4对照班试验后专项评价指标数据对比
3.4.1对照班女生实验前后数据差异性及提升情况对比  

表8 对照班女生实验前后的专项指标数据对比分析
    从表8中可以看出,原地前后掷实心球在实验前后呈现出的差异性并不显著,也就是仍然是P大于0.05,而立定跳远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变化,即P小于0.05。
3.4.2原因分析
对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对照班的学生并没有进行专门的核心力量训练,所以他们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体育训练方法,训练的核心内容是原地前后掷核心球,800m/1000m,立定跳远这三个中考体育加试内容。在对这些内容进行了重点训练之后,学生的成绩得到一定的增长是必然的,而且16岁左右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身体快速发展时期,所以在训练之后对照班的学生成绩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而立定跳远项目出现明显的差异性是因为该项目主要考察的是下肢的爆发力和身体的协调性,这与平时对照班训练课程进行的蛙跳、百米冲刺等有直接的关系,加强了腿部肌肉群的训练,使腿部肌肉的力量得到了增强。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在开展了三个月的核心力量训练之后,学生的原地掷实心球能力都得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几项专项训练项目的成绩中,实验班的成绩远高于对照班的成绩。所以在中学体育原地掷实心球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核心力量训练的优势,利用好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但是核心力量训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体育项目,必须要科学应用。体育常规训练方式对于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所以要采取常规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本论文所开展的实验活动选择的是初三学生,这些学生并非专业的体育训练生,也没有参与过专业的训练项目,而且参与实验活动的人数较多,时间较短,在数据上与研究内容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2建议
针对于本论文在实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一次实验活动的数据论证不全面,需要对开展类似的研究活动,并利用一些专业的设备、器材等,在为学生提供专业化指导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增强实验效果。
第二,从实验后的结果反馈中可以看出,核心力量训练的方式对提升原地掷实心球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所以建议在初三中考体育加试项目训练中,可以提高核心力量训练的使用频率,为常规体育训练提供补充,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原地掷实心球成绩。
5.参考文献
[1]刘杰.体育高考生原地掷实心球训练方法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7,(33):26.
[2]王静.原地前抛实心球项目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探析[J].青年时代,2017,(26):122-123.
[3]黄泉伟.浅议初中投掷实心球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4,(1):89-89.
[4]葛国军.巧用核心力量训练提高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能力[J].田径,2018,000(001):P.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