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上肢骨折术后疼痛中的护理效果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期期   作者:迟立平
[导读]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上肢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上肢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2例小儿上肢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1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康复优良率(96.72%>80.33%,χ2=8.069)、依从性(93.44%>75.41%,χ2=7.543)、护理后的关节功能评分[(87.22±4.05)分>(80.27±3.96)分,t=5.229]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95.08%>78.69%,χ2=7.193)相对更高(P<0.05),而疼痛VAS评分[(1.47±0.32)分<(2.05±0.61)分,t=5.085]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小儿上肢骨折术后恢复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缓解患儿的疼痛症状,减轻其痛苦,促进其良好康复。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小儿;上肢骨折;术后疼痛
    小儿上肢骨折是意外事故所致骨伤,患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骨伤的愈合效果会直接影响到骨骼的生长发育,显然不容忽视。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将骨折端进行复位、固定。在术后恢复期间,应采取精细化的护理服务,以保障骨上的良好愈合。小儿上肢骨折的术后护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由于患儿对于骨伤疼痛的耐受性差,容易出现哭闹行为,不能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因此,在小儿上肢骨折的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安抚患儿的情绪,并采取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儿的疼痛症状,提高患儿的舒适程度,便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促进患儿的良好康复[1]。本研究通过对122例小儿上肢骨折患儿术后护理情况的观察,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22例小儿上肢骨折患儿,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中,男女患儿比例为34/27,年龄范围为2~8岁,平均年龄(4.16±0.85)岁。对照组中,男女患儿比例为35/26,年龄范围为2~9岁,平均年龄(4.33±0.71)岁。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儿的骨伤愈合情况,加强对骨伤部位的保护。建立舒适的病房环境,让患儿得到良好的休息。
        观察组(综合护理):①情绪安抚: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表现出亲切、和蔼的形象,给患儿留有良好的印象。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儿家长沟通,了解患儿的性格、喜好,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方式,与患儿拉近距离,同时达到安抚情绪的目的。护理人员在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夸奖其聪明、漂亮、勇敢,让患儿更加信任和依赖,并在患儿家长的协助下,耐心引导患儿配合护理工作,避免出现哭闹的情况。
        ②舒适护理:根据患儿的骨伤部位,恰当摆放其体位、姿势,避免骨伤部位受到压迫、牵拉等刺激。采取冰敷的方法,促进患肢肿胀的消退。利用漫画书、卡通贴纸和玩具,转移患儿的注意力,既可以改善患儿的心情,同时可以减轻其疼痛症状。
        ③功能训练: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功能恢复训练,由患儿家长在一旁配合。根据功能恢复训练的相关动作,设计游戏,能够吸引患儿积极、主动的参与,通过功能恢复训练,改善其患肢关节功能,加快骨伤愈合,同时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在功能恢复训练的过程中,播放患儿喜欢的音乐,营造轻松、越快的氛围。另外,对于疼痛症状较为剧烈的患儿,需要适量使用镇痛药物。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
    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对比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于上肢骨折患儿康复优良率、依从性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的影响,见于表1:
表1护理效果评价[n(%)]


2.2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两组患儿的术后恢复情况,对于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于上肢骨折患儿疼痛症状改善(VAS评分)和关节功能恢复(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见于表2:
表2 术后恢复情况观察[分,(±s)]


3讨论
        在小儿上肢骨折术后恢复期间,需要给予患儿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为骨伤的良好愈合提供保障,避免对患儿的成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2]。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其对于骨伤疼痛的耐受性较差,难以自觉、主动的配合治疗。受到疼痛症状和肢体活动障碍的影响,患儿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出现哭闹的行为,会对护理工作的开展形成妨碍,影响其术后恢复效果[3]。因此,在小儿上肢骨折术后护理期间,应该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情绪安抚、舒适护理、功能恢复等方式,有效缓解患儿的痛苦,同时改善其情绪状态,便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患儿的术后快速、良好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4]。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减轻小儿上肢骨折术后疼痛和促进其术后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梦琦,余青,李檀娜.疼痛控制护理对小儿骨折心理状态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11):1389-1390.
[2]衣换超,李海燕,蓝佑贞.探究小儿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J].双足与保健,2019,28(22):49-50.
[3]韩二芳.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6):152.
[4]尹航,邹运璇.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用于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26-227.
作者简介:迟立平(1982.05--);性别:女,籍贯:河北省沧州市,学历:本科,毕业于承德医学院;现有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