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节能是在保证规定的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理论分析、技术管理等措施,实现减少建筑物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提高其能效的过程。而节能检测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仪器和方法,为节能验收提供重要的依据,确保建筑物节能质量,从而在做到尽可能利用再生资源,节能减排的同时,保障人们健康舒适的环境。
关键词:住宅建筑节能、节能现场检测、技术分析、影响因素
我国建筑行业的资源消耗巨大,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而讨论建筑物是否节能是建筑企业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的必要手段。我们不光要靠热工模型计算等理论方法,还需要靠工程节能检测反应建筑物实际的节能效果,为节能验收提供重要的依据,让建筑企业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的影响提供可能性,使其能够优化室内的环境,提高节能的功能性。所以,对建筑业节能系统及建筑节能检测的研究,对建筑业乃至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住宅建筑节能检测内容和相关问题
1、建筑外窗气密性
现阶段,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4左右,而外门窗的能耗约能达到建筑物散热的50%左右。因此对于建筑节能、特别是外门窗的节能及检测,尤为重要。
气密性能是指门窗在关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主要评价的参数是10Pa作用压力差下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和10Pa作用压力差下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现场外门窗气密性检测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密封板、透明膜和建筑物围护结构外窗形成一个静压箱,通过在静压箱内形成的气压差,从而测量外窗的空气渗透量。为了保证外窗气密性检测分级指标值的准确度,最后取缝长和面积两者中不利的级别作为该组试件检测所属的气密性等级。注意正压、负压检测值要分别进行定级。而在实际外窗整体气密性现场检测中,除了按照检测要求对仪器进行安装外,还要确保安装的密封性和足够的强度、刚度,应充分检查检测装置自身与固定墙体的连接状况。由于现场环境结构的复杂多样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比如,窗框周边墙体突出不适合密封油膜粘贴或密封、现场密封粘结性效果不佳等问题,在密封室内侧的窗口时,油膜覆盖缝隙密封不牢固可能使油膜在检测过程中发生脱落,而确保窗的完全密封对检测数据结果的影响较大,如何让现场外窗气密性检测更加快捷,数据更加准确是检测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2、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现阶段,传热系数的检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热流计法,建筑围护结构在施工完成以后一年内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是通过记录热流密度和内外表面温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数据动态分析,而这种方法现场检测最大问题就是稳定性,对于室内检测,人工控制可以基本实现相对的稳定,但对于室外检测,测点的位置、温度的影响、太阳的辐射、粘结热流计的黄油好坏、围护结构本身干燥程度等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在不同地区、不同工况下会产生不同的状况,因此,各个地区也会根据当地的情况出具相适应的标准,比如在上海,为了使不同建筑物构件具有可比性,规定了内、外表面换热阻,分别取0.11m2 K/W和0.04m2 K/W,相关修正系数也有相应地方检测标准规定以保证上海地区的传热系数数据检测相对更加准确。由此可见,如何将这些因素更加“稳定”,运用动态分析法使得检测结果更加真实准确、更加具有参考性是研究的方向之一。
3、围护结构热工缺陷的检测
建筑围护结构外墙热工缺陷检测通常采用红外线热像法进行,主要是通过实测热图像进行分析判断热工缺陷是否存在以及其严重程度,通过与参考的热线图对比分析判断来确定检测结果好坏;如果有疑问或者其他原因可以采取窥镜、取样等方法进行判定。而在检测过程中,环境天气状况是我们要关注的,最佳时间段和天气的选择是我们检测准确性的必要条件,同一部位的红外热像图拍摄跨度应该在6小时以上。
4、节能构造做法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施工完成以后,应该对围护结构的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测。建筑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测应包括保温层厚度、保温结构构造做法、保温材料种类。而我们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检测单位通常参照相关节能方案、现场施工图纸等对相关的参数进行钻芯法检测。检验方法应按照标准GB50411-2019检验,当条件具备时,可进行外墙传热系数或者热阻检验,而当不适合用该方法时,应进行外墙传热系数或者热阻检验。
5、其他性能检测
除了上述围护结构节能现场检测内容外,由于建筑围护结构外墙保温材料与基层及构造层之间的粘结必须要牢固,保温材料和基层的粘结强度还应做现场拉拔试验,还需要对外墙保温系统锚栓现场抗拉承载力、饰面砖粘结强度进行检测。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各个保温材料本身的差异性,不同保温材料在检测过程中的检测参数要根据各自的企业标准规定确定。随着国家对节能政策的深化实施,国家还规定了接下来分户墙上也需要进行保温隔热措施,楼地面也要进行保温隔声措施,对此相应的节能检测方法要求也会进一步出台以符合能耗环保要求。
二、住宅建筑节能检测技术的影响因素
1、人为因素
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徇私舞弊的现象,而建筑节能现场检测能够更好的对建筑施工起到约束作用,使得施工和节能设计更加符合,督促提高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真正达到节能构筑物的节能效果要求。当然真正做到这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人们要对节能减排的重视度更加提高,检测单位需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强化检测的独立性,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建设的制度标准化发展,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从而减少不规范行为。第二,检测人员的专业性是保障检测效果,完成检测任务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操作的不当,检测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度不足会导致检测结果的截然不同。第三、政府监管部门重视加强对检测机构、检测人员的监督考核是提高检测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催化剂。
2、现场围护结构环境的制约
由于不同地区环境气候的多样性,会对围护外墙节能检测的检测结果产生差异性,工程现场不同围护结构构筑物的选择确定都有可能对检测本身带来挑战性,比如:传热系数检测时位置的确定、温度的影响、围护结构本身干燥程度等都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制约;而这种情况就需要检测人员现场实施的把控,针对不同工程合理的检测方案和检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3、检测设备和技术
仪器设备在使用前要进行检定校准合格后方可使用,在现场检测是如果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出现问题,那么前期准备工作再充分,人员操作再规范也是枉然,所以针对不同的检测参数进行定期的自检、校准,并且进行有效的设备检定记录是前期工作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住宅建筑节能检测内容和现状一些问题的论述,了解到建筑节能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节能性能,通过现场检测能够更好的反应建筑物实际运行情况,是对建筑节能进行评价的基础,而随着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不断更新开发,节能检测的方法和研究也要与时俱进,在检测工作中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检测体系,做到公平、公正。做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节能质量的有依可循是我们的目的,也希望我们国家的节能环保事业通过规范的工程检测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张雪峰。建筑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58-59
[2]GB 50411-2019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3]DGJ 08-113-201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4]GB/T7106-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