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用于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和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数据样本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大泡性角膜病变和丝状角膜炎患者,并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60例。对照组选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佩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在治疗1周后,对临床症状的缓解和角膜上皮创面的愈合状况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比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学(P<0.05);对比治疗1周后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丝状角膜炎实验组状况好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学(P<0.05)。结论:选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大泡性角膜病变和丝状角膜炎进行治疗,能够及早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苦楚,还能有效促进丝状角膜炎患者角膜上皮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drophilic soft contact lens in the treatment of bullous keratopathy and filamentous keratitis.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bullous keratopathy and filamentous keratit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60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drug therapy,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ydrophilic soft corneal contact lens on the basis of drug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a week of treatment, the clinical symptoms remission and the healing of corneal epithelial woun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mplete remission rate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corneal epithelial heal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filamentous keratitis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bullous keratopathy and filamentous keratitis with hydrophilic soft contact lens can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relieve the suffering of the pati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can als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 in patients with filamentous keratitis. It sh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clinic.
[key words] hydrophilic soft corneal contact lens; bullous keratopathy; filamentous keratitis; clinical study
【关键词】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大泡性角膜病变;丝状角膜炎;临床研究
据研究统计表明,近年来角膜方面的疾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角膜病变患者的共同临床特征是常伴有三叉神经感觉末梢的损伤,可引起严重的眼部刺激症状[1],例如:畏光、流泪、疼痛等,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会使病情逐渐加重,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佩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疾病所带来的不适有所缓解[2]。为探究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和丝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角膜病患者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数据样本选用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大泡性角膜病变和丝状角膜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等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患者均为60例。对照组:37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18-76岁之间,平均年龄(41.6±3.2)岁,33例右眼,27例左眼,30例为大疱性角膜病变,30例为丝状角膜炎;实验组:36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15-73岁之间,平均(39.5±2.7)岁,28例右眼,32例左眼,30例大疱性角膜病变,30例丝状角膜炎。将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存在,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患者各项指标均符合实验要求,排除以下疾病:急性结膜炎,活动性细菌、真菌及阿米巴原虫等感染性角膜炎或角膜溃疡,慢性泪囊炎,无法或不愿遵从医嘱复查者,及对于接触镜及其储存液成分过敏者。参与实验的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的所有内容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大泡性角膜病变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3],每日4次;丝状角膜炎局部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每日4次。分别于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以及第7天,在裂隙灯下对角膜染色染色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角膜刺激症状缓解情况。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佩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医护人员每日对患者的眼睑进行清洁[4],告知患者不允许对其进行揉眼和用力按压等。分别于佩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以及第7天,在裂隙灯下对角膜染色染色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角膜刺激症状缓解情况,对患者佩戴的舒适度进行观察记录。
1.3评估指标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角膜刺激症状缓解情况与角膜上皮愈合情况。
1.3.1症状缓解评价标准
疼痛、畏光、流泪症状无明显改变,还伴有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感称之为无效;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基本得到缓解称之为显著缓解;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完全消失称之为完全缓解。
1.3.2角膜伤口愈合判定标
角膜上皮损伤面积无明显改变,角膜荧光染色点也未有明显变化甚至发生恶化的情况称之为无效;角膜上皮损伤面积明显减少[5],角膜荧光染色点明显减少称之为部分痊愈;角膜上皮损伤完全恢复,角膜荧光染色呈现阴性称之为完全痊愈。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的统计处理选用的软件是SPSSl3.0。用( X ± S) 表示计量资料数据,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 比较2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无论是大泡性角膜病变还是丝状角膜炎患者角膜刺激症状缓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详见表1。
.png)
2.2 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创伤面愈合情况
治疗后1周后对2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实验组的丝状角膜炎上皮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泡性角膜病变上皮愈合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后创伤面愈合情况比较例(%)
.png)
3、讨论
大泡性角膜病变及丝状角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两种角膜疾病类型。大泡性角膜病变是因角膜内皮细胞功能损害造成的[6],以角膜基质及上皮水肿、上皮大泡形成为特征。患者眼部通常伴有严重的磨痛及刺激症状。许多导致内皮损伤的因素都可引起该病,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和抗青光眼手术为最主要的原因。丝状角膜炎主要表现为患者角膜上皮反复的丝状剥脱。许多全身性疾病、眼表及角膜疾病、眼部用药及手术均会诱发此病。上述二种角膜疾病,在病因治疗和局部使用促进角膜上皮修复性药物的基础上,佩戴亲水性软性接触镜,一方面可以保护新生的角膜上皮细胞[7],提供良好的屏障保护,能够有效防止角膜三叉神经暴露,防止患者出现角膜刺激症状;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角膜上皮被眼睑摩擦损伤,有效缓解畏光、疼痛、流泪等症状,同时通过促进上皮细胞向创面的移行生长,有利于伤口尽快愈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大疱性角膜病变或丝状角膜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大泡性角膜病变上皮愈合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丝状角膜炎完全愈合优于对照组(P<0.05)。考虑原因如下:大泡性角膜病变是由角膜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引起的,角膜上皮和皮下有水泡组成,是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的晚期表现[8],一旦角膜水泡破裂,患者会产生严重的角膜刺激症状,并且导致视力下降。目前治疗大疱性角膜病变的首选方法是角膜内皮移植,本研究中,佩戴亲水性软性接触镜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但对促进角膜上皮愈合无明显作用。可见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戴亲水软性角膜接触,只能起到缓解疼痛感和刺激感。但对于眼后极情况不佳、不愿接受角膜移植手术、或者角膜移植材料缺乏的情况,佩戴亲水性软性接触镜也是一种缓解症状的有效方法。丝状角膜病变有复发特征,患者常出现流泪、异物感等临床症状,外伤引起的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角膜血管化与瘢痕化[9]。本研究中,丝状角膜炎患者接受亲水软性隐形眼镜治疗,具有良好的适应表现。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角膜修复[10];对于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使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虽无明显促进角膜上皮愈合作用,但可以缓解症状,其安全性高,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郝绮红,高宗银,饶志波,等.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口国际眼科杂志,2013,13(6):1200-1202.
[2]张永平.角膜病应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疗效观察医学信息,2016,29(2):51.
[3]葛磊.探讨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的治疗效果医学信息,2015,29(5):329-330.
[4]彭家民.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病的可行性研究[J].基 层医学论坛,2017,21(29):3972-3973.
[5]鲁红宇,丰艳群.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细菌性感染性角膜 疾病后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3): 145-146.
[6]秦毅,王荣光,戴红蕾.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辅助治疗内眼手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病变[J].眼科,2018(5):348-351.
[7]欧阳先明.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疾病的临床观察[J].贵州医药,2014,35(12):1112-1114.
[8]龚向明,戴祖优,杨晓,等.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眼外伤治疗中的应用[J].眼视光学杂志,2016,2(3):136-137.
[9]郑瑜,沙翔垠,郭露萍.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眼表外伤中的应用[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6,34(2):50-51.
[10]张风英,张坤丽,吴欣怡,等.角结膜疾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32(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