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中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高福众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1期   作者:高福众
[导读] 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逐渐增大,地铁成为了城市交通运输中
       【摘要】: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逐渐增大,地铁成为了城市交通运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缓解了大中型城市高峰期交通拥堵的压力,但是同时随着地铁人流量的不断增加,地铁消防安全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地铁的环境相对封闭、疏散口比较狭窄,人员数量集中、电气系统复杂等,都可能对地铁消防安全产生影响,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十分严重,将会造成群体性的人员伤亡事件。我国的城市地铁建设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因此地铁消防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地铁运营;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
        引言
        地铁中的消防安全问题是地铁运营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一旦地铁的消防安全出现了问题,将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地铁运营中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的分析,是地铁运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环节。地铁运营中的消防安全问题的预防措施,为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一层保障,在地铁运营过程中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我国地铁的消防安全事故统计
        随着我国地铁线路长度和客运量不断增长,地铁火灾事故也不断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地铁自1969年相继投入运行以来,因变电所、地铁车辆内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出现故障以及违章电焊和电气设备误操作等,发生多起火灾事故,其中重大火灾3起,特大火灾1起。另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地铁发生多次火灾或列车相撞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北京地铁1969年11月11日万寿路站火灾,当时地铁正处于试运行阶段,因电器故障引发特大火灾,两辆客车被烧毁,在火灾扑救中,300人中毒、3人死亡。
        (2)1999年7月29日广州地铁一号线东山口站降压配电所内,因电气设备线路故障引发火灾。
        (3)2005年8月28日,北京地铁环线崇文门向和平门方向行驶的地铁列车因排风扇出现电线短路,造成列车起火。
        (4)2008年6月3日,北京地铁1号线东单路口东通道的西南出口附近,一个垃圾箱突然起火。
        (5)2010年11月21日,上海地铁11号线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因为其发生在地下2层,工人无法逃生,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伤。
        (6)2011年1月10日,广州地铁5号线列车从小北站往火车站站方向行驶时,列车中部车厢突然出现明火,列车快速运行到火车站站,所有乘客被紧急疏散。
        (7)长春轻轨因为设备老化,也发生几次火灾事故,但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2、地铁运营中的消防安全问题
        2.1人群疏散困难
        地铁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交通枢纽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大城市中,在某些特定的时段,人流量较大,人群较为密集。而地铁作为一个封闭的空间,其空间是一定的,一旦出现消防安全问题,地铁的乘客极易因为恐慌等情绪产生拥挤踩踏现象。并且,在地铁中的消防安全通道较少,且分散较为广阔,通道又过于狭小,当火灾发生时人群突然有入消防安全通道,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堵塞地铁的出口,拖长了人群疏散的时间,为人群的疏散造成一定的阻碍,这也是在地铁运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问题中较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2.2消防安全工具难以运用
        地铁作为一个地下的较为封闭的空间,其消防安全通道过于狭小,当火灾发生时,一些消防安全工具由于地点的限制无法进入,这为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且,由于地铁在地下,火灾发生时所产生的烟雾很难排出,大量的烟雾影响了人们的视线,让人们很难寻找在地铁中所存在的消防安全工具,这是人们在使用消防安全工具时也会产生一定的错误,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运用。大量的烟雾也为消防人员入内搜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3起火源较难排查
        在地铁中的常见的起火源较多,分散较广,地铁的多个部分都极易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这对消防人员对地铁的起火源的排查造成了一定的阻礙[3]。

由于,地铁的科技程度较高,对技术的要求较强,因此,在对其起火源的排查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技术人员来对其进行逐一的排查。并且,由于在某些地方的起火源较为隐蔽,对起火源的排查人员形成了安全上的威胁,对起火源的排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4消防救援困难
        由于地铁的封闭性,消防人员在地面上很难获得地铁内部的消息,降低了消防人员对地铁内部的判断能力。在地铁中的信号较弱,人们很难进行信息间的互通,这导致了消防人员很难获得地铁内部人员的信息,无法确定地铁内部的人数。由于火灾发生在地铁这一类较为封闭的空间,地铁内部燃烧所产生的大量的烟雾会降低地铁内部的可见性,为消防人员进入地铁内部救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增强了救援的困难程度。
        3加强地铁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完善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地铁的运营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统一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各自的消防安全责任,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并分解到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个车站、各类人员、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要明确各级领导及各岗位员工的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3.2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
        地铁运营单位要加强地铁内的电气设备、线缆以及车辆运行情况的检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用火用电情况监督,杜绝违章工作;加强对火灾自动预警系统、排烟排气系统、隔离门系统、紧急照明系统、疏散指示标志、灭火设施及器材装备等的检查,保证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确保清除一切消防安全隐患,使地铁系统处于时刻准备好的状态。
        3.3加强地铁乘客的安检工作
        针对故意纵火情况和恐怖分子袭击事件,地铁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乘客携带易爆易燃等危险品的检查。对地铁站台的安全出口应加设安检系统,特别是人员聚集的较大车站,设置安全检查系统,可以防止一些乘客把易燃、易爆物品带进车站和车内、以免增加火灾隐患。
        3.4制定适应各种火灾事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地铁运营管理单位应针对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各种情况下的应急预案,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和预案演练,并定期进行实战演练,使每个岗位的人员都明确事故情况下自己的职责和行动的步骤,培养紧急应变能力,提高事故初期灭火抢险和疏散乘客的效能。确保消防安全责任、防火制度和措施真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位员工。
        3.5加强灭火抢险救援队伍的建设
        灭火抢险救援队伍承担着扑救地铁早期火灾和及时处置其它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任务,是公安消防队所不能替代的。地铁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地铁灭火抢险救援特点,建立专业队伍,配备特种救援车辆及专用器材设备,并开展经常性的训练,加强实地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处置地铁灾害事故的能力。应加强第一出动力量,调集优势兵力,争取有利时机,掌握灭火救援的主动权。同时,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对地铁灭火抢险救援队伍训练的指导,提高灭火及抢险救援能力。
        结语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安全问题越来越看重,安全问题已成为了各项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地铁作为城市中的交通枢纽,其安全问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对其消防问题的解决,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地铁运营中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地铁运营中的消防安全问题,增强了地铁运营中的消防安全性能,对地铁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及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子龙. 我国地铁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J]. 武警学院学报,2015,31(12):51-54.
        [2]刘润,李满辉. 地铁消防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置措施探讨[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4):21-22.
        [3]靳曉华. 关于地铁消防安全建设的探究[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04):76-77.
        [4]钟卫东. 地铁消防安全隐患及应急处置措施探讨[J]. 建设科技,2017(17):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