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朱萱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8期   作者:朱萱
[导读]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干预服务实施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干预服务实施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7年02月--2019年08月本医院治疗的6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指标检测,实行分组时选择随机数字表法,一组纳入31例,试验组运用舒适护理干预服务,对照组运用一般护理干预服务,评估患者护理服务舒适计算率、护理服务满意计算率。结果:试验组护理服务舒适计算率较对照组测定数据结果上升,证明数值检测结果较高差别(P<0.05);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计算率较对照组测定数据结果上升,证明数值检测结果较高差别(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服务得到较好临床护理效果。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于老年人群内比较多见,多会引发心脏排血量并不充足,无法将其机体代谢需求予以满足,引发肺循环或是体循环相关静脉处发生淤血现象,导致组织灌注并不充足等,导致其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需要实行积极护理干预[1-2]。本文对2017年02月--2019年08月本医院治疗的6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数据值调查,对舒适护理干预服务执行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实行评价。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02月--2019年08月本医院治疗的6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归入指标统计,分组方式选用随机数字表法,一组最终入组31例。对照组:年龄均值计算结果是(72.16±2.39)岁;试验组:年龄均值计算结果是(72.25±2.41)岁。统计试验组和对照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数据值资料,未得到数值检测结果较高差别(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服务
        对患者生命体征予以密切关注,对患者开展临床用药方面的指导干预等。
1.2.2 试验组采取舒适护理干预服务
        (1)心理方面舒适护理内容。对患者表情予以密切观看,增加与患者之间的交谈,了解其内心感受,对其实行心理方面疏通,改善其存在的害怕、担心、焦虑等负面心理。(2)体位方面舒适护理内容。让患者保持半坐卧位姿势,适宜升高病床床头高度,有助于将其气喘表现、水肿状况等缓解,提升其舒适性。(3)病室环境方面舒适护理内容。适宜增多巡查病室频次,维持病室较为干净,调节病室湿度以及温度适当,降低病房中噪声值。(4)吸氧方面舒适护理内容。使患者正确吸氧,告知患者不能自己暂停吸氧,也不可自己调整氧流量大小,一天对湿化瓶予以一次换替,保证无菌操作。(5)输液方面舒适护理内容。适宜调节输液速率,防止输液速率太快而加大心脏负荷,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减少多次穿刺操作,适宜选择静脉留置针实施输液治疗,提升患者舒适度。
1.3 有关指标
        记录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服务舒适计算率、护理服务满意计算率,依据本医院自己设计的舒适性调查问卷予以评定,包含非常舒适、较舒适、不舒适3项。
1.4 统计学分析
        护理服务舒适计算率、护理服务满意计算率依据(%)实施表示,数据采用X2检验方式验证,指标计算后加入SPSS 23.0实施测定,P<0.05,得到数值检测结果较高差别。
2. 结果
2.1 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服务舒适计算率
        指标统计后,试验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服务舒适计算率比对于对照组测定数据结果获得上升,得到数值检测结果较高差别(P<0.05)。
表1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服务舒适计算率统计

2.2 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服务满意计算率
        指标统计后,试验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服务满意计算率比对于对照组测定数据结果获得上升,得到数值检测结果较高差别(P<0.05)。
表2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服务满意计算率统计
 
3. 讨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具有比较大的病程,年龄比较高,机体较为虚弱,易发生并发症情况[3]。同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时间患病,在生理方面及心理方面均被干扰,导致舒适性下降,不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服务[4]。所以,予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还需增加护理干预服务,加快患者机体恢复速率。近几年来,舒适护理干预服务在临床上逐渐被使用,能够将患者生理舒适性及心理舒适性明显加强,得到良好护理干预效果[5]。
        此文数据值得以计算后,与一般护理干预服务比对,应用舒适护理干预服务的患者护理服务舒适计算率上升,其护理服务满意计算率上升。舒适护理干预服务包含很多方面,经由对患者实行心理方面、体位方面、病室环境方面、吸氧方面、输液方面舒适护理干预,进而将其舒适性提升,促使患者对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更为配合,提高其护理干预满意情况。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干预服务获得较优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瑾.个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73-174.
[2]刘蜜.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对其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z2):156-156.
[3]李岩.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433-434.
[4]于瑞英,张雯,李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运动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1):27-29,30.
[5]王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0):238-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