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张齐

发表时间:2020/5/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作者:张齐
[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身份证号:12010819841019xxxx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提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所存在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不断推进,我国各地的建筑工程建设数量在不断增加,尤其在公共设施建设、高校基建以及市政道路等工程建设方面,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与工程建设质量要求都在不断增长,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为后期工程运行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应积极落实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1、相关概念及要求
        1.1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是指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所建造的房屋能够在安全可靠性,功能性,持久性,经济性以及舒适性等方面满足居民对住房的要求。
        (1)安全可靠性:指建筑物在各种外界或内在因素作用下保证自身结构的完整及居住的适用性,各方面的性能达到指标,使得居民放心居住;
        (2)持久性:指房屋的实际适用期限。从工程竣工到无法居住的时间跨度;
        (3)经济性:指在满足各种居住条件下,节省居民的开支及资源的使用;
        (4)舒适性:房屋的构造符合人体工程,给居民提供很多方便。
        1.2影响因素
        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施工人员,技术,设备以及环境。施工人员自身的测量、施工误差,技术上的缺陷,工艺流程的不完善,设备本身的机械误差,受震动和电磁等的影响等,这些都是施工时经常遇到且影响很大的因素,这就要求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认真规划,细心施工,及时发现问题,来实现对质量的控制。
        2、建筑工程以及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工程材料的劣质
        面对金钱的诱惑,部分建筑单位采用了不达标的施工材料,致使工程质量存在不安全因素。例如在水泥的购买以及运用方面,劣质水泥会影响建筑物的强度和使用时长,大幅度导致建筑质量的下降,使建筑公司更难以得到大众信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建筑业的发展。
        2.2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
        有的建设单位不是完全的法人主体,建设资金的使用、施工单位选择、建设标准的选择等,都不能自主决定,经常受到其主管单位的影响,无法承担发包方应承担的责任和任务,缺乏市场意识,破坏与承包方的平等交易关系。阻碍市场机制的发展。而且投资责任机制不健全,片面追求低造价,片面追求高标准,短工期,这些都阻碍了工程质量。
        2.3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
        工程质量发生问题,一般都认为是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实际上其中一些问题是由于设计不到位造成的。现在很多设计单位实行的是谁承揽工程谁设计,这样在单位内部形成固定搭配,形成这几个人对某一类设计非常熟练,但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工程,其他设计人员又不易介入,致使设计单位的设计优势及专业之间的互补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设计质量。另外建立设计质量监督站,对设计质量的监测是每年抽验,这样致使很多建设项目设计得不到及时检测,为设计质量事故埋下隐患。



        2.4工程质量监督缺乏有效监管
        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能够保障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顺利运转,还能够保障工程管理进度的顺利实施。但是在实际的建筑项目中,如果缺乏较为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则对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乱摆乱放”等现象的发生,从而使工程管理的效果较差,施工质量存在不足的问题。
        3、对于建筑工程及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有效监管
        首先,采购人员在采购建筑材料时需要对价格、质量等货比三家,在对采购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把关,这样才能帮助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能够根据施工规格标准进行仔细的甄选,减少施工材料在采购环节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其次,当建筑材料在入场后,需要对材料进行试验或者检测,在保障这些材料达到标准和合格要求后才能投放在工程施工中。最后,现场资料人员还需要对材料的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进行归档和收集,以期为之后开展建筑施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
        3.2加强对施工单位市场行为的监管、约束
        加大承包与分包单位对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逐步推行承包履约保险制。严格资质审查,加强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全面落实动态管理。保证进入工程领域的企业具备从事建设工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技术、管理素质要求的入门保障条件,和适应不同工程规模、技术管理等级要求的不同综合等级水平评判的重要依据。考评企业人员综合素质、技术、管理和能力,推动企业自检、自测、自我完善的最直接、有效的控制手段。任何时候都必须注重的工程质量管理过程控制关键点。由此入手,发现许多按资质标准淘汰或考评降级或者停业整顿的问题严重的企业。严格执行工程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和全员培训上岗制度。
        3.3加强对设计单位和设计者的审查
        严格实行设计质量内审制、专业之间会审、会签制,改变目前设计审核走过场,工种之间相互撞车、打架,设计粗略不详等状况。实行设计质量事故经济赔偿责任制,特别是对设计单位指定的工程设备和工程材料的质量负全责;严禁非法设计和出让图章,限制业余设计,强化设计现场服务制度。同时建委设计质量监督站,应加大设计质量的监督工作力度,把质量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
        3.4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有效监督和管控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关乎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和最终所获取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监督管控工作的顺利运转与建筑工程的施工目标的达成也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得建筑项目能够准时的投入使用。一方面,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将工程安全意识渗透至各个施工环节中,能够为提高施工的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另一方面,在施工管理制度中对监督的程序和管控的流程予以明确,以帮助施工人员及时了解到当前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另外,还需要对建筑工程监管工作落实到个人,从而在根本上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人员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4、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发展离不开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施工质量的好坏以及能否实现工程的使用目标都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由于建筑工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质量管理技术体系不完善、安装材料质量控制问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等都会影响施工开展进度以及施工质量。只有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提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所存在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英.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技术研究[J].科技专论,2017(3):106-107.
        [2]唐如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山西建筑,2018(1):243-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