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干部人事档案作为集个人身份、学历、资历、工资等材料的汇总,在个人提职考察、退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发展及内容进行探讨,以电力企业为例,对档案中“三龄两历”认定方面存在的难点进行探讨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解决思路。
关键字: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认定
1 前言
干部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反映干部个人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思想认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专业素养、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以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历史记录材料,内容涵盖了干部成长的全过程。对于组织,干部人事档案是全面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组织人事部门规范干部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档案形成者,是维护个人权益、福利、落实党的政策待遇、澄清问题的可靠凭证。
2 干部人事档案发展
为加强干部档案管理, 2001年起,中共中央组织部(以下简称“中组部”)对中管干部档案进行全面审核,总结并制定《干部人事档案质量评价标准和办法》,把干部人事档案工作重心调整到档案内容建设上来。2002 年,中组部开展了省管干部档案审核试点,并于 2003 年下发《关于开展省管干部档案审核工作的通知》,将省管干部档案审核工作推广到全国各省(区、市)。2006年,中组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通知》,正式在全国部署干部档案审核工作。2014 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通知》再次要求严明组织人事纪律,充分认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坚决整治干部档案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3 人事档案内容
按照中组部 1991年发布施行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 2009 年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和201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完善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通知》,干部人事档案内容分为十类:一类履历材料;二类自传和思想类材料;三类考核鉴定类材料;四类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学术评鉴和教育培训类材料;五类政审、审计、审核类材料,更改(认定)民族、籍贯、国籍、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六类党、团类材料;七类表彰、奖励材料;八类涉纪涉法材料;九类工资、任免、出国和会议代表类材料;十类其他材料,主要有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派遣证)、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清单、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干部个人的国(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等证件的复印件等材料、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材料、治丧材料。
4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以电力企业单位为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集中在“三龄两历”审核认定方面。当前对于“三龄两历”认定工作以《组工通讯》(总2764号)、《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文件选编》为基础,相关地方性文件或解释文件扩展。但在具体工作中,因干部人事档案中差异性的存在,在认定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各异”情况,下面针对出现的部分问题进行探讨。
4.1 干部人事档案中记载出生日期的最早材料有涂改
按照《组工通讯》(总2764号),干部人事档案中对出生日期的认定,以“避免重复得利”、“最早最先”的原则认定,但干部人事档案中存在记载出生日期的最早材料有涂改情况,对此,在“避免重复得利”基础上,需查找形成时间更早的记载出生日期的有效材料,通常以原始户籍资料、早期学籍材料、亲属档案中相关材料佐证等为出发点进行调查核实,辨别材料真假,根据调查结果综合研判。
若查找不到形成时间更早的记载出生日期的有效材料,则需将涂改材料送至公安部门或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4.2 档案中学历信息认定
在学历认定问题中,涉及较多的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的判断。对于全日学历的鉴定,一般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①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入学、达到录取分数线、经省级招生办批准录取;②学习期间采取全天在校学习方式(即全脱产学习);③毕业时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学历学位证书。
在学历认定难点方面存在对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学历认定不清的问题。对中央党校而言分为三种:一种为国民教育,即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按照规定完成学业并毕业,取得研究生学历、硕士或博士学位,或中央党校职工业余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育,是指特定历史时期,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按照规定录取,完成学业并毕业,取得专科或本科学历;一种为在职研究生教育,即报考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必须是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程度、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经个人申请,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同意,招生单位审查合格方能报考。在职攻读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取得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无学位;一种为函授教育,即由中央党校主办,以地方各级党校为依托,以培训党员干部为主要对象的高等在职教育。中央党校函授教育学历认定有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负责。对于省委党校而言分为三种:一种为国民教育,此类只有研究生教育,具有此类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省委党校,截至目前共14所,分别是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重庆和陕西;一种为在职研究生教育,干部在职攻读省(区、市)委党校研究生,毕业取得省(区、市)委党校研究生学历,无学位;一种为函授教育。以电力企业为例,管理的难点在函授教育方面,存在学历证书的缺失及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误认为学历教育。对于毕业证书缺少情况,需要联系中央党校或相应省委党校进行核实查询补办。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是为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的一种非学历教育形式,对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者,只能颁发“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不得冠以“硕士学位”、“毕业”等名称。
4.3 参加工作时间及工作经历认定
在工作经历认定方面,以电力企业为例,难点在职工于本单位工作前工作经历的认定,需要依据劳动合同、工资关系、社保缴纳证明、档案中记载工作经历的材料等综合判断。在认定过程中,会出现某段工作经历时间较短、未缴纳养老保险等难以判断的情况,对此需要对其劳动合同真假性进行判别,通常联系原单位,提供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等材料后进行综合研判。对于工作时间认定需要依据档案工资材料、转正定级材料、劳动合同、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派遣证)等进行判断。
5 总结及发展方向
干部人事档案涉及到干部成长的方方面面,尤其在干部提职考察、退休等方面,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对干部“三龄两历”的准确认定能够为后续干部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也逐渐有纸质化向数字化发展,在部分企业已开展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应用,例如将干部提职考察材料数字化,进行查阅时可通过终端应用在线审核,避免原先纸质化的翻阅,简化考察程序所花费的时间。但如何更好发展和应用数字化,仍是档案管理工种中所需要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 薇 王 琳 韩 旭 ,浅析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中国卫生人才,2017年05月。
[2] 刘 琴,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述评及趋势展望,档案学研究,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