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RFID 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3期   作者:张孟祺 刘哲铭 赖金明 江昊东 李锦辉
[导读] RFID这一智能管理系统一经开发就得到了推广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RFID这一智能管理系统一经开发就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在图书馆中就能看到这一技术的身影。RFID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图书馆自助成为一种趋势,也为国内外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很大的助力。本文就什么是RFID技术,RFID技术有什么作用,图书馆在运用RFID技术时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后在应用RFID技术时应该怎样做等多个方面进行解析。
        关键词:RFID;图书馆;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领域的飞跃,新型技术被开发和利用是一种必然趋势,RFID技术就是众多被开发和利用的新技术之一。在生活中,RFID技术的身影随处可见,例如,物流管理对货物的追踪,停车场对车辆的识别等多个领域均有RFID技术在背后进行技术支撑。RFID技术的不断推广也获得了图书馆的认可,许多较为先进的图书馆都将RFID技术与图书馆进行了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对图书馆的很多方面都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1 RFID技术概述
        RFID技术是一种独特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技术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作为一种无限射频识别技术,它是通过无线射频的方式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将信息与目标单位进行交换,是新时代所有信息技术中最具潜力的一种,能够带领信息技术产业更近一层楼。RFID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与目标单位进行快速的信息交互的一种形式,想要进行信息数据交互,获得数据库中的信息数据,RFID首先需要将无线通信技术与数据访问技术集合后,再与数据库系统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不经实体接触就能完成的双向通信,达到信息交互数据交换的目的。总的来讲,RFID技术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信息数据交互系统。
        RFID技术在理解上相对复杂,但它的工作原理实则并没有那么复杂,它需要先将标签置入阅读器中,然后将阅读器散发出的信号进行接收,再通过感应电流将芯片中的数据发送出去,有时是标签将头一频次的信号进行主动发送,阅读器对标签发出的信号进行收集和解码,最后将收集和解码后的信息数据,传送至主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194-1950年间,雷达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创新,正是因为雷达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促成了RFID理论的诞生。自RFID理论诞生后,人们就对RFID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究和分析,随着RFID技术理论的进一步成熟,RFID技术逐渐被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试验,RFID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RFID技术理论横空出世后,最早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为军事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RFID技术在9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运用于图书馆中。新加坡是第一个将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中的国家,这一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立刻引起世界各国的注意,纷纷在RFID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各国在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都已累计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国将RFID技术与图书馆进行结合的时间相对较晚,早于2006年深圳图书馆第一个将RFID技术与图书馆进行了结合和应用,随后各地图书馆也纷纷效仿。虽然技术很先进,但有些地方却与我国国情稍有不符,还需要继续加强和改进。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主要存在于几个方面:
2.1 门禁系统
        RFID技术的门禁系统与传统门禁系统中的冲磁、消磁技术有所不同,传统的门禁系统虽然具有体积小、方便携带、不易损毁等特点,但是反复进行冲磁、消磁的过程相对于繁琐复杂,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磁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难避免与带有磁性的物体相碰撞后发生消磁反应,消磁后就会失去原有的防盗功能。

RFID技术支撑的门禁系统,采用了更加智能化的系统,有效减少了劳动力的浪费等问题。RFID技术有着较强的准确识别性,专门针对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特性,避免了错报漏报时的尴尬场面[1]。
2.2 自助借还服务
        RFID技术作为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与借还机相结合后,大大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读者也能自由安排阅读时间去借还图书,读者还可根据自身的喜好对图书进行检索和借还,不仅方便了读者,提高了读者的读书体验和借还效率,还减少了图书借还中臃肿的管理体制。
2.3 标签转换系统
        RFID技术中的电子标签具有防盗和存储等功能,数据也可反复修改和利用,图书馆藏书在粘贴电子标签后,通过标签转换系统就可将图书信息等在短时间内完成,为图书的上架提供了便利和基础。
2.4 典藏管理系统
        图书馆的藏书典藏工作十分复杂,在以往都是通过人工进行一一摆放和盘点的,极为耗时费力,而且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将RFID技术进行运用后,可通过扫描仪对藏书进行识别,比以往的人工更加便捷,准确率也比人工更高[2]。
3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RFID技术虽然十分便捷,但是我国图书馆的RFID技术基本都是引自于国外,都是符合国外标准体系下的产物,与我国的相关发展等互不兼容。并且我国在RFID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技术标准,没有标准将RFID技术进行统一势必会对RFID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发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
        RFID技术随着不断地发展和创新,成本也越来越高,除了基础的硬件设施和系统更新外,对于藏书较多的高校来说,标签的转换也是一项大工程,标签转换工程较大,对人力等需求量也十分高,后期的设备维护和维修费用也非常高。
4 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建议
4.1提高服务创新意识
        图书馆是人们充实完善自己的公共场所,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大量引入,为图书馆带来了巨大改变,进一步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想要让RFID技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就需要馆内工作人员与读者都能够熟练的使用RFID系统。图书馆要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从实际问题出发,尽可能满足读者需求,适应新技术的到来,提高馆内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4.2完善RFID技术标准
        国外的RFID技术标准,与我国体制有着很大不同,相对于国外的RFID技术标准,我国更应该对国内RFID技术标准进行完善和优化,只有在划定一定的标准后,RFID技术在我国才能得到更好更快速的发展。
4.3根据实际情况建设RFID技术系统
        RFID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的新兴技术,首先要结合图书馆自身情况,如需求和经济等方面进行多重考虑后,再决定是否需要引入RFID技术。每个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和条件都有很大区别,要将本馆的自身条件和特点等诸多因素与RFID技术相结合,建设适应本馆的RFID系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RFID技术的最大效用,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结束语
        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对图书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有着促进作用,当然这也是迎合新时代需要和读者需求的必然趋势。我国图书馆在RFID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去分析和解决,力求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以上关于RFID技术与图书馆应用方面的个人见解,希望对相关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袁建娟.基于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探析[J].兰台世界:下半月,2008(1):71-72.
[2]曹丽冰.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探析[J].知识经济,2018(2):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