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获得了急速发展的沃土,建筑工程行业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经济财富和就业机会。建筑工程行业想要在新时代形势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各大企业必须重点关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从工程管理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展开论述,详细阐述了施工企业可以采取完善配套管理制度、优化人员能力水平、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优化施工进度管理等措施来增强管理工作效果,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安全管理
引言
当前我国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筑工程行业作为我国重要产业之一也经历着许多改革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建筑工程行业提供了迅速发展的沃土,而企业想要真正做强做大,唯一的标准把握在人民群众的手里,企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有发展的机会和动力。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飞快,使得社会处于转型期,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逐渐得到企业领导层的青睐。建筑工程企业也开始引进现代化管理方式,提高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
1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建筑领域的高新技术和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施工方法不断被引入工程施工中,而相关操作规范、标准的更新跟不上技术引进的速度,导致对应的操作管理制度落后,使管理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缺乏依据,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果,难以为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保障。此外,在管理制度中的奖惩机制目前多用于重大事件,在日常施工中的参与度不高,弱化了其约束作用,造成了管理制度有向边缘化发展的趋势,这样容易引发管理上的混乱,不利于工程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与此同时,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带来了消极的影响[1]。
1.2人员能力水平不足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由于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现状,施工企业在聘用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过程中,没有对两者的能力进行准确的考核,导致其专业基础薄弱,无法有效、可靠的接受和完成工作,降低了管理工作水平,与此同时,部分施工企业不重视对职工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专业水平的发展,弱化了企业内部团队的工作能力,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执行质量。此外,施工企业对培训的不重视,也导致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注重自我提升,工作观念、思想、技术落后,进一步加剧了管理工作中人员能力水平不足的问题。
1.3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工程管理中的要点之一,是保证工程建设正常运作的重要因素,而当前的部分建筑企业将工作重心过度倾向于生产方面,强调了抢工期,忽略了安全管理,导致工作团队整体在主观上缺乏安全意识,为建设工作增添了潜在的风险[2]。此外,由于工程所在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的多样性,使得了建设工作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而部分企业事前未做好施工地点的勘探,而且技术交底工作落实的也不够彻底,造成了安全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无法对潜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同时,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先进技术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引进,进一步降低了工程建设工作的安全性,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效果。
1.4施工进度管理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企业往往会盲目的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不重视安全和质量,待到在验收过程中被发现问题后,再进行返工,这样不仅拖慢了施工进度,同时也加大了成本投入,不利于工程建设工作的良性发展。此外,部分施工企业并未在事前制定好施工进度管理规划,因此在追求进度方面陷入了被动,导致了管理工作的不完善,与此同时,在技术交底工作中,部分企业未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入的审核与分析,不能发现其中的疏漏,使工程在施工中需要多次变更,减缓了工程施工进度,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正常运作[3]。
2能够改善工程管理现状不足的控制措施
2.1完善配套管理制度
配套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运行的主要支撑框架,为了改善当前制度不完善的现状,施工企业应当构建全面、明确、详细的操作规范、标准,并针对各项标准,制定健全的操作管理制度,使管理者能够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实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增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根据日常施工中的重点操作,明确划分权责,并构建详细的奖惩制度,增强其在日常操作中的参与度,精细化工程管理工作,促进建设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此外,在完善配套制度方面,建筑企业还需要设置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并采用抽查、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等方式,检测施工操作状态,然后将评估结果记入到对应职工的绩效中,提高其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优化管理工作效果,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4]。
2.2优化人员能力水平
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能力水平是影响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保障工程建设效果。在人员能力方面,为了应对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矛盾的现状,施工企业可以适当的提高待遇和招聘门槛,来吸引优质的人才,从源头上保证人员的专业基础水平,而在此过程中,企业最好加强对人才学习能力的考核,并针对管理岗位和施工岗位的不同要求,设置合理的考核项目,确保管理者与施工者能够互相配合,增强工程建设团队整体的工作能力,优化管理工作效果。此外,施工企业还要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引起他们对自我提升的重视,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2.3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在安全管理中,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相关的讲座、会议等活动,来增强团队整体的安全意识,为管理工作的落实打下扎实的基础。此外,企业要做好施工地点的勘探工作以及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制定全面、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工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同时,企业还应当积极引进外界先进的安全技术,来提高安全管理专业技术的先进性,例如:蜂鸟试图技术,它能够利用GIS空间数据搭建出可视化的安全管理智慧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归集人员、设备、物料等信息,分析出施工中的事故隐患并快速预警,实现物联网化的安全管理[5]。
2.4优化施工进度管理
在工程管理工作中,进度管理作为其中重要的操作环节,施工企业应当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工程管理效果。在施工进度管理中,首先施工企业要充分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并保证技术交底工作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后期工程变更拖慢施工进度,从而为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其次,要根据当前所有信息,制定全面、详细、有针对性的进度计划,提高事前准备工作的效果。最后,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逐步落实施工计划,并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进度计划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通过改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现状可以优化工程建设水平。在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借助有效控制措施能够增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升团队整体专业水平、保证施工操作的安全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施工效率,从而打造优质、高效、低耗的建筑工程施工体系。
参考文献:
[1]黄行哲.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02):195-196.
[2]张阿敏.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52):170.
[3]方文康.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50):108-109.
[4]温子燕.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3):166-167.
[5]史友松.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