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 王乐

发表时间:2020/5/7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王乐
[导读] 摘要:随着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世界各国发展的难题。
        枣庄市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枣庄  277000
        摘要:随着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制约世界各国发展的难题。在此背景下,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因为河道治理可以有效净化水源,避免水资源浪费和水体污染现象,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途径。但我国的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不太理想,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河道治理工作难以发挥其真正作用。本文从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的作用出发,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河道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启发。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问题;管理
        1 引言
        我国虽然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区域分配不均匀也比较明显,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问题一直困扰着区域经济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工程也逐渐增多,并渗透到各个方面对城市大气、垃圾、水资源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针对当前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如何做好保证区域水资源均匀分配,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人们在追求片面经济效益的同时给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积极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实现水文环境下应有的自我恢复功能,是当前水资源保护的发展趋势。
        2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河道治理中的责任划分不清晰
        在我国的河道治理过程中,很多管理工作都是由很多的部门共同执行的。但是又没有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进行部门职能责任的划分,会导致各个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在管理工作方面有冲突和重叠,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会逃避自己的职责。有些河道在在污染排放方面过于超过指定指标,但是遇到这种问题会使得同一个区域的水利部门以及环保部门等机构会互相推诿,造成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2.2缺乏环保意识
        当前河道治理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环保意识,河道治理时没能从河道的长远发展需要着眼,河道治理仅仅把治理的重点放在改变河道的形态方面,忽略基于河道的周边环境对河道治理工程进行综合系统性的规划,这导致部分河道水体交换造成污染威胁。现阶段河道治理的环保意识不足,环保技术利用不到位,河道治理缺乏科学的治理理念与治理方式。
        2.3河道的改造破坏了河道本有的功能
        有很多地区在治理河道的过程当中一味的追求金钱的利益,加上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丧失,忽视河道治理的重要性,而不顾河道本有的功能,单纯的追寻自己的利益,严重破坏了河道流域的生态环境,使河道逐步丧失生态的调节能力,河道的恢复力和生态抵抗力也不断下降,严重起来还会对周边居民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河道治理方法,寻找科学的水利工程建设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
        3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的管理措施
        3.1落实河道工作责任制度
        在对河道工作进行实际管理时,相关部门需要按照河道治理情况建立专门的团队,区域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作为主管领导,其他部门也要参与到管理中,彼此要相互配合,建立责任落实制度,将各部分的岗位职能落实到位。水利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河道治理情况,并对其工作进行细化,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及部门身上,同时需要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各部门间的沟通完善,实现信息共享。除此之外,需要建立监督和奖惩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河道管理执法水平,防止出现违法不究的现象。在工作中,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对有错误的员工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加大人员监管力度。


        3.2统筹规划,合理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河道建设不是一个单一的工程,而是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子工程。因此,在建设河道时,要综合规划,合理管理和建设,不仅要考虑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方向,还要考虑周边城市的具体规划方向。具体措施如下:充分考虑河流所在河流的方向,充分了解河流,了解河流的海岸线,路段和河岸保护是如何规划的。在保持原有河道的基础上建设河道不仅要发挥河道建设的初衷,即防洪的作用。还应保持河流的自然外观和原始植被,以实现双赢。
        3.3加强科学技术投入
        首先,应当从河道整理的整体情况出发,研究推进河道治理工程的主要方法,基于河道的整体功能与景观需要,充分的利用生态治理技术。其次,发挥生态水利工程的价值,在保证河道整体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河道周边风貌、环境的综合治理,提高河道水平循环利用的有效性。第三,还要发挥生物链功能,注重通过绿植方式提高河道净化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达到人文、水利、景观、河道的有机配合,营造人文与自然共生的良好环境氛围。第四,发挥电子信息、测绘遥感技术的价值,全面收集河道治理工程数据,对河道治理情况进行有效分析,达到提高河道治理综合性目标。
        3.4构建生态保护系统
        提高河道治理的有效性,应当从根本上保护河道的生态系统,只有树立生态资源应用的理念,才能达到提高河道生态水平综合应用的目标。首先,应当保护河道的生态系统,注重开展清淤清障、滩涂围垦等工程项目,要把生态工程治理贯穿于河道治理的始终。其次,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围绕河道水土多样化,河道浅滩生物栖息,优化河道结构。
        3.5运用多元手段治污
        河道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在目前的河道管理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生活垃圾集中区域进行集中打捞,同时采用管网进行拦截,达到垃圾处理的目的,对于河流上游的水污染,水资源管理中心应采取相应措施集中污水处理。然后排放,以避免因当地水污染导致的水环境恶化,因此在目前的河道管理过程中,完成水资源的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整治必须通过多样化的污染控制来实现。
        3.6做好生态护岸工程
        要对河流中的污水进行截流,这些污水不能够流入城市的河道。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满足当地的行洪需求,可以选择深浅不一的修剪方式,这样能够形成多样化的水留不同阶段的水流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还能够提高整体的观赏性。在河道的底部,或者是护岸,可以选择渗透性比较强的材料,例如比较常见的卵石,块石堆体等等。我们还可以在河道的两岸种植一些植被,或者是在河道的中央留一些湿地,这样能够促进区域的生态平衡。就是在城市河道这里的过程中比较有利的手段方法。也可以种植一些荷花或者是水生植物,这样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防止富营养化,从而净化水中的水体。当前使用比较多的还有一种生物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河道中的水质。选择不同生态类型的水生植物,选择进化能力比较强的水生植物,或者是漂浮在河道上的水生植物,能够净化水质。也可以借助微生物降解,净化河道的水质。
        4 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言不难看出,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是非常必要的行为,相关的部门单位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提起重视,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虽然在河道的治理工程当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难题,但比起过去已经改善很多,对于已经取得的成果我们并不能松懈,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加强人们的环保理念,制定完善的治理方案,来促进水资源的利用和河道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郭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01):93-94.
        [2]叶培锁.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9(17):97-98.
        [3]张世安,吴嫡捷.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J].科技风,2019(13):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