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050219780505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传统的电力行业开始应用先进的智能技术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电力系统是实现稳定供电的保障,由于系统整体比较复杂,而且建立在不同的地区,分布广泛,因此,电力系统的许多电磁元件会存在延迟等问题。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就要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智能化技术不可或缺。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开始被广泛的应用到科技生产中,其中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尤其广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技术也开始慢慢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运行更加可靠,而且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控,避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为电力企业节约成本,确保广大人民的日常用电需要。
1智能化技术定义
智能化技术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这三个技术综合应用,使得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在各大领域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它的优点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改善了操作者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相关工程的质量与效率;提高了机器的自动化程度及智能化水平;解决了某些危险场合或重点施工中的难题;提高了机器设备的可靠性;实现了初步的智能化故障诊断等。
智能化技术在之后的发展趋势主要偏重于三个方向:(1)性能发展方向:高速高精度高仿化、柔性化、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实时智能化;(2)功能发展方向:用户界面图形化、科学计算可视化、插补和补偿方式多样化、内装高性能PLC、多媒体技术应用;(3)体系结构的发展:集成化、模块化、网络化。
2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2.1智能技术应用范围较小
智能技术受自身因素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应用范围较小。例如,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都需要投入比较大的资金,多数电力单位无法承受这样的高成本投资,所以我国的智能技术目前应用的范围比较小。
2.2智能技术的应用缺乏实践性
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中应用智能技术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智能技术应用的实践性比较差。因为我国目前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忽视了对系统运行实际情况的考察,所以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技术很容易出现问题,两种技术之间协调性比较差。
3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3.1模糊控制的应用
所谓的“模糊控制”,其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智能化属性的控制技术,且模糊控制具有一定的推理功能,该项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框架,更加充分地利用语言技术和推理逻辑进一步提升了控制技术的水平。从“模糊”的角度来说,并不一定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客观情况,而是在一定程度依赖了人们的自身经验和主观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臆断性,不可避免存在误差,但也同样具有参考、对照、借鉴的价值。
“模糊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是智能化技术与电力系统的重要结合,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提升作用,该项技术在运作过程中通过真实地模仿常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进而提升和完善自身的管理水平,具体来说,该技术能够对被输入到电力系统中的数据,尤其是一些较为模糊、不确定的数据进行主动的分析和处理,并且得出具有一定模糊性的初步判断,工作人员则可以针对系统得出模糊结论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有利于工作人员本身判断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快、更准确对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或可能存在的现象进行准确的判断,还可以将电力系统中一些日常不被注意的小问题更快地显现出来,有利于技术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地掌控。总而言之,模糊控制技术本身尽管是针对一些较为模糊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但信息处理、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具有足够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能够为人们提供必要的、有用的参考,该过程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尤其对提高电力系统运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3.2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时至今日,关于神经网络控制模型的研究已经有所突破。首先,神经网络控制模型的构造逐步摆脱原有的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其次,模型的算法更加先进,日益成熟。在神经网络控制模式中,需借助神经网络对海量数据进行科学分类、分析和处理,并通过不断学习与模拟的方式实现控制。数据经由传感器传输并得到处理后,网络还可以仿照人的思维对神经元进行仿制,实现互相衔接。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并将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与存储,展现出不同信息的优势。通过神经网络控制可以实现自我学习,而且这一控制手段有很强大的容错功能,将知识按照类型和优势自动划分,使信息处理更加高效,满足不同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神经网络理论会日益成熟。
3.3综合智能系统应用
综合智能系统的应用,最大特点在于“综合”两个字,因为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使得单一的智能技术不能很好地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多种智能化技术相互结合,综合运用能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现阶段,模糊理论与专家系统的综合运用较为常见,相互协调的结果使最后的自动化控制更加科学有效。在之后的发展中,可以考虑其他几种系统的综合运用,更好地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提供帮助。
3.4专家系统控制
在电力系统中,专家系统控制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控制技术。专家系统控制的发展年限比较长,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频率较高,具有一定的普及性。专家控制技术能够及时分辨出电力系统的状态,并针对不同状态迅速提供解决方案。一旦出现紧急状况或发出警告,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识别和响应,使电力系统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转。专家系统控制包含的内容较多,能够对状态进行迅速切换,进行针对性分析;对系统进行规划,明确、排除故障,将故障隔离;对调度人员进行培训;进行短期负荷预报;实现调度人员与设备的对接。需要说明的是,专家系统控制技术虽然有“专家”二字,但实际上却不能模拟专家的思路,也不能通过启发和推理的方式实现对知识的积累。如果问题比较复杂,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就会呈现出“短板”,无法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为提高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的有效性,建议将其与模糊控制技术等其他智能技术有机结合。
结语
在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过程中,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了电力系统的输电质量。在整个电力行业中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操作风险,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还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峰.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浅析[J].科技风.2018(27):12.
[2]张五星.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06):77-78.
[3]陈明哲.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的思考[J].电子测试.201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