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作业互批互评的实践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覃丹丹
[导读] 新课程理念提出了作业批改和评价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充分体现人文性。
        内容摘要:传统的作业批改形式单一,大多由教师包办,使得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学生、钻研教材,且学生对于作业的分数不知其意义所在,不懂得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这样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显然是毫无意义的。本文根据学生学情,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研究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案,从而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结果证明,实践出成效,开展学生作业互批互评的教学活动,让后进生求知欲更强,让优等生自信心更足,让老师的幸福指数更高。这样有效的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与教师教的高度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作业  互批互评  实践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提出了作业批改和评价的功能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充分体现人文性。作业批改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及时发现学生问题,检查课堂教学效果,调整老师教学方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必须布置与新授知识点相关的作业,从学生作业反馈中获取信息。
        我所带的两个班级,共有学生105人,除了任教数学,同时我还兼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小学班主任工作量大,事务繁杂,每天周旋在学生们的大事小情中,忙得不可开交。而作为数学任课老师,面对学生人数多这一现状,学生的作业有时因为太忙而没有批改,未能掌握学生的信息,导致不能及时反馈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根据本班学生学情,历经多方探讨,最终确定了一套研究方案,经实践证明此方案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以《认识几分之几》作业互批互评教学设计为例,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实践如何开展数学作业互批互评
        1.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如下)
       
        《认识几分之几》作业互批互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规范的批改符号批改作业,学会打等级。
        2.会根据标准答案的要求批改作业。
        3.通过作业互批互评,端正作业态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使用规范的批改符号批改作业,学会打等级。
教学难点:
        会根据标准答案的要求批改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认识几分之几
    1.一个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2.个别学生举例说明:比如七分之四,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4份。(请学生口述)
        (二)指导学生批改作业的方式、方法
        1.批改内容:数学《同步学习》P.73
        2.准备:红笔,作业本,草稿纸。
        3.规范批改符号
        ①对的打“√”(大题大“√”,小题小“√”)。
        ②错的打“×”(大题大“×”,小题小“×”)。
        ③留空没写打“?”。
        ④错别字要用“○”圈出来。
        注:批改符号统一打在答案的末尾。
        4.打等级的标准
        A:全对。
        B:错1-5题。
C:错6-10题。
D:错10题以上。


        注: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5.日期
        先打等级,再画横线,日期写在等级的正下方,如12月9日,可以简写12.9(一般写当天日期).
        6.评语
        表扬:你真棒/书写工整/你真聪明......
        鼓励:下次加油/继续努力/请认真书写/我相信,你能行......
        7.批改要求
        ①坐姿端正,听从指挥。态度认真,公平公正。
        ②倾听无声,交流小声,质疑有声,发言大声。
        (三)作业互批互评
    1.生评生
        ①同桌交换作业本(无声)
        ②请一个同学上讲台讲评,并带着大家逐题批改。中途有不清楚的地方或疑问,可以举手示意,向老师询问。
        ③请个别学生对自己批改的作业进行口头评价。(例如,我改的是小明的作业,他一共错了2题,我给他的等级是B,我给他的评语是“继续努力!”)
        2.师评师
        表扬作业批改认真负责的小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优秀的作业批改成品。
        (四)交流订正,二次批阅
        1.换回自己的作业,反馈批改情况。(通过集体反馈,将学生错得比较多的题目由老师再次进行讲解,巩固知识)
        2.每个同学及时订正,或者和你的“小老师”一起小声交流做错的题目,当堂进行改正。
        3.再次交换,用黑色签字笔进行二次批阅,打黑色的“√”,并在分数旁写上黑色日期,表示已进行二次批阅。
        (五)小结
        说一说你的收获,你是怎么进行作业互批互评的?
       
        以上这篇作业互批互评教学设计是我们经过多次实践,不断改进,最终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研究方案。
        2.形式多样的作业互批互评模式
        经过前期训练,学生们一回生二回熟,对如何进行作业互批互评的方法和步骤已经了如指掌。但在初期实践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课前五分钟,都是同桌交换本子批改作业,批改完后换回来,自行订正,再交换进行二次批阅,最后再换回自己的本子。学生总会对新奇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旦新鲜事物重复出现多次后,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度都会慢慢下降。为了使作业互批互评的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而有意义,老师们不懈努力,共同商讨,研究出了形式多样的作业互批互评模式。如,数学《同步学习》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同桌交换批改,互相评价,交流探讨;比较简单的《快乐口算》,可以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带领大家自行批改;每周一次的计算检测小练习,每个人随机抽本子批改;每个单元的测试卷,由小组长批改,学习小组内统一登分、评讲和订正。形式多样的作业互批互评模式代替了单一的老师批改,学生兴趣高涨,再不觉枯燥无味。
        二、教学活动初见成效,可持续操作
        1.学生学会感恩
        很多学生在第一次尝试批改同学的作业时,就发出这样的感慨:“做老师真不容易,每天要改这么多本作业,打这么多个勾勾叉叉,太辛苦了。我做了小老师后,才知道怎么帮同学批改作业,我比平常写作业还要认真,因为怕把同学的作业批改错了。”“我终于知道老师为什么戴眼镜了,因为批改作业太累了,我们只改一本作业,可是老师要改全班的作业,眼睛会疼,老师您辛苦了。”说一百遍不如行动一次,学生换位思考,切身体会老师的不容易。
        2.成绩显著提高
        在此之前,学生的作业都是:老师批改→发回讲评→二次批阅→单独讲解,学生除了写作业就是订正作业,分数的存在完全没有了意义,老师费心费力,教学效果却事倍功半。自作业互批互评活动开展以来,学生们跃跃欲试,作业当堂批改,错题及时讲评,就连需要多次返工的二次批阅都可以立即完成,再有疑问的学生可以举手示意,老师单独讲解,或者请学生答疑解惑。如此高效,老师省时省力又省心,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何乐不为。
        3.班风学风优良
        学生的作业本上,字迹越来越干净整洁,让人赏心悦目,因为做作业认真了;课堂上,越来越多积极回答问题的声音,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因为学习态度端正了;教室里,越来越多勤学好问的身影,遍布每一个角落,因为学风浓了,班风正了。这样的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开展学生作业互批互评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践出成效,作业互批互评,让后进生求知欲更强,让优等生自信心更足,让老师的幸福指数更高。这样有效的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与教师教的高度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孙琳.妙玉催开智慧花——小学数学作业批改评语的价值、撰写原则与技巧探析[J].小学数学研究,2019(09)
[2]王洁.在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的点滴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