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实施压疮预防护理规范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危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实施压疮预防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高危患者通过护理后,进行Norton 压疮风险对比得出,观察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护理干预有很好的效果,改变高危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压疮;预防;护理
压疮其主要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产生的,通常情况下多发生于骨隆突处,因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发的。压疮根据其损伤程度进行分期,可分为Ⅰ~Ⅳ期,症状逐渐严重,在出现Ⅳ期时,患者的皮肤会有紫色、充血的水疱等,受损部位会出现疼痛、糜烂等情况,在出现此情况时,即使运用最佳的治疗方式,也会暴露深层组织[1]。因此为了降低压疮的出现,需对高危患者进行压疮的预防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到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危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实施压疮预防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3~86岁,平均年龄(72.34±4.65)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64~83岁,平均年龄(73.45±4.57)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对高危患者观察其身体体征情况,若其身体状况允许时可对其四肢轻微的按摩,以防其四肢的肌肉出现萎缩,并保证其进行适当的翻身,防止出现压疮的情况。
观察组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护理干预,与对照组相同,观察高危患者的身体体征状况,并对其进行压疮预防护理,具体如下:
①高危患者,在其床边或者床头的位置放置“防压疮”的警示标识。
②护理人员需要对其皮肤进行有效的保护,排出不良的刺激,可降低压疮发生率。对患者适当的进行清洗,更换贴身衣物,严禁使用含有碱性的护肤品,保护皮肤弱酸性的同时也需要对让其皮肤保持湿润状态,起到保护作用,长期受压的部位可使用薄膜敷料、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等,降低患者皮肤承受的剪切力,若出现压疮高危患者或者高发部位,例如足跟、髋骨等,可采用靠枕等来加强对压疮的预防。
③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变换,但需注意变换的次数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皮肤的耐受程度、移动能力等来决定;在患者进行侧卧位时,尽量保持30°的侧卧姿势,例如仰卧、右侧等,若非病情的需要,应减少90°侧卧位时间;可对患者的小腿部位垫软枕,使其足跟部位抬高,在操作时需要分散腿部的重量,避免跟腱上承受压力;若病情的需要时,必须摇高床头并超过30°体位时,需要先对其床尾摇高到一定的高度,在对其床头摇高,可有效预防骶尾部出现较大的剪切力。若条件有限无法摇高床尾时,可在其臀部垫上软枕等;需要减少患者坐在没有支撑面的椅子上的时间,最长时间不可多于2h,若其骶尾部或者坐骨部位已经出现压疮时,其坐位每天不可超过3次,每次不可多于1h。
④在运用支撑面时,仍然需要定时对体位进行变换,对压疮预防进行有效的持续评估;在轮椅上可使用减压坐垫,并指导其如何在轮椅上进行正确的自我减压,每15~30min减压15~30s,1h需要减压60s。
⑤需要保持营养的充足,营养不良是造成压疮出现的原因之一,也是影响创伤面愈合的原因之一。护理人员对压疮高危人群进行营养的合理搭配也是预防压疮出现的重要环节。若因急、慢性疾病,或者在接受外科治疗造成出现营养、压疮等风险时,需要在正常的饮食外,需增加高蛋白混合口服营养液的服用。
1.3观察指标
使用Norton圧疮风险评估表,得分范围为5~20分,得分越低,说明发生圧疮的风险越高,评分≤14分,病人有发生压疮的危险,为护理无效;评分≤8分,病人有发生压疮的极高度危险,为护理有效;评分≤7分,为护理显效。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所有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Norton圧疮风险评估表进行两组对比,对照组中40例患者,显效13例(32.5%),有效16例(40%),无效11例(27.5%),有效率29例(72.5%),观察组中40例患者,显效18例(45%),有效17例(42.5%),无效5例(12.5%),有效率35例(87.5%),比较结果为(X2=7.031,P=0.008)。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压疮的出现主要因皮下组织受到损伤,其损伤程度会根据症状的不同进行分类,在出现最严重的情况时,即使进行最优质的治疗方式,其损伤的组织依旧会呈现深层组织,为此需要有效的预防[2]。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高危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根据其病情轻微按摩其四肢,帮助其进行翻身(翻身),但预防压疮出现的效果不理想,无法缓解患者的组织损伤[3]。观察组实施压疮预防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减轻骶骨部位的压力,让其尽量保持侧卧30°的姿势,并在其骶骨部位放置软枕,来降低皮肤承受的剪切力,有效改善压疮的出现,提升对患者皮肤的保护,减少组织损伤[4]。
通过两组对比可得知,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效改善皮肤损伤,降低骶骨部位的压力。
上述所论,证明了对高危患者实施压疮预防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皮肤组织损伤,有效预防压疮的出现,此护理方式可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苏友丽才次克, 阿力腾格日来. 比较预防性压疮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3):269-270.
[2]胡玉荣. 临床晚期肿瘤患者压疮的预防护理[J]. 当代临床医刊, 2016, 29(2):1979-1980.
[3]易静, 韩秀娟. 规范化护理流程对心脏移植术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探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47):157+159.
[4]梅亚凡, 米元元, 黄海燕, 等. 危重症俯卧位通气患者压疮预防及管理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护理, 2019, 11(01):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