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煤矿采矿工程中的采矿工艺技术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何洋
[导读]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
        黑龙江龙煤矿业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100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煤矿业的发展越来越庞大,使用到煤炭资源的产业也越来越多。所以,煤炭资源的使用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煤炭行业需要更加注重煤炭的开采效率以及煤炭的开采质量。本文就煤矿采矿工程中的采矿工艺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煤矿采矿作业;采矿工艺;采矿技术
        引言
        考虑到煤矿资源一般处于地底深处,还需要经过上千年的沉淀与反应才能够形成,所以就成为目前非常珍贵的煤矿资源。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的煤矿开采技术还不够成熟,会浪费大量的煤矿资源,并且安全事故不断出现,还无法维护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为了能够提升煤矿的开采率,保障采矿人员的安全,就需要做好煤矿开采过程之中采矿工艺以及技术的持续改进,这样才能够满足其实际的要求。
        1煤矿采矿作业的特点
        (1)煤矿资源不可再生的特点。煤矿的存在经过千百万年的时间由动植物的遗骸演变而来,煤矿的储量是固定的,煤矿资源相对而言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对于煤矿的开采是有计划有要求的,为了保证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要科学的进行煤矿开采,避免浪费,加剧我国的资源危机。(2)采矿作业的危险性。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矿井塌陷及瓦斯爆炸的情况,是我国开采行业中危险性较高的类别,在煤矿开采作业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轻则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煤矿开采,重则造成人员伤亡,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在煤矿开采作业中一定要采取措施保证工作的安全性,这也是当前我国煤矿开采作业中重点研究的问题。(3)采矿作业的专业性。煤矿的开采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同时采矿作业是高风险作业,一般从事采矿工作的人员都是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合理开采煤矿资源,但是煤矿开采一般位于荒郊野岭,工作环境艰苦、恶劣,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样就导致行业内的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这会影响煤矿开采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也是煤矿开采工作的一大特性。
        2煤矿采矿作业中的采矿工艺与采矿技术
        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地域跨度比较大,早就了不同地区的不同矿区地理面貌和地质条件,这些都给采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差异性,需要在具体的采矿工程中做好对应的采矿方案设计,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采矿效率。综合来看,目前我国煤矿采矿工程的采矿技术工艺有很多,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2.1填充采矿技术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开采工艺的不同可能会出现矿区内出现采空区域,有些是矿室内的煤矿开采完成,在矿室内的煤矿开采完成后,会影响矿室的受力情况,要继续开采矿室上方的煤矿时,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回填,回填的过程要保证安全,一般采用提取后的矿渣用于回填原料,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回填方便,就地取材,便于施工,这种采矿技术主要是为了避免矿室和矿口塌陷而影响下一步的煤矿开采工作,通过这种低成本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矿井塌陷,是当前煤矿开采中常用的开采技术。
        2.2空场采矿技术
        在采矿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空场采矿工艺。在实施采矿作业的时候,主要是基于煤矿下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开采,其开采主要包含了矿室内的开采、矿柱开采。在矿室开采完毕之后,这一个区域就属于空场区,针对空场,就需要对于井下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尽可能避免出现塌方等问题,并且针对空场也需要及时的进行填充处理,确保空场本身的稳定性。在完成空场采矿之后,就需要对于框柱属于煤矿的支撑点加以分析,所以,就不需要对于矿柱进行开采,可以先针对附近的矿室煤矿进行开采,等开采基本结束之后,再分析煤矿的稳定性,来实施矿柱的开采。针对空场采矿工艺,为了能够实现回采,就需要注意到对于空场的填充处理。如,在2017年的和顺煤矿出现的滑坡事故,导致有8人在这一次事故中遇难,经过原因分析,就是因为开采工作操作不当造成的,所以,在实际的采矿过程之中,就需要按照施工工艺来进行对应的处理。


        2.3浸出开采技术
        这一煤矿开采技术一般多用于地下矿体开采工作,借助巷道或是钻入岩石碱和其他物质来实现应用,在技术应用中没需要同时灌注一些水源,将相应的目标锁定在煤矿井下矿石浸出,最后将液料作为固体进行回收。这一技术的应用优势是使用的开采设备体积小,易操作,整体的设备开采中设备管理比较轻松,但是这一技术也有明显的缺陷,设备控制性能查,开采效率也不理想,使用不当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2.4岩体加固技术
        岩体加固技术是指操作人员利用锚索将岩体进行固定。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操作人员利用锚索将岩体进行固定,锚索需要打入岩体内部约20m左右深度,此时,操作人员需要利用另外一根锚索进行固定,此根锚索只需深入岩石表面2~3cm。如果担心此种物理加固方法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危险,那么操作人员还可以利用注浆技术来对小块的岩体进行整体加固。上述的操作过程主要应用于矿场的溜井、顶板固定等场景中,为工人的施工进行施工安全保障,同时为其他矿石开采技术的使用奠定稳固的基础。
        3煤矿采矿注意的问题的改进措施
        3.1需要注意的问题
        目前,采矿方法多种多样,并且其所使用的范围也会存在不同,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能够合理的选择开采煤矿的具体方法,无论是选择哪一种采矿工艺或者是采矿技术,都需要注意到:第一,针对采矿区的问题进行处理。在采矿工艺之中,如何处理采空区是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还需要高度的重视。在处理过程中,先需要冷静加固,然后做好对应的处理,避免盲目的处置,导致后续的流程实施受到影响。在使用填充采矿法进行采矿的时候,还需要基于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来做好填充法的选择,然后选择使用填充材料来开展对应的工作。针对各个采矿法对应的采矿区域,还需要与实际情况相互联系起来做好对应的处理,这样不仅有利于采矿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够确保其施工的安全性。煤矿的采矿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煤矿开采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与其他的工程相似,在实际的采矿环节就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采矿能够顺利的实施下去,以此来保障人员的安全性,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率。最近几年,一直都在提倡生态发展,在采矿过程之中就需要做好环境的保护,进而统一采矿的生态效益。
        3.2加强机械设备维护管理
        设备故障也是开采施工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为妥善解决这一类型问题,开采企业还要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首先应提升自身设备故障排查能力,定期对机械设备展开巡检与保养,确保各项潜在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处理;其次应对设备展开不定期运行检测,并要运用科学手段对设备运行状态展开全方面监控,以便在设备运行出现异常时,及时对其展开检查;再次增加设备维护、检修资金投入,保证设备运行状态与质量,做好老旧设备更换与维修;最后加大新技术、新手段引进力度,做好基础设施改进与优化,以达到有效减小设备故障发生概率的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国家对应生态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就需要煤矿开采工作能够更加的低碳、绿色与环保。为了能够实现煤矿开采事业的不断进步,就需要基于煤矿工作开采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不同采矿工艺技术的合理利用。同时,在实施采矿作业之中,很容易出现技术问题,这就需要做好对应的研究,能够分析与整理,才能够推动煤矿采矿工艺和技术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桂琴,黄涛.煤矿采矿工程中的采矿工艺与技术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242.
        [2]陈义.浅谈煤矿采矿作业中的采矿工艺与技术[J].能源与节能,2018(07):167-168.
        [3]梁芝晏.煤矿采矿工程中的采矿工艺与技术解析[J].技术与市场,2018(07):115,117.
        [4]王海岗.煤矿采矿作业中的采矿工艺现代化技术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09):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