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控制性灌浆技术如果能够和其他技术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减少浪费,还能够提高浆液的利用效率。但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所以施工人员应当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对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采取应急方案。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处理;灌浆施工技术
1灌浆施工的概念结构
灌浆施工是一种复杂的系统性结构,这种“最优化”意义下的系统采用工程分析进行最优化处理,处理方法在子系统之间进行耦合变量链接,最终达到最优化效果。在当前的系统运行之下,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采用工程观点,来决策变量和施工控制,这一方面的观点主要来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另外一个方面,是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对系统发生的改变进行新的状态变量输入灌浆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且以此来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灌浆的作用如下:使孔隙和裂隙受到压密,所谓的压密作用就是挤密和压密,最终使地层的密力学性能得到提高。灌浆的浆液使凝成的结石对原有的地层缝隙进行填充,这样的填充作用能够提高地层的密实性,从而更容易展开工作。在经历前两步的作用之后,地层中的化学物质会和填充的浆液进行反应,从而形成“类岩体”,这就是灌浆施工的固化作用。前期工作一完成,灌浆施工的任务几乎就完成了,最后最重要的结尾工作就是粘合作用的目的--利用浆液的粘合性,对脱松的物体进行粘合,最终改善各个部分联合承载能力,使工程严密程度升高。
2水利工程提防防渗的问题
2.1方案设计问题
水利工程附近的环境一般都比较复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将所有问题都考虑到。现在从事水利工程的人员比较少,每个人的水平也都不一样,大部分人员实际的经验比较少,不能准确的找到施工过程中重难点在哪,对施工周围环境也没有很了解,结合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设计出来的方案不能够结合实际,使整个施工过程比较困难,没有太大的效果,施工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2.2原料质量问题
原料的质量好不好,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好坏,在有些水利工程中,施工人员大多都会在施工设计、施工质量方面很在意,却在原料的质量问题上忽略了。甚至有些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用比较劣质的原料,从而使得原料的价格可以降低,提高了自己的经济收入。但是这样会使水利工程的质量降低,从而出现危险。
2.3施工技术问题
水利工程是一项很巨大的工程,它的占地面积也是非常广的,而且施工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在正式开工之前对现场提前进行一下检测,结合各种资料和现场特点,采取一个比较适宜的施工防渗方案,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派专门的人员监督,确保严格按照采用的方案上的设计来进行。一般对于堤防的施工,针对不同的情况要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如果一个方面施工出现了问题,或者有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就会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导致出现堤防防渗的情况。
2.4施工管理问题
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的规模都比较大,在一个工程项目达成协议之后,施工单位会把这些工程分成几部分给不同的企业来完成,但是这样施工单位就不能对各企业进行实时管理,很少的施工单位会给企业提供一些专业的人员去进行技术指导,所以企业最后完成的项目质量就没有太大的保证。正常情况下,堤防防渗施工的时候都需要找专业的人员去实地检测一下,但是大部分的施工单位都没有这个步骤,认为这项工作不重要。所以,堤防防渗工程出现了质量上的问题,很大可能是因为对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不够好。
3水利灌浆施工技术
3.1接缝灌浆技术
有效保证坝体填筑的质量,进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首先应对填筑施工顺序、填料需求量、施工措施进行细致布局,并归纳总结形成方案纲领。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提前判断技术参数,同时布置施工场地,以确定具体的灌浆需求量。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应当对灌浆填料进行选择,采取质量最佳的材料并严格控制使用数量。
3.2吸浆加大灌注技术方法
在吸浆处理岩缝的过程中,应当准确掌握注浆量与注浆速度,并将速度维持在10-15分钟/升左右。这就需要采取吸浆加大灌注技术,以减缓砂浆在岩缝中的流动,从而能够确保充足的时间供砂浆沉淀的胶结,最终起到加固坝体的效果。与此同时,在减缓砂浆流动速率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灌浆的负荷,因此,同样能够有效促进浆液的凝固。在这种技术的实际施工应用过程中,应当将灌浆的间隔时间准确控制在8小时左右(具体情况依实际施工状况确定),并且应当反复灌注,直至浆液凝固、坝体牢固位置。
3.3漏水通道灌浆
由于这一工程涉及较多的地下施工环节,因此,一旦出现漏水等现象,工程的整体质量便会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通常采取灌浆与爆破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然而,由于爆破的实际效果不能提前预估,因此,难以确保施工效果。在实际施工中,通常将速凝剂和水泥浆从两个不同的管道中注入混合器,充分搅拌混匀后再注入灌浆区域,即双浆灌浆技术。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解决通道漏水的问题。
3.4岩溶地段灌浆
岩溶地段的灌浆工程首先应当排除灌注区域的填充物。这就要求在工程开始前即对填充物进行排查,并及时清除。清除填充物的主要方式是将含有孔眼的钢管插入地层,随后使用高压钻机在孔洞壁上灌注水泥,并使其能够以条带方式向土体方向深入。由于耗力较大,该步骤可以借助高压作用完成。此外,若灌注区域没有填充物,则应当向孔眼内直接灌注碎石即混凝土。
4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灌浆技术的具体应用
4.1施工前提前做好准备
从实际施工现场具体情况角度做好分析,在施工之前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灌浆工程开展的过程中,一部要做的就是固结灌浆,钻孔。这过程中需要使用便携式的空压机,这样才能够拥有更多的高压风。一部分工程会采取集中供风系统来获取高压风。基础灌浆廊道的过程中,就可以选择集中供风系统。沿着廊道壁铺设供风管路,在工程开展过程中,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风方法。在施工之前也应该提前对于制浆站和费浆回收池进行确定,并在作业中也要控制好浆液与污水,设置相应的挡水设施。
4.2做好冒水处理
针对冒水现象,则应该做好有效的处理。依据具体冒水的情况和程度,对于补救措施进行合理的选择。对于比较集中的冒水区域,可能会有较多的缺陷,而且经常出现在熔岩地区。在这时技术人员则应该结合冒水的具体程度,作好相应的处理。对于冒水的地方也应该及时做好密封,并且对密封的地方进行反压灌浆。如果裂缝位置出现冒水,则应该做好钻孔的打钻,之后铺设孔口管。
4.3特大漏水的处理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由于地区的地质条件问题,或者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引发特大漏水。在对于特大漏水通道的处理上,我们应该做好针对性的控制,并且结合水流的情况利用浓浆、水泥砂浆以及间歇灌浆等,不同的方式进行灌注。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利用灌注来稳定浆液,实现对裂缝的控制。
结束语: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地位不言而喻,所以研究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就是对灌浆技术的总结,这是保证灌浆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是水利工程发展的一个大的转折点。
参考文献:
[1]独敏.水利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J].河北水利,2019(07):42-43.
[2]曾鹏,沈慧芳.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内蒙古水利,2019(01):59-60.
[3]杨帆.浅谈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1):107-108.
[4]陈晨.水利工程施工中灌浆施工技术简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5):144-145.
[5]朱录才.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03):15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