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甘裕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1期   作者:甘裕
[导读] 为了紧随城市化进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摘要:为了紧随城市化进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规划和管理,严格从设计需求出发,科学展开施工作业,提高施工质量。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施工消耗,对于建筑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首先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技术进行分析,然后分析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关提高建筑工程技术和施工管理效果的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建筑企业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深入提升的关键部分,建设工程建造技术在我国已然有很长发展历史,其日益进步和发展在我国建筑领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开展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一定要对自己的施工技术进行一定优化,明确在过去建设工程建造中影响建造技术的根本因素,同时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完善的建设工程建造技术的相关创新方法,进一步为建设工程的质量保驾护航。
1 建筑工程技术
1.1混凝土建造技术
        建设工程建造的传统技术之一就是混凝土建造技术。这种技术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包含预制方法和现浇方法,二者的最大差异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地点有所差异。就预制法来说,无需在建造现场即刻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因而具有成本低、性能强等优点,深受建造企业的喜欢。就现浇法来说,虽然其需在建造现场就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但其历史悠久,并且在建筑建造环节的运用率较高。下图1为常见的混凝土施工流程:
       
        图1 混凝土施工流程
1.2桩基础建造技术
        桩基础建造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流程中运用范围较广的传统技术。依据不同设计,桩基础建造技术分为两类:正常建造的极限状态、承受能力的极限状态。建筑施工中运用的基桩依照承受形状可分为两大类:摩擦型桩、端承型桩。摩擦型桩被划分为摩擦桩、端承摩擦桩两种;端承型桩也可以被分为端承桩、摩擦端承桩两种。两个摩擦型桩桩顶纵向的承受能力一般都是由桩侧的阻力所提供,端桩的阻力基本能够加以忽视。两个端承型桩桩顶纵向承载的能力则由端桩的阻力所提供,桩侧的阻力基本上也可以被忽视。如果依据成桩的方式分类,就可以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挤土桩三种不同种类,基桩的材料也有一定不同,能够分成钢桩、混凝土桩、木桩。之外,地基基础如果存在差异,则也应该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来明确与之对应的施工材料和方案。因此,建筑建设桩基础的施工环节第一步要做的即是挑选、确定桩型。
1.3钢筋混凝土建造技术
        就当前情况而言,建筑工程在建设环节都要使用许多的钢筋混凝土,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混凝土建设包括混凝土的制作、浇筑、捣实和养护等一系列步骤,每一道流程都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其中的一道流程出现一定失误,则可能会导致最终制成的混凝土建筑质量低劣。因此,应保证混凝土施工建筑达到合格的大小和形态,并且在硬度、强度、密实性、整体性、耐用性等性能方面较为突出。近几年来,混凝土的外加剂迅猛推进,外加剂的使用会干扰到混凝土的建造工艺和整体功能。
2 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2.1 积极应用创新型型建筑工程技术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果,建筑工程相关单位企业实现建造技术创新,可以满足不同种类建筑的质量和性能要求,更能降低建造成本并提升工程的施工速度,从而帮助新型技术与材料的延长,更好坚持生态友好观和科学发展理念。所以,建造市场的创新建设工程技术可以为建筑领域的革新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撑,从而推动经济和环境双重指标的优化,促进建造企业的发展,并为其增强综合全面的竞争力。此外,通过实现建筑建造的技术创新,建造单位可以在自身的技术方面实现对施工条件的改善,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整体流程的工艺更加完美,来满足当今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需求,并且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能为建筑单位的国际发展奠下基础。
2.2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果的良好发展,除了在建筑技术方面加以革新发展外,还需要把建筑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进而更高效地提升建设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就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发展现状而言,施工的流程中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整合还不够完美。若想改变这一状况,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加以强化,使技术员升级为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2.3提高施工现场的设备材料管理
    设备管理往往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相关建筑工程设备需要在施工人员开展施工工作前准备完毕,因此管理人员要充分把握设备安装时间,同时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预留相应的操作空间和操作位置。为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在材料管理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监督,确保施工材料符合后续实际施工需求,保障建筑居民的生命安全。
2.4 深基坑支挡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搭建起许多暂时起到支挡功能的地下支撑墙、加固桩,也需搭建起大量永久支挡桩和支挡柱。因此,可以使用支挡承重一体化的支挡步骤。使用支挡承重一体化的支挡技术,既需其达到支挡的硬性要求,也需要发挥承重功能。运用该技术不仅能有效推进施工进度,还可以节省材料,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5预应力手段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手段的创新包含预应力手段创新,这与传统的预应力手段最大不同就是体外的预应力手段、后张预应力手段的发明和使用。这两种预应力手段挑选使用钢筋结构强化混凝土的截面,从而获得建设中的预应力,达到对旧手段的革新。新的预应力手段在特殊构造或是混凝土的道桥建造流程中的运用率较高,施工效果很好。
3总结
        总而言之,时代的发展推动了科技革新。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领域内,不断出现新的方法和技术,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过去土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缺点,并且与新时代土木工程建筑的需求更加吻合,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效果,为建筑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殷坚. 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s1).
[2]张文祥. 浅析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J]. 江西建材, 2018(1).
[3]郭成华.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8(7).
[4]郑劲远.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 门窗, 2018(3):129-129.
[5]夏久坤. 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现场的管理措施探究[J]. 黑龙江科学, 2019, 10(18).
[6]糜凯.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 建材与装饰, 2019(16):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