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农业机械管理的推广途径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4 期   作者:王景燕
[导读] 中共十八大明确指出当今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摘要:中共十八大明确指出当今中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继续蓬勃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成为刻不容缓的改革目标。农业转变生产方式,善用现代农业机械是重要一环。农业机械管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农业机械管理;推广;途径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其生产产量和生产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故此为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水平,增强农村的整体经济收入,农业机械化推广与应用成为了现阶段农村农业的核心发展方向,但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农业机械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不仅为对农业的生产水平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农业机械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科学合理化对策,以期为农业机械推广和农业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1现阶段农业机械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机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消极状态屡见不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面积急剧减少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故此为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水平,提升土地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农机设备的使用是目前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中的一种普遍方式,但由于大多数劳动者的文化水平程度较低,对农业知识的认识较少,认为农业生产是随着农作物自然生长的自然规律,没有实际的人为管理必要,因此在进行农机设备的管理方面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仅严重地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导致在机械管理的生产中,相关管理人员未能充分发挥良好的维护作用,进而对农业的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1.2经费方面的因素
        如今,虽国家大力倡导农业机械化推广,但是由于常年以来的生产模式固化,农业从事人员文化程度普标较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并不能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机械的重要性,也没有能力购买使用;虽然农业机械能够在后期为农业从事人员提供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前期加入尚还拥有一定的经济门槛,所以并不能有效的达成购买意向。国家在农业机械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和补贴,然而由于推广不到位,使农业机械出现品种不全和设备落后的情况较为普遍存在。
        1.3制度建设未完善,组织管理方式不成熟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部分矛盾纠纷如农业机械的质量问题无法通过正常法律途径解决,造成了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和农民对使用农业机械的顾忌。另外,虽然国家已出台部分金融、税收、后期维护保养等政策,推动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但是部分乡镇的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未能跟进,对农业机械管理应用缺乏重视,硬件短缺如存放大型农业机械的场地不足,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农业机械化意识淡薄,导致政策未能真正落实到位;乡镇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内部工作人员缺乏对农业机械的基本认识,技术知识技能不过关,安全意识淡薄,导致该乡镇的农业机械管理应用缺乏技术后勤保障。
        2对农业机械管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2.1加强对农业机械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整体农业机械技术水平
        加强对农业机械的重视,生产低成本、高效率、操作简单的新型农业机械,不仅在应用率高的粮食种植业方面下功夫,更要开发农业机械应用的新方向,探索经济作物种植、牧业、渔业、林业等领域的新的农业机械发明。

加强对农业机械相关学科的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通过国家政策等方式鼓励年轻人加入农业机械研发领域,并深耕基层,从我国农业的实际生产中获得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开发适应我国农业发展国情的新农业机械,更要从中总结我国农业机械应用管理的理论思想,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机械管理理论体系。
        2.2建立完善的农机使用条例
        基于农业机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优化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模式,就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农机使用条例。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要对区域内的农业机械情况进行统计,分别统计农业机械的拥有数量、使用频率、使用时间、设备型号及设备用途。对不同种类的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划分,按照不同机械设备的使用途径、方法、场景、用途预测、可能产生的问题等,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预防措施与操作机械设备的注意事项,制定为农机使用条例,为当地农民提供参考及操作依据。
        2.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地区,有针对性地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应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另一方面研发适合当地的新农业机械。如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宜退耕还林还草,有效利用耕地,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在考虑地形地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地势特点,以应用农业机械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带动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同时,向广大农民农业机械的知识普及,引导农民在农业实际生产中探索适应当地环境的耕作方法,探索其他适合农业机械化的生产、贮藏、销售方法,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2.4合理加强推广农机技术和教育工作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距较大,因此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农业机械推广人员更因根据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推广工作,使农业机械的使用和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并且还可以对于农业机械的教育培训采取示范试验的形式,通过在田间地头对农业机械的操作进行推广,使农民了解到科技的作用,自觉增强使用科技现代化设备的意识,通过教育培训使农民了解关于农机使用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知识,能熟练地应用各种农机技术和先进设备,还可以在宣传上进行创新,可以利用手机和电视以及多媒体形式加强对农业机械的推广。
        2.5落实农机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农机推广应用与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基层农业机械推广单位不仅需加快农机推广应用体系的建设,同时安全管理部门还需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进行落实,明确划分农村的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在后期的管理过程中,每个工作人员都了解自身岗位所担负的职业,并在后期组织农机执法人员深入乡村对农业机械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于农机操作人员,农机安全管理部门要督促其办理农业机械的入户登记和年检等,对拖拉机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进行专项整治,而对于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来说,其需根据农业生产的时间,对农业机械维修等技术进行及时宣传,使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能够及时地进行设备维修,保证农机设备的安全。
        结语
        农业机械的发展、管理、应用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它的生产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所以只有增强农业机械化意识,提高农业机械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才能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我国目前在农业机械管理领域的短板依然明显,对此,需要从完善政府立法、创新管理制度、培养大批优秀人才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让现代农业健康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磊.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新农业,2019(11):102-103.
        [2]赵山虎.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施对策分析与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5):1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